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艺术在乡村建筑中有着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与价值,为乡村建筑景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着提升农村群众的审美认知、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重现实价值.因此,应当促进公共艺术以一种有效恰当的方式介入乡村建筑中.  相似文献   

2.
李修清 《建筑结构》2021,(1):I0009-I0009
公共艺术是强调公众可以欣赏或参与的艺术形式,乡村公共空间是村域自然空间中供村民休憩娱乐与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空间,运用公共艺术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设计,能够以艺术化手段激活乡村地区发展活力。◆乡村公共空间的景墙区域效果图。公共艺术讲究整体协调统一性与拓展性,其中整体协调性要求设计作品的颜色、材质等外在形式与内涵文化要与所处地域环境相融合,拓展性要求设计作品应当向文化与设施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3.
正美丽乡村公共设施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空间载体,主要指的是用于满足公众行为活动需求的设施,其目的在于通过艺术介入公共空间,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和谐之境。作为文化类公共设施,书舍是美丽乡村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乡村居民提供读书与学习的公共空间场所,满足乡村居民对于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有效提升村内新型农民的培养。在书舍室内空间设计中,将地域文化与书舍室内空间进行连接,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农村公共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新类型公共艺术作为艺术媒介同乡村文化产生联系,使得乡村能够透过艺术而获得新生和解放,将乡村形象从老旧、衰败之地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自发地。文章围绕新类型公共艺术核心立足点、新类型公共艺术与乡村文化营造的互动模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三个层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乡村建设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国策之一,近年来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持续升温,涌现出大批典型的发展模式,其中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标新立异。文章结合杭州市余杭区溪口村案例,试图从产业经济、空间景观和社会文化层面探究共生思想应用于艺术介入型乡村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环境改造与提升在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带着发展美丽乡村的期许,民众对乡村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标准。乡村环境设计与改造中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提升,促进完成乡村文脉、乡土特色、自然资源保护以及民众自身需求的完整新农村文化升级链。针对乡村环境设计中的空间多元结构发展,将村落环境与交互空间相联系,促进群众行为活动由静态转换为动态,同时使艺术元素介入乡村,赋予乡村空间新功能,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环境建设与景观提升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落中的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乡村文明振兴的灵魂所在。本文以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为基础,从宏观角度对村落公共空间的整体布局进行物质形态研究,同时总结归纳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最后从“点、线、面”三个层面提出合理的营造策略,进而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是促进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二者耦合分析框架、耦合指标体系,采用201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论为实现乡村振兴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双赢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储艳洁  赵军 《工业建筑》2022,(8):78-84+126
优秀的实验建筑与周边环境互依共生,是推动文化遗产新功能再生和促进文旅经济繁荣的重要引擎,也是乡村复兴的重要助推器。日本直岛地中美术馆和上海青浦章堰文化馆都是以实验建筑带动乡村文旅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它们对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文旅建设均起到了核心统领的作用。通过对两个案例中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设计风格、建筑空间组织、艺术介入乡村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实验建筑和乡村建设的艺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共性,为乡村振兴建设和规划布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以自组织理论为框架,在考察国外利用公共艺术复兴自建社区案例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建设中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发展的他组织方式予以反思,并对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适宜的方法予以研究。自组织理论视野下,村落可视为一种耗散结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发展,将有效提升村落的开放程度,加强村落与外部环境在信息、资金、物资上的交流;除此,公共艺术在乡村公共环境中的应用,将有效提升村民的社区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其乡土意识,有利于乡村自治的推行与实施;另外,实施过程中的培训,也有利于当地人劳动技能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复兴这一背景与目标之下,文章针对热闹非凡的"乡建"现象进行了辨析,指出了乡村建设应是源于生产、生活的真实需求,乡村营建的着力点应是提升公共服务、促进乡村凝聚力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乡村营建的策略宜是针灸与触媒式的微介入、点激活,乡村营建的途径则是利益各方组成的共同体的建造与运营。  相似文献   

12.
李郇  郑佳芬 《规划师》2016,(8):76-80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乡村建设的热潮,艺术介入村庄改造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推动了村庄物质空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东莞下坝坊的村庄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着重从空间肌理再造、半公共空间营造和街巷空间内部化等角度进行空间改造,并将艺术、旅游等整合到空间中,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传统村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6,(8)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乡村建设的热潮,艺术介入村庄改造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推动了村庄物质空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东莞下坝坊的村庄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着重从空间肌理再造、半公共空间营造和街巷空间内部化等角度进行空间改造,并将艺术、旅游等整合到空间中,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传统村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一种公共的艺术形态,他所呈现给人们的文化底蕴是最直观的,文化景观设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乡村道路景观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分析,从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塑造乡村道路文化景观,以期为同类乡村道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指出我国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相似文献   

16.
《华中建筑》2021,39(8)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日益凸显,乡村建设问题亟待解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作为近些年新兴的乡村振兴方式,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别样的研究视角。该文首先对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然后以瑶里镇绕南村为研究对象,从前期调研深层次挖掘当地文化,并发现村庄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村民主体性、艺术家的引入、地域文化表达、建筑功能拓展以及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建设规划,通过绕南村的建设规划,探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方式方法,旨在为传统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变化、发展与挑战的分析,从价值体系、功能、布局3方面进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理路。价值体系重构要保障村民的权益与主体性,重构乡村公共空间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强调乡村公共空间公平性的资源观与规划设计价值观。功能重构以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的转型和新内生型公共空间的建构为主要内容。布局重构在优化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强化乡村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在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墙绘艺术价值特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以“艺术改变乡村”活动进行实例分析,提出现阶段墙绘在乡村振兴中应用方法。墙绘能够促进乡村风貌、产业、人文发展,需将墙绘活动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部分,以场地人文环境等为绘制主题,深入乡村提取创作元素,形成符合当地风貌且独具特色、价值突出的墙绘作品,并以墙绘活动为切入点完善乡村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为出发点,选取建筑师介入下的当代乡村教育建筑实践案例,分别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建造方式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设计中如何通过城乡资源的流动,实现乡村物质环境的质量提升、地域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可持续社区的构建与发展,进而指出建筑师在外力介入下的当代乡村教育建筑设计在物理环境、精神空间与社会交往场域这3个层面的意义,目的是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再生、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6)
乡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美丽乡村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与文化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对策,更好地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