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了包合前后对其抗氧化及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包合物时,稀释肉桂醛的乙醇浓度越大,所得样品的包合率和收率也越大;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强弱顺序依次为:BHT>VC>包合物>肉桂醛,证明了包合后抗氧化性有所增强;包合物和肉桂醛对不同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对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大于黑曲霉,浓度越大,抑菌能力越强,抑菌强弱顺序为:包合物>肉桂醛>山梨酸钾,对黑曲霉来说,包合物的抑菌强度分别是肉桂醛的1.1倍,山梨酸钾的1.36倍,对酵母菌而言,分别是1.15和1.24倍,说明了包合后比包合前的抑菌效果有所提高,且明显好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2.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肉桂醛-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了包合前后对其抗氧化及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包合物时,稀释肉桂醛的乙醇浓度越大,所得样品的包合率和收率也越大;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强弱顺序依次为:BHT>VC>包合物>肉桂醛,证明了包合后抗氧化性有所增强;包合物和肉桂醛对不同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对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大于黑曲霉,浓度越大,抑菌能力越强,抑菌强弱顺序为:包合物>肉桂醛>山梨酸钾,对黑曲霉来说,包合物的抑菌强度分别是肉桂醛的1.1倍,山梨酸钾的1.36倍,对酵母菌而言,分别是1.15和1.24倍,说明了包合后比包合前的抑菌效果有所提高,且明显好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本文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以此评价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胞膜通透性、胞膜完整性、膜电位实验,阐述肉桂醛抑菌的机理。结果表明: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1.75 mm、29.37mm,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μL/m L,最低杀菌浓度均为0.5μL/m L;肉桂醛破坏了菌体细胞的形态,出现形变;随着肉桂醛浓度的增大,悬液中相对电导率迅速升高,表明肉桂醛影响细菌的膜通透性,而成倍数增长的核酸、蛋白质含量表示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肉桂醛降低菌体膜电位,影响其代谢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肉桂醛主要作用于细胞膜,适宜作为天然防腐剂,抑制食品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延长食品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浅析讲述了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大小,用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杀菌浓度,用以反应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胞膜通透性分析、胞膜完整性实验以及膜电位实验,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肉桂醛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百里香酚和肉桂醛联用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并将两者作为复配抗菌剂应用于盐焗鸡中以探究其保鲜效果。采用微量稀释法确定了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百里香酚和肉桂醛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5 mg/mL;此外,两者联用时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为0.75,表明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具有较好的协同抑菌效应;该结论同样被时间-杀菌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PI染色实验的结果所证实,百里香酚和肉桂醛联用可以显著地破坏沙门氏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菌形态,从而导致胞内物质泄漏、最终菌体裂解死亡,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防腐保鲜应用潜力。因此,该研究以盐焗鸡作为食品模型从微生物和脂质氧化两方面探究了百里香酚和肉桂醛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显示百里香酚和肉桂醛联用可以显著地抑制盐焗鸡中细菌的增殖和脂质的氧化,表明百里香酚和肉桂醛联用可以作为一种天然复配抗菌剂应用于盐焗鸡等熟肉制品的保鲜中。  相似文献   

6.
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抗真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法以及双倍稀释法研究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对面包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CMIC)和最小杀菌浓度(CMFC)。结果表明,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对面包酵母和黑曲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力相比较,对面包酵母的抑制效果:肉桂醛>香芹酚>牛至油>柠檬醛;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香芹酚>牛至油>肉桂醛>柠檬醛。因此,牛至油、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可以作为天然抑菌剂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7.
纳米化肉桂醛抗辣椒疫霉病原菌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肉桂醛是一种天然的食源性抗菌剂,在食品加工、香料、制药、日用化学品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它难溶于水、容易氧化等性质,增加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难度,从而导致其药效降低。作者对其进行纳米化,形成了一种透明、低黏度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体系,并将纳米化前后的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纳米化后的肉桂醛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稳定分散性;纳米化肉桂醛的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8.9 nm,均分布在15~60 nm之间;纳米化后的肉桂醛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抑菌能力提高了50%~100%。总而言之,纳米化修饰提高了肉桂醛在食品和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肉桂醛和百里香酚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常用于食品的保鲜和防腐,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文中对肉桂醛和百里香酚对生料工艺酒精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肉桂醛和百里香酚在酒精发酵中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以大米为原料时,10μg/L的肉桂醛和50μg/L的百里香酚使酒精产量分别提高了1.7%和0.7%;以玉米为原料时,50μg/L的肉桂醛提高酒精产量2.0%,25μg/L百里香酚提高1.43%;但如果继续提高肉桂醛和百里香酚的浓度,会抑制酵母的生长,导致酒精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天然产物右旋龙脑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方法: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单独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PC)的前提下,分析两种天然产物共同作用下对游离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对生物被膜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BC)。结果:右旋龙脑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MIPC为0.56mg/mL,对游离态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PC为0.58mg/mL,对混合菌的MIPC为0.60mg/mL;添加肉桂醛时的3种培养状态下MIPC均为0.40μL/mL;在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即0.50mg/mL右旋龙脑和0.40μL/mL肉桂醛)对游离态菌体均可完全抑制,而2.50mg/mL右旋龙脑和2.00μL/mL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可以完全抑制生物被膜态的菌体。结论:两种天然产物对生物被膜态菌体的最低抑菌浓度远远大于游离态菌体,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在抑制游离态菌体和生物被膜态菌体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开展稳定有效、环境友好的柑橘植物源保鲜剂配方研究,该文对肉桂醛水乳剂的制备及其对柑橘青霉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固定体系总量及油相(质量分数为10%的肉桂醛)用量,改变复合乳化剂的用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6%和8%),采用低能量输入,乳化剂在水中法制备水乳剂。综合分析水乳剂稳定性、分散性及贮藏性能指标,用量为6%得到的水乳剂的性能最好。优选出8个不同的肉桂醛水乳剂抑制柑橘青霉的效果无显著差异,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0μg/g,均显著优于同浓度的肉桂醛抑菌效果。以低能量输入法,可以获得稳定有效肉桂醛水乳剂的初级配方。  相似文献   

11.
通过抑菌圈法测试肉桂醛、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茴香脑和柠檬醛对几种常见有害微生物的抑菌敏感性。同时采用直接接触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研究这六种单离香料及复合单离香料对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抗菌能力,并与常见防腐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细菌而言,肉桂醛对真菌抑菌能力更强,尤其对黄曲霉的抑菌效果最好;不同供试菌对不同单离香料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大肠杆菌对所选单离香料的敏感度最低;百里香酚的综合抗菌能力最好,肉桂醛和香芹酚次之;但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仅肉桂醛能将枯草芽孢杆菌杀死;复配精油对所有的供试菌(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不同配比的复配精油对不同菌种的抗菌效果有所不同,肉桂醛-百里香酚复配精油对7种供试菌表现出了相加作用或者无关;复配精油的抗菌效果远强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这两种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12.
七种单离食用香料对食品腐败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研究百里香酚、水杨醛、肉桂醛、丁香酚、茴香脑、柠檬醛和香兰素七种单离食用香料对引起食品腐败的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七种香料均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且表现出对霉菌抑菌较强的特点;其综合抑菌能力强弱顺序为:百里香酚>水杨醛>肉桂醛>丁香酚>茴香脑>柠檬醛、香兰素.实验进一步选取百里香酚、丁香酚、肉桂醛、水杨醛四种香料进行优化重组,重组配比为5:5:5:1时,0.05μL/mL重组香料就可以完全抑制所有供试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研究百里香酚、水杨醛、肉桂醛、丁香酚、茴香脑、柠檬醛和香兰素七种单离食用香料对引起食品腐败的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七种香料均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且表现出对霉菌抑菌较强的特点;其综合抑菌能力强弱顺序为:百里香酚>水杨醛>肉桂醛>丁香酚>茴香脑>柠檬醛、香兰素。实验进一步选取百里香酚、丁香酚、肉桂醛、水杨醛四种香料进行优化重组,重组配比为5∶5∶5∶1时,0·05μL/mL重组香料就可以完全抑制所有供试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肉桂醛、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为试样,讨论样品加入量、浓度、打孔直径及评价指标对琼脂-孔洞扩散法测定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与样品加入量和浓度都呈正相关,9,11mm孔径的加液量分别为50~70μL和70~90μL比较适宜,应用2倍或3倍梯度稀释法可进行定量分析,较快找到被测物质对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样品抑菌圈直径与空白抑菌圈直径的差值作为抑菌活性的评价指标比抑制率更加合理。GC-MS分析表明: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主要成分都是肉桂醛,含量分别为60.93%和37.86%。肉桂醛的抑制活性好于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说明肉桂醛也是肉桂油的主要抗菌成分之一。肉桂醛、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的肉桂油均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酵母,对霉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但浓度为333.33mg/mL的3种试样对黑曲霉的抑制率分别为60.00%,52.63%和47.06%,展现了一定的抑菌效果。肉桂油作为天然植物源抗菌剂用于食品保鲜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肉桂醛是一种天然香辛料成分,带有特殊的香味,是复合调味品的配料之一,可在食品中起到抑菌保鲜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肉桂醛不稳定,在光、热和氧的条件下容易氧化降解,实现肉桂醛稳态化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综述了肉桂醛在食品调味、抑菌保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添加抗氧化剂、化学改性以及构建传递载体包埋与保护等措施以提高肉桂醛的理化稳定性,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利与弊。最后提出当前肉桂醛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肉桂醛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茶多酚、柠檬醛、肉桂醛在亚抑菌浓度下对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三种物质的最小抑菌浓度,在亚抑菌浓度下作用于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0株肠炎沙门氏菌,用微孔板法检测两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表明茶多酚、柠檬醛、肉桂醛在亚抑菌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各物质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也增强,茶多酚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成膜抑制能力比对革兰氏阴性菌肠炎沙门氏菌的成膜抑制能力要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醛和肉桂醛对两种不同细菌的成膜抑制能力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肉桂醛是肉桂等植物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的苯丙烯类含醛化合物,具有优越的抗菌、抗氧化和防止褐变等活性。肉桂醛是国家食品添加剂法规允许使用的生鲜水果防腐保鲜剂,然而水溶性差、挥发性强、自身气味强烈等特性限制了其产业化应用,基于生物聚合物包埋对其进行改性是解决其应用瓶颈的有效途径。该研究简述了国内外关于肉桂醛生物活性、抑菌活性与机制、在水果中的应用、应用局限及包埋递送等方面内容,指出了智能控释是肉桂醛未来载体化技术方向,可基于肉桂醛的醛基与生物大分子的氨基相互作用构建席夫碱结构,实现肉桂醛的酸敏响应释放与抑菌,从而提升肉桂醛的精准保鲜效能。该研究有望为肉桂醛作为天然抑菌剂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及为生鲜水果采后绿色保鲜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超高压务件下,乙醇水溶液对肉桂皮中肉桂醛的萃取方法,探讨了压力、保压时间、溶剂浓度和固液比等因素对萃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萃取肉桂醛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200MPa,保压时间5min,固液比1:10,提取溶剂为80%乙醇,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压力>固液比>溶剂浓度>时间;超高压萃取物中肉桂醛含量及抑菌活性分别是常压的1.4和1.3倍.  相似文献   

19.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壁材制备肉桂醛包合物,并对包合物缓释抗菌性能与水溶性进行检测。研究HP-β-CD与肉桂醛的包合作用,旨在解决肉桂醛难溶于水、易挥发、易氧化等问题,为肉桂醛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所制备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2.63%;100mmol/L HP-β-CD(23.54%)可以使肉桂醛的溶解度达到9.82%(45℃),可显著提高肉桂醛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包合物在壁材的保护下菌体抑制率下降缓慢,具有持久而稳定的抑菌效果。因此,该包合物具有缓释抑菌效果与较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20.
刘欢  夏光辉  温春野 《食品工业科技》2014,(21):115-118,122
以葡萄灰霉菌为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3种复配植物精油(肉桂醛/柠檬醛、肉桂醛/丁香酚和柠檬醛/丁香酚)的协同抑菌效果,通过测定细胞溶出物的释放量和细胞膜渗透性,对其协同抑菌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复配植物精油处理对采后葡萄灰霉菌的抑制活性显著(p<0.05),使细胞溶出物释放量和细胞膜渗透性显著增加(p<0.05)。以500μL/L肉桂醛/柠檬醛协同抑制效果最明显,在培养过程中肉桂醛/柠檬醛的EC50值为67.46~101.31μL/L,抑菌效果最稳定,抑菌率达93.75%;肉桂醛/柠檬醛协同抑菌作用可能在于破坏灰霉菌的细胞膜,使内溶物和离子外流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