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综放开采村庄房屋破坏规律与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和动态变形值大的问题,在五阳煤矿7511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选择了4处试验观测区进行房屋采动破坏观测,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村庄房屋破坏规律、村庄建筑物保护技术。结果表明:新建村庄经历了老采空区的残余沉陷变形影响和7511、7512综放工作面开采的采动波及影响,所有房屋没有出现裂缝。利用采空区上方塌陷区附近就近建设抗变形村庄,是合理解决综放开采条件下村庄下采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采动区建设抗变形建筑解决移民搬迁问题在陕北地区尚属首次。针对小纪汗煤矿移民搬迁中存在的用地指标紧缺、搬迁费用高、村民不愿搬离故土等突出的人地矛盾问题,本矿区决策者提出了在采煤工作面上方地表就地重建抗变形建筑的思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首采区11205工作面地表抗变形建筑试验;实证分析了地表的变形规律;研究了建筑可以抵抗的变形值;检验了抗变形试验房屋的安全性。试验房在经受11205工作面采动影响后保持完好,将该试验成果用于指导11212工作面上的移民搬迁,探索到了一条解决小纪汗煤矿移民搬迁难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辛庄村煤柱被欢城煤矿二号井与七五煤矿共同压覆,村庄搬迁社会问题极度复杂等现实情况,根据本采区开采技术条件提出村庄下压煤条带开采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预计出各方案实施后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在计算开采损害赔偿的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了效益分析,确定出最优方案。实践表明,此方案成功地解决了村庄下大量压煤和村庄下不搬迁开采问题,对煤矿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村庄下条带开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华 《煤炭技术》2005,24(5):63-65
对厚表土层薄基岩条件下村庄压煤条带开采进行研究,揭示条带开采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预计地表移动变形,从而节省村庄搬迁费,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采出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建筑物的抗采动安全性,小纪汗煤矿在11201工作面采动影响区修建抗变形结构试验房,并在试验房和附近地表布置建筑物变形观测点,进行变形观测。试验房经历了地表移动变形的全过程,保持完好。对观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试验房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按照该抗变形标准修建的建筑物至少可以抵抗最大下沉量1 500 mm、倾斜7.7 mm/m、水平拉伸变形量10.15 mm/m和水平压缩变形量-9.15 mm/m的变形,此次抗变形试验的结果可由11201工作面推广至首采盘区乃至整个井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可以使该矿达到不搬迁开采的目的,并在陕北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星村煤矿约80%煤炭资源被村庄压覆,村庄压煤的合理开采是矿方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切实掌握本矿的开采沉陷规律,在东翼一采区布置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并进行了相应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监测,取得了较为完整的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对一采区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进行拟合计算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矿千米大采深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移动具有下沉平缓、下沉速度慢、移动期相对较长、无活跃阶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鹿洼煤矿压煤开采地质条件、村庄压煤范围、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对井下煤层开采地表塌陷量及影响范围预测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村庄搬迁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论证,选择村庄整体搬迁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翟镇煤矿七采区7201首采面开采后地表观测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7201面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求出了部分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并总结分析出了断层对地表的影响规律,丰富了翟镇煤矿岩移观测成果,安全开采出村庄下压煤70万t,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其它采区的开采和相似地质条件的矿井开采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及相关参数,指导村庄保护煤柱的留设与压煤开采规划,对嵩山煤矿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及现场勘察,设立岩移观测站,对偃龙煤田滑动构造地质密集建筑群条件下采动岩移技术开展研究,进行观测,得出地表移动与变形参数实测数据,安全解放嵩山煤矿潜部开采区域压煤200万t。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霍尔辛赫煤矿地表村庄压煤的问题,通过在地表设置观测站,分析观测数据,得到地表的变形移动规律,为本矿区的地表下沉预估提供基础参数,为煤矿安全开采留设保安煤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东部矿井以村庄压煤为主,由于土地紧张,矿山企业面临村庄下采煤迁村困难、地表稳定后村庄重建周期长、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等问题。为此,跟据采动过程中村庄房屋就地重建思路,以地表 剩余变形量选择房屋就地重建的时机和区域,从煤炭开采空间传递及分布的角度,将开采空间分为地表沉陷空间、不可释放空间(即岩石碎胀所占空间)和可释放空间,并结合概率积分法模型和时间函数推导了剩余 变形量的计算方法。以峰峰矿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准确计算出采动过程中就地重建的时间和区域,与地表稳定后重建房屋相比,采动过程中建房的时间由4.2 a提前到0.5 a,提前了3.7 a ,时间效率提高了88.1%;采动中房屋重建时间效率大幅度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生活环境及质量。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矿区村庄下压煤开采房屋就地重建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太启  高荣久 《金属矿山》2015,44(4):169-172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长期的煤炭开采导致矿区及周边出现了地表沉陷、房屋倒塌、农田损毁、生态环境恶化、工农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尽管国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难度大,任务重,目前仍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收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我国东、西部2方面总结分析了采煤塌陷区治理技术的原理、重点和现状,并深入研究了实施压煤村庄搬迁、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从村庄搬迁选址、规划、实施方面以及土地综合治理中的政策、模式、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为解决采煤塌陷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经对东曲矿14402工作面岩层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分析,总结了上层煤回采后重复开采下层煤时地表岩层的移动规律和实践经验,能为今后煤矿村庄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梁继忠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3):68-69,75
杨柳煤矿1074工作面回采影响地面大辛家村庄建筑物,迁村开采投资巨大、经济风险高,经研究决定采用注浆充填置换采煤技术进行村庄下煤炭开采.通过采取合理设计注浆钻孔、采用高性能的注浆材料和合理控制工作面的回采速度等措施,实现了不迁村采煤.  相似文献   

15.
霍州矿区厚黄土层窑洞下条带开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勇军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9):63-64,80
针对霍州矿区村庄下压煤实际,提出了适合于霍州矿区山区厚黄土层窑洞下压煤的条带开采技术.通过研究给出了条带开采参数.地面观测结果表明,采用条带开采技术可使地面村庄被控制在Ⅰ级损坏等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GIS在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煤塌陷状况、地表水系、地质构造及区位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了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划分出了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基本农田因子的情况下,研究区内的宜建土地面积为59.15km2,占研究区面积的57.4%,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为压煤村庄搬迁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煤矿井田内新建高等级公路时,公路的建设必须要考虑煤层开采的影响,为了保证在不影响煤矿煤层开采条件下新建高等级公路的正常安全运行,需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采用地表沉陷变形预计的方法,预测地表今后产生的移动变形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抗变形技术措施,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煤矿煤层开...  相似文献   

18.
叶学伟  张珂 《煤炭工程》2020,52(11):6-10
为了解决村庄压煤遏制矿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刘东煤矿10#煤层压煤开采为研究背景,提出四种开采方案,运用经济学原理确定了采用短壁间隔充填开采方式回采刘东煤矿510采区村庄压煤区域。然后,结合关键层理论及结构力学特征确定了条带充填宽度和充填体强度,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了充填开采回采工艺。最后,应用室内物理模拟方法验证确定了充填开采工艺参数及回采工艺的准确性。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应用短壁间隔充填开采技术可成功回采村庄压煤采区,对相似条件下的村庄压煤开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村庄下高效短壁机械化开采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效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生产系统简单、煤柱留设灵活方便,适合“三下”压煤开采.在对五阳煤矿岩移观测的基础上,根据村庄下采煤地表不出现波浪变形、留设煤柱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及地表变形小于建筑物允许变形量的要求,分析了51采区某村庄下采用短壁机械化开采的可行性;根据层状岩体稳定性原理,确定了采硐宽度、长度、隔离煤柱宽度等短壁采场参数,对试验区短壁开采巷道系统进行了布置,并进行了高效短壁开采机械化试验.地表沉陷观测和井下矿压观测表明,试验期间未发现地面建筑出现采动破坏,采场煤柱与顶板保持了稳定,实现了村庄下煤层的安仝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