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临界CO2中分散红对超细涤纶的染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明强  李青 《染整技术》2007,29(10):1-4
用分散红S-2GFL对超细涤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作了全面的研究,分别考察了温度、时间、压力对织物K/S值和染料上染量的影响,并对各项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分散红S-2GFL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可对超细涤纶实现较好的染色。一定温度下,K/S值随压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压力、时间不变,K/S值、染料上染量均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0℃后则逐渐减小。超细涤纶在110℃、25MPa条件下染色60min即可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各项色牢度均能达到或超过常规水浴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散红60在超临界CO_2染色中的动力学及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生产型超临界流体染色样机中,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料在涤纶中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Arrhenius方程求得分散红60在超临界流体中染色涤纶的扩散活化能为22.22 kJ/mol,远小于在水介质中染色的扩散活化能163.84 kJ/mol。通过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中的某些热力学参数研究表明,染料在超临界流体的上染量与染料用量成线性关系,上染过程是染料在纤维和流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系数和染色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染色热和染色熵均为负值,二者分别为-23.63 kJ/mol和-26.09 J/(mol·K)。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流体流速对涤纶织物染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萍  戴瑾瑾 《印染》2004,30(18):13-14
超临界CO2流体的流速会影响染料在超临界CO2介质中对涤纶织物的上染性能和染色均匀性。通过研究在不同超临界CO2流速下的C.I.分散红60对涤纶织物的上染性能和匀染性的影响,得出其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中用分散红54染人造麂皮,考察了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染色深度K/S值的影响,进行了牢度测试评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染色深度K/S值增大.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分散红54在22 MPa、100℃,对人造麂皮染色45 min左右,就能达到良好的染色深度(K/S值达到3.007),其耐摩擦牢度优于传统水浴染色0.5级.  相似文献   

5.
杨华  赵曙辉  李兰  侯书雅 《印染》2006,32(12):12-14,17
将β-环糊精应用于分散蓝72的染色中,探讨了β-环糊精用量对锦纶和涤纶织物K/S值、染色不匀率、上染速率、染料提升力等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分散剂对比。对于锦纶,β-环糊精的加入降低了K/S值,但匀染效果较好,并且会降低染料的平衡上染量和染料提升力;对于涤纶,β-环糊精的加入对K/S值影响不大,匀染效果不如锦纶显著,对平衡上染量和提升力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三组份分散红染料的复配对染料吸附率、上染率、K/S及耐光牢度的作用影响,探讨了三只染料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偶氮结构的分散红311和分散红278拼混对提高染色性能和日晒牢度是有利的;在三组份拼色中,加入蒽醌结构的分散红92,不能提高染料的上染性能,但能跚慢分散红311和分散红278的日晒变色。  相似文献   

7.
锦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度60-110℃、压力16—22MPa的超临界CO2试验条件下,对锦纶6和锦纶66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影响超临界CO2染色的主要因素,测定了锦纶织物的耐摩擦牢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下,染料的上染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00气左右上染达到平衡;在一定温度下,染料上染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加:相同条件下锦纶6上染量高于锦纶66;不同染色条件下超临界CO2染色锦纶的耐摩色牢度不低于水浴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紫外线辐照、超临界CO2流体及冷冻干燥对兔毛针织物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织物进行酸性染料的染色试验。测试了织物K/S值和上染百分率,探讨了不同处理方法对兔毛针织物低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辐照、超临界CO2流体及冷冻干燥处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兔毛纤维的低温染色性能,处理后样品的K/S值和上染百分率均高于未处理样品。XRD测试结果显示,冷冻干燥和超临界CO2处理降低了兔毛纤维的结晶度,有利于染料上染。  相似文献   

9.
徐旭  张弦 《印染》2013,39(4):27-29,33
对蜂窝微孔改性涤纶纤维进行阳离子染料染色,通过改变染料用量、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测试染色后纤维的上染率及K/S值和L*、a*、b*值,以探讨染色工艺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的质量分数为4%(omf)时,上染率和K/S值达到最大值。而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明度有所降低;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上染率不断提高,纤维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上染率,染色深度逐渐增加,K/S值提高,明度不断降低;染色时间以30 min为宜,其后,表观色深和明度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0.
《毛纺科技》2021,49(3)
为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中温度对专用染料在芳纶1313上的染色性影响和超临界CO_2流体预处理对该类纤维在传统水浴中的染色影响,采用专用红SCF-ANBL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内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芳纶1313进行染色,同时对超临界CO_2流体预处理的该类纤维在传统水浴内进行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专用红SCF-ANBL在超临界CO_2流体及传统水浴介质中对芳纶1313染色良好。当超临界CO_2流体温度在60~120℃内变化时,专用分散红SCF-ANBL染料具有优良的低温上染性能,但随温度升高其上染性提高缓慢。芳纶1313经超临界CO_2流体预处理后,其在传统水浴介质中的染色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研究了低温促染剂FT的匀染功能及其促染和匀染机理.首先,在染料的三元色拼色时,促染剂FT可以减小染料三元色上染速率的差异,使它们的上染轨迹趋于一致;其次,不同原料或纤维的不同部位对染料吸附性能差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这对"尖染效应"的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文章通过"赫比格"实验探讨了此助剂的促染及匀染机理.助剂FT可能改变了类脂层的规整性,提高了纤维表面对外界染化料的可及性,进而促使染化料向纤维内部扩散.该助剂主要是改变纤维表皮的透过性而达到促染目的,因而它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上染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分散染料低温染色技术,以丁二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温染色促进剂,分析了染色促进剂在PBS纤维分散染料低温染色中的作用,研究了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用C.I.分散红60染料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I.分散红60染料在PBS纤维上的吸附染色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二...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温促染剂TW-NALD在沸染和低温条件下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采用低温促染剂染色,可提高织物的K/S值;低温染色的色牢度达到常规沸染的标准;用低温促染剂沸染,能相应提高色牢度0.5~1级.  相似文献   

14.
高效清洁的皮革染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染色、超声波染色和电化学染色三种高效、清洁的染色方法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皮革染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任进和  刘雪梅 《印染》2004,30(14):17-18
比较了经轴染色工艺流程与筒子染色工艺流程的差别,详细介绍了经轴染色工艺的操作重点,如纱线密度、染色浴比、染色流量、正反泵循环,并给出了以上工艺参数的最佳设置。实践证明,该染色工艺染得的纱线质量明显优于筒子染色工艺,且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6.
匀染性是评价染色质量的重要指标,筒子纱和经轴制备及其染色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将影响液流分布从而影响匀染性。为提高匀染效果,探讨了股线加捻和筒子纱卷装密度分布对匀染性的影响;染色经轴末端固定圈及边孔封闭圈的使用对染液轴向流动和液流均匀性的影响;经轴染色时,在低密度织物的外层使用低渗透系数材料包覆对液流分布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线加捻过程中,通过调节卷绕角和偏转角可提高筒纱的染液渗透性,进而提高匀染性。恒定的络筒张力并不能得到密度均匀的筒纱,使筒纱从内到外卷装密度降低,有助于提高匀染性;卷装各层密度变化对  相似文献   

17.
丁海燕 《中国皮革》2002,31(23):36-37
对稀土在皮革染色过程中的助染作用作了系统研究 ,并提出了稀土的应用条件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在这个快餐式的生活时代,人们更加崇尚工匠精神,传统染色技艺也不例外,其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经过时代的洗礼,也越发具有魅力。以“纺织面料”为载体,分别对拓印、锤草印花、蒸煮染色、四缬防染等染色工艺进行研究,希望能给行业的设计师们提供一些素材,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将传统技艺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冯麟 《印染》2004,30(12):15-16
具体介绍牛仔布成衣染色的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诸如小样染色测试、衣物分类、用水、染缸水位控制等方面的操作步骤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20.
李宽绪 《染整技术》2022,44(1):37-40
弹性针织物染整加工时,布面色花是常见的疵病,也是染整工厂必须要解决的生产异常.锦/氨弹性针织物染色不匀的原因主要有:工艺不合理、助剂用量异常、机器故障、操作异常、染料配伍性不合理等.弹性针织物染色过程中,酸性染料的搭配很关键,染料的上染速率不一致是染色不匀的主要原因.探讨锦/氨弹性针织物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制定特殊的升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