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基调演讲上指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避免走美同的模式,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转型结合,走出一条绿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据悉。美国是当今世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截止到目前美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如何转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率目前已经超过50%,在取得显著成果和避免其他国家出现过的弊端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需求,文章详细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应侧重的六个方面的突破,并指出这六个方面的转型既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研究显示碳达峰与城镇化成熟期时间上高度重合,碳达峰国家达峰时的城镇化率均值在74%左右,因此如何把握城镇化与碳达峰的精准关系极为重要.基于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1960-2018年社会经济及碳排数据,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探寻世界国家碳达峰路径与智力型、体力型城镇化路径分化的内在关系,找出智力型国家碳达峰的关键衡量指标,并进一步分析智力型国家的创新驱动因子对其达峰路径的影响机制,以此为中国智慧创新的碳达峰道路提供借鉴.提出碳达峰路径的五种橄榄曲线,并指出中国未来的碳达峰道路必须由双层智慧进行控制,即达峰曲线的智慧设计,以及曲线内部造成不同走向的智力关键要素含量的设计.在国家2030年碳达峰总目标下,需结合地方差异性设计各个城市和区域的特殊曲线,制定各自的智慧策略.  相似文献   

4.
陶有生 《砖瓦》2014,(1):5-7
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新一届政府着力推进的发展战略,正在制订“城镇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国家或地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王牌动力。而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研究其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广泛借鉴国际经验,探索通过变革等走出一条以人为本,集约、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我国的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至2012年的52.57%,年均增长约一个百分点。为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中央政府战略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已被普遍寄予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城镇化的建议和提案超过了500件,城镇化已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热的提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告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9.68%,全国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后半段,城镇化发展速度将越来越慢,到2030年左右,发展曲线趋于平缓,进入稳定发展期。根据英国、美国、日本等城镇化先发国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     
《国外城市规划》2013,(6):35-35,96
当今中国,52.6%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9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镇地区,65%以上的能源消耗在城镇地区,而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来自城镇地区。城镇化过程和城市增长与当今中国各种发展中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及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成为经济转型期的重中之重。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的30多年,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自"城镇化"概念提出至今,中国城镇化率己达51.27%,从运作机理,产业类型以及生态角度看,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城镇化模式。然而,有学者指出:过半的城镇化率是依靠东部中心城市以及各省份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实现的,且带来了种种弊端。原因在于过去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大部分的建设和投资都发生在大中城市,全国有过半人口进入城市,大、中城市与县城、乡镇的发展存在着悬殊的差异。从城镇化质量看,中小城镇发展滞后更为明显。而大城市、超大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0.
集约式城镇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科 《小城镇建设》2005,(12):68-69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再次重申以上原则,并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由此可见,中央明确了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式城镇化,这与以往的人为城镇化模式有很大区别。一、人为的城镇化模式阻碍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旧社会农村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长期…  相似文献   

11.
总结城镇化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需要实现的核心任务.提出相对于在城镇化发展初期更加重视通过工业化和非农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解决贫困问题,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应重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避免社会分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各种结构性问题,实现城镇化的升级.认为国家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该从实现推动城镇化发展不断升级转型的角度来理解.具体来说,新型城镇化需要实现从“非农化的城镇化”向“市民化的城镇化”的升级,从“中小城市优先的城镇化”向“城市群依托的城镇化”升级,从“粗放投入的城镇化”向“创新驱动的城镇化”升级,从“传统管理的城镇化”向“智慧城市的城镇化”升级,从“土地和产业的城镇化”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明了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接着针对学术界的一些误解,论证了农民工独特的社会身份和“农民进城务工仅是城镇化的一种过渡形态”;最后提出了由民工转换为市民,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这对于正确认识农民工的社会身份、作用和影响,加速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种种粗放型特征——只注重人口数量增加,忽视人口质量的提高;小城镇遍地开花,城市体系结构失衡,功能减弱;忽视“软件”建设,城市特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矛盾突出等等。粗放型城市化道路是粗放型的城市化理念、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回顾和分析河南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公路交通运输设施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依据河南近10余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城镇化水平与公路运输里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城镇化率与公路交通运输里程之间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河南高速公路发展速度高于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而普通公路发展速度低于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乡镇普通公路已成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质量研究始于关注城镇化内涵式发展即城镇现代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多使用综合指标测度。随着研究深入,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在不断拓展,从关注城镇现代化和城乡差距扩展到涉及城镇化推进效率、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质量内涵不断丰富。回顾城镇化质量经验研究,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在不断完善,研究对象开始涉及到不同尺度区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涉及发展经济、创新制度、统筹城乡、改善城镇质量、社会和民生、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化战略的内涵出发,分析指出苏州的城市化战略应是提升城镇功能、城市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而且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7.
介绍当代美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美国城市化的动力,并初步总结其正反经验.和一些西欧国家不同,2000年以来美国城市人口在继续增加,城市化率也在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渐渐减缓.在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处于当代美国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是经济自身变化的结果,而不是通过城市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同时,美国的人口分布更加趋向平衡,这种平衡趋势主要是经济、科技发展的结果,而很少是政策的作用.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向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道路和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种不同思路,但目前占主流的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功能、城镇化作用、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政府职能上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我们还是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中心,自上而下实现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是否进入加速期提出质疑,在总结改革开入20年来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成就和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城镇发展的多种限制因素,最后指出我国未来城市化将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并走上一条更加多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全球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特点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对上海作了个案分析,最后提出新时代国家及地方城市政府所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