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学术活动     
国际水力学研究协会第24届年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 国际水力学研究协会(IAHR)第24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9月9日至13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34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收选论文300多篇,共刊印论文集五册,我国大陆学者提交论文八篇,九人参加会议,七次发言和电视演播,我国的台湾和国外留学生十余人也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五个专业组和六个专题讨论会,即①极不规则水流及其分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国际电动机控制会议于1982年3月29日至31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我们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第一届会议于1981年6月10日至13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今年9月27日至10月1日还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一届欧洲会议。在芝加哥会议上共发表了64篇论文,内容涉及直流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及其控制线路等。从本届起能量转换国际会议与本会议联合举行。出席会议的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其中有16个国家200多位工程技术界人士共发表论文149篇,其中有89篇是属于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方面的论文,涉及电机种类有交流和直流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国际电池材料会议1987年10月在风景如画的旅游盛地夏威夷召开,计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从事电池生产与研究的专家参加,共提交论文四十多篇,在大会上进行了宣读与讨论,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讨论会。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而把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第8届开关电弧现象国际学术会议(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witching Arc Phenomena)(SAP'97)于1997年9月3日至6日在波兰罗兹(Lodz)市召开,来自19个国家的126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宣读了论文84篇。开关电弧现象国际学术会议开始于1970年,每四年召开一次,我国自第五届开始派人参加,笔者自第六届开始连续三届担任该会议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国际电磁场数值计算会议(COMPUMAG)于1989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团出席了这次会议。现将会议简况介绍如下。 1.会议概况会议于9月3日~7日在东京京王饭店举行,主席为本届COMPUMAG国际指导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Miya教授。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22个国家,200多名代表,总共提交了219篇论文。中国代表团由8人组成,另有2名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亦参加了会议。这次中国代表团共带去26篇论文,其中1篇为宣读,其余为书面张贴。会议于9月3日  相似文献   

6.
《供用电》2005,22(2):12-12
第18届国际供电会议将于2005年6月6日至9 日在意大利的都灵市召开。在会议筹备期间,有48个国家的作者报送了 708 篇论文提纲,经国际供电会议技术委员会各专业组审选,最终正式录用的有五百余篇。我国供电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制造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筹踊跃撰稿,共报送论文提纲41篇,最终被正式录用的有34篇。其中被第1组(电网部件专题组)录用的共11篇;第2组(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专题组)录用的共5篇;第 3 组(系统管理专题组)录用的共 5 篇;第 4 组(分散发电和电能管理及利用专题组)录用的共1篇;第5组(系统发展专题组)录用的共8篇;第…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国际电除尘会议于1990年9月14~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际电除尘学会及第四届国际电除尘会议中国组委会合办,电除尘、静电及其它研究领域的200多位中国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苏联、意大利、台湾和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静电除尘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国外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上,由国际电除尘学会向近年来在电除尘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国内外学者颁奖,还有17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在会上宣读和展示。这次会议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举行的电除尘领域级别最高的会议。在国内外宣读和展示的论文中,有为解决烟气净  相似文献   

8.
应日本有关方面的邀请,我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派出四人小组,参加了第十届金属表面技术国际会议。 现将上述国际会议上发表的部分论文情况综述如下。 Ⅰ、会议概况 第十届金属表面处理国际会议于1980年10月12日至16日在京都国际会馆举行,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719名代表参加。会上共宣读了106篇论文,其中:电镀16篇、合金电镀7篇、化学镀7篇、功能性镀层7篇、复合镀层10篇、铝阳极氧化11篇、化学转化膜4篇、涂漆工艺9篇、高温处理8篇、刻蚀和抛光4篇、腐蚀和钝化11篇、表面理处方法8篇。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第三届国际熔断器学术会议于1987年5月11~13日在荷兰Eindhoven(恩荷温)召开,这次会议由恩荷温技术大学和荷兰微型熔断器厂联合举办。会议有19个国家,103名代表参加。会上宣读并讨论了30篇论文。我国是第二次参加熔断器国际性学术会议,这次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各派一名代表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3篇在会上宣读和讨论。代表们对我们提交的论文很感兴趣,要求交换详绌资料。通过会议交流,使我们对世界各国当前熔断器的制造水平,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1 概况 IEC第60届年会于1996年9月9日至20日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截至9月3日已有47个国家的代表共1200多人。有7个国际组织,即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测试和认证组织、国际照明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泛美标准委员会和国际大电网会议等派员参加了会议。代表团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是日本、德国和美国。中国派出4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最活跃的是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如ABB、SIEMENS等大公司的代表。会议期间有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议概况国际电机会议于1988年9月在意大利比萨召开第八届双年会。参加人数348人,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代表占绝大多数(约85.3%),中国(11人)、日本(19人)和其他(21人)一共只占14.7%。提交的论文共339篇;我国作者的为44篇,多于1984年的18篇和1986年的27篇。除4篇为特邀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国际高电压工程讨论会(ISH-83)于1983年9月在希腊雅典召开。会议历时五天。出席会议者共290人,来自35个国家。其中西德人数最多,共45人,意大利、瑞士、日本、希腊、加拿大、英、法、美等国次之。我国8人,由水电、机械、教育三个部有关人员组成。 会议审查接受的论文共264篇,其中西德35篇、日本31篇,意大利26篇,英国20篇,我国19篇,居第五位。  相似文献   

13.
徐丙垠 《供用电》2005,22(4):39-39
第十八届国际供电会议(CIRED 2005)于2005年6月6日至9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我国代表团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亲自带领、由来自各地的论文作者共24人组成。在与会议同时举办的展览会上有54个配电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商展出了他们的最新技术和产品。第十八届国际供电会议在都灵市的林高特(Lingotto)会议中心举行。首先由国际供电会议指导委员会主席、来自丹麦的Niels Hasse先生和本届组委会主席、来自英国的Tony Headley先生分别致词。大会共收到论文717篇,创历届国际供电会议收到的论文数高记录。经过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正> 1992年9月6日至10日,第15届国际真空放电及绝缘会议在德国Darmstar技术大学召开。 中国、日本、德国,美国等26个国家的近300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主席为德国的Knig教授。会上共发表了166篇论文,我国提供了7篇。论文内容分成:1)真空绝缘理  相似文献   

15.
第七届国际继电保护会议于 2 0 0 1年 4月 9日~ 12日在阿姆斯特丹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该会议由 IEE,IEEE PES,CIGRE等组织和机构联合举办 ,每 4年 1届 ,被公认为是国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理论界和工业界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来自欧美和亚太各大洲 41个国家和地区的 40 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皮特博士担任主席。皮特博士因 1984年提出了输电线路行波距离保护而享誉国际继电保护界。会议共收到论文 30 0余篇 ,正式接受论文 140篇。其中大会宣读 39篇 ,另 10 1篇采用海报粘贴的方式公布…  相似文献   

16.
陈德桂 《高压电器》1997,33(4):44-46
<正>一、概况 第三届“电接触、电弧、电器及其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ECAAA)、兼第八届低压电器专委会和第八届电弧电接触专委会两个学术年会,于1997年5月19~2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次国际会议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发起,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共12个国家和地区的43位外宾与88位国内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IC-ECAAA国际学术会议是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每4年召开  相似文献   

17.
第九届开关电弧现象国际学术会议 ( 9thIn ternationalConferenceonSwitchingArcPhe nomenon) ,简称SAP 2 0 0 1 ,于 2 0 0 1年 9月 1 7~2 0日在波兰罗兹 (Lodz)市召开。我国西安交通大学和镇江电气设备厂共 4位代表参加 ,本人被会议聘为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 ,这也是连续 4届担任此职务。会议论文集共收集来自 1 3个国家的 5 6篇论文 ,分 8个栏目 ,它们是 :空气中的电弧 ;真空中的电弧 ,SF6 和其它气体中电弧 ;熔断器电弧 ;电弧等离子体分析与诊断 ;与触头有关的现象 ;电弧等离…  相似文献   

18.
<正> 1993年国际电气绝缘研讨会于9月6日至8日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举行。这一研讨会并非系列会议,是结合日本第25届电气绝缘材料学术会的一次联合会议。11个国家的125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论文共110篇,内容包括:绝缘老化和树枝化放电、绝缘测量与诊断技术、界面问题、电导与击穿、液体与气体电介质、新技术与新材料、电缆与电器等。这次会议安排了一项大会讲演及9篇特邀报告,其中6篇特邀报告是请欧美知名学者讲授的,因此会议学术  相似文献   

19.
学会动态     
第三届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交流会于1987年8月3日至8日在四川绵阳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62个单位的1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如下: 一、关于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共收集论文175篇,邀请报告三篇。论文内容在新产品研制方面,有快干浸渍漆、热轧聚酯纤维无纺布及其复合材料等。在性能与测试方面,有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微观结构剖析和各种影  相似文献   

20.
四机部派出四人组成的小组于1980年9月27日到10月16日参加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铁氧体会议,会后还参观访问了十三个有关单位。本届会议共有507人参加,其中大部分是日本人,外国人有143人,会上共发表了论文226篇。我国是第一次派代表参加这个学术会议,会上四机部1409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都发表了论文,台湾也有11人参加会议,但未发表论文。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