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用双泵代替单泵来控制交联剂的添加。交联剂经一级泵,采用压力闭环控制系统,产生较高的稳定的压力,再经二级泵,采用速度开环控制,达到准确的流量,解决了单泵系统难以同时控制2个被控量的难题,满足了熔纺氨纶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5.
介绍大连合纤所的熔纺氨纶设备从小到大的研制。切片干燥有防黏防氧化处理技术 ,干燥效果好 ,水分的质量分数小于 40× 10 6。侧吹风的特点是设置了高度为 2 0 0~ 40 0mm的无风区。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宜大不宜小 ,多为L/D =2 8。交联剂系统设计确保了TPU切片与交联剂反应完全。用大连合纤所的技术和设备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熔纺氨纶丝。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熔纺氨纶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最新发展概况,对干纺氨纶和熔纺氨纶的产品性能和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综合对比,并对熔纺氨纶的应用方向、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对熔纺氨纶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熔纺氨纶纺丝工艺是近几年新兴的纺丝工艺,尚处于不断摸索完善阶段。主要研究了选定纤维级切片原料在一定纺速下,纺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聚氨酯交联与降解的平衡的变化,从而对可纺性和纤维性能产生影响。温度变化范围195~235℃,纺丝速度分别选择500、700、900m/s三级。 相似文献
9.
采用升温红外光谱分析法,探讨了熔纺氨纶废丝在升温过程中分子链断裂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磷酸三乙酯介质中,以乙酰胺对废丝进行热降解,使其获得重新加工的性能的方法。进一步,将降解产物与新鲜的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混合,然后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进行反应,制成了再生聚氨酯薄膜。 相似文献
10.
11.
12.
包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5,(8):31-31
我国熔纺氨纶生产技术日渐成熟,目前已有十多家企业成功研制开发了熔纺氨纶纺丝技术。这些国产技术投资少,有些性能已超过国外水平,但与这些成熟的国产熔纺氨纶生产技术相比,与之配套的助剂国产化更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金山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4,(7):36-36
对环境几乎无污染的新一代绿色纤维——熔纺氨纶丝在国内已掀起热点,熔纺氨纶丝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低、生产效率高,纺速一般可达到400—800m/min,并易于实现氨纶的细旦化,正在国内兴起投资热潮。由于是刚刚兴起的绿色纤维,虽生产能力显示出强势增长,但规模小,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呈现星星之火的态势,需重整、联合、集团化。目前我国熔融纺丝氨纶纤维生产厂家已有15家,生产能力达7800t/a。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设定了50,100,120℃3个温度对纤维进行回火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的官能团、分子量分布、结晶面积等的影响,单丝强力测试了回火温度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300%定伸长应力、300%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导致的官能团变化对生物基熔纺氨纶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回火温度为100℃时,该纤维的大分子生成和小分子析出相对降低,大分子含量为8.4%,硬段区的结晶峰为一个,结晶面积为1.75 J/g。随着回火温度增加,大分子增加,结晶面积减少,试样的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也增加,300%定伸长应力和300%弹性回复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回火温度、大分子含量、硬段结晶等因素,回火温度为100℃时,生物基熔纺氨纶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添加剂对熔纺氨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添加剂与聚氨酯之间的化学与物理作用,选择了合适的聚合物和无机纳米颗粒等添加剂,研究了这些添加剂对熔纺氨纶制备及其对氨纶丝的微观结构和力学等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S改善了氨纶的结晶特性,进而改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添加剂的并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氨纶丝弹性与耐疲劳性。 相似文献
16.
17.
熔纺与干纺氨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熔纺与干纺氨纶的物理机械性能,两种纤维的性能基本相似,但干纺氨纶的回弹性和耐热性明显优于熔纺氨纶,从两种纤维结构分析,得出纤维的优异性能与微相分离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