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国西部B区具有平原区、山区和砾石区特有的各种复杂噪声的单炮记录,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中线性干扰压制、自适应面波衰减和异常振幅衰减等三项干扰压制技术,分别对该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线性干扰、面波和异常振幅等的衰减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在分析三种噪声衰减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GeoEast处理系统中这几种噪声衰减技术的组合处理流程,并对此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应用GeoEast噪声衰减技术是衰减混合噪声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浅谈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辩率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最基本问题。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关键技术环节为:①压制噪声,突出有效信号;②力求实现同相叠加;⑧处理好分辨率与信噪比的关系。针对上述关键技术环节,文中从噪声分类、干扰波压制、噪声衰减、同相叠加等方面论述了提高信噪比处理中的几项关键技术,比较了每种去噪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部分方法在使用中的参数选择做了描述。最后,通过实例说明,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应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目标逐渐向深层和地表复杂地区转移,这就给地震资料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震资料信噪比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由于地震数据中既有有效波,又有噪声,要将噪声从地震数据中去除掉,怎样来判别噪声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模式识别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好的估计噪声模型的基础上,自适应噪声衰减不但能有效地衰减干扰噪声,同时能很好的保留有效反射波的低频成分。  相似文献   

4.
滩浅海具有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表层结构,采集的地震资料存在多种特殊干扰波(如伪单频、鬼波等),因此其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与常规资料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论述了伪单频干扰的形成机理、特征及自适应噪音衰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应用该方法对某滩浅海地区的二维OBC(海底电缆)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应用效果表明,自适应噪音衰减(ANC)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伪单频干扰,同时不会对有效波造成损害,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柴北缘地区干扰波特征分析以及压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北缘地区由于受复杂地表条件和地下构造的影响,存在多种类型干扰波,山前和构造顶部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通过对柴北缘平台地区、马海地区和冷湖地区地质条件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加深了对柴北缘地区干扰波类型和参数特征的认识,并根据干扰波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压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复杂地表区噪声分析技术与压噪方法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的西部沙漠地区和山地山前带区 ,由于表层条件复杂多变 ,导致地震记录中干扰波发育 ,信噪比较低。本文针对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的特点 ,运用多种手段对记录中的噪声进行分析 ,认识各类噪声的特征与地表条件的关系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压制 ,总结出适合复杂地表区资料的噪声分析方法 ,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叠前去噪配套技术 ,在多个区块的实际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陕北富县黄土塬侵蚀地貌区地表巨厚的黄土盖层沟壑纵横,高程变化剧烈,复杂的近地表结构、严重的高频吸收衰减和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导致常规处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后续地震成像处理和储层预测的需求。针对黄土塬区复杂地表静校正难题,提出了“先低频、后中高频,逐步逼近”的静校正思路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针对该区噪声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多域联合,先强后弱”的串联去噪配套技术进行叠前高保真噪声衰减;利用保持振幅的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地震资料的振幅、频率差异,统一资料的品质;通过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叠后进一步拓宽频带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陕北富县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富县黄土塬侵蚀地貌区地表巨厚的黄土盖层沟壑纵横,高程变化剧烈,复杂的近地表结构、严重的高频吸收衰减和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导致常规处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后续地震成像处理和储层预测的需求。针对黄土塬区复杂地表静校正难题,提出了"先低频、后中高频,逐步逼近"的静校正思路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针对该区噪声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多域联合,先强后弱"的串联去噪配套技术进行叠前高保真噪声衰减;利用保持振幅的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地震资料的振幅、频率差异,统一资料的品质;通过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叠后进一步拓宽频带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
去噪技术在新疆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 ,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 ,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ZMU L T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 ,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阶段 ,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 ,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 ,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牛中斜坡前期地震道集数据品质不高,纯波数据信噪比偏低,偏移成像精度不够。为此,以GeoEast系统为依托,应用自适应面波衰减、高能干扰分频压制及叠前线性干扰压制等去噪技术,在相对振幅保持条件下压制噪声;建立较精确的均方根速度场,并优选合适的偏移孔径做好叠前时间偏移。获得的道集成果信噪比大幅提高,有利于提高叠前含气检测精度;纯波数据信噪比及分辨率明显提高,地震响应异常突出,相对振幅保持程度高,为储层反演及油气预测奠定了基础;偏移成像精度大幅提升,断裂展布规律合理,断点较清晰。文中的成果对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及其他岩性油气藏勘探目标区的地震数据处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频振幅衰减法将地震数据分为不同的频段范围,通过求取给定频率段不同时窗内地震样点的振幅强度,预测出强能量的噪声,以地震样点组的平均绝对振幅值作为标定,确定地震样点的振幅衰减曲线,采用时变的门槛值来有效压制强能量噪声干扰.东海某海域实际地震资料压噪处理的应用效果表明,分频振幅衰减法不仅适用于涌浪干扰、地震(船)干扰及强能量低频和高频干扰的压制,还能有效压制近道强能量剩余多次波,显著改善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相干噪声衰减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去除噪声是必需的地震数据处理过程。由于地表条件和地震波激发、传播以及接收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时常引起地震记录上出现各种相干干扰波。本文主要针对地震数据处理中地震剖面上存在的各种相干噪声,提出了时问一空间域自适应相干噪声衰减技术,以进行信噪分离。这种方法把噪声在整个处理平面上的视速度近似看作常量(正值或负值),可以有效地消除地震剖面上的线性噪声、面波以及多次波等,并且对信号的保真度高。本文方法是复杂地区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的一种理想的噪声去除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压制噪声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 ,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 ,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F -K滤波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 ,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手段 ,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 ,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 ,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泌阳凹陷地震资料的特点及目前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叠前噪声压制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通过对面波、声波的压制,线性干扰的自动识别和压制,单频干扰的压制,野值脉冲干扰的去除及随机干扰的压制,使资料信噪比有较大提高,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的精度。并提出不同地区资料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才能有效压制噪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F—K滤波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手段,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鑫 《石油物探》2011,50(3):295-300,306,7
抽油机噪声是老油区二次地震资料采集中遇到的主要干扰之一,其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在野外采集过程中通过检波器组合压制抽油机噪声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通过方形阵列记录抽油机噪声,并分析抽油机噪声的波场特征,认为抽油机噪声主要沿地面传播,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快速衰减,频率成分也较单一。基于抽油机噪声的特点,在已知检波器二维线性组合频率方向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检波器三维矢量组合的频率方向特性。以方形阵列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对比了不同三维矢量组合方式压制抽油机噪声的效果。优选出了合适的检波器组合方式并应用于胜利油田CH地区实际地震资料采集,采集的资料信噪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海拉尔盆地和12井三维地震工区的地表结构复杂,不仅发育折射波、面波、强能量噪声等原生干扰波,而且发育多次折射波等次生干扰波。去除此类干扰波是确保有效波成像的关键。因此,有针对性地应用锥形滤波去噪和分频噪声压制技术去除了和12井区的原生、次生干扰波,有效提高了该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8.
地震记录往往受高能噪声的影响使有效信号淹没在噪声中,使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降低。针对高能噪声(尖脉冲、面波和声波等)的特点,提出了利用Gabor变换将地震数据变换到时间-频率域中,在三维空间(时间-空间-频率)对信号进行刻画,然后在局部范围内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衰减高能噪声并保护有效波。  相似文献   

19.
阿曼36、38区块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表和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阿曼36、38区块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针对处理中存在的静校正、提高信噪比和多次波压制等3个关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案.采用层析静校正、交互迭代静校正和反射波剩余静校正较好地解决了研究区的静校正问题.采用叠前多域去噪剔除面波,去除线性干扰,衰减随机噪声,并综合使用叠后去噪、多项式拟合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在分析多次波成因、准确解释一次波速度之后,串联运用F-K滤波、拉东变换和内切叠加等方法压制多次波,增强了深层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20.
刘麟 《江汉石油科技》2007,17(2):16-19,30
江汉盆地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复杂,导致在地震资料上出现各种噪音干扰。通过对江汉ZJ地区二雏原始地震资料噪声特点的分析,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工业干扰等噪声,利用GRISYS系统去噪方法,对叠前和叠后资料进行处理,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阶段,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当参数选择不恰当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