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要有效限制变电站侵入波过电压,须安装并正确设置避雷器。文章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原则,分析了雷电过电压的特征;根据上海220kV GIS变电站避雷器的设置现状和相关规程规定,对上海220kV GIS变电站避雷器的正确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4.
避雷器配置是变电站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变电站通用设计中的避雷器配置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合理。采用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仿真计算,确定避雷器到被保护电气设备间的最大电气距离,可有效调整完善电气设备的布置方案。本文以某500 kV变电站为例,对初期接线方式和不同规模分别计算,提出500 kV配电装置布置型式或接线方式的改变会导致避雷器配置方案发生变化的结论,研究结论可供变电站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5.
6.
7.
宝能220kV GIS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EMTP计算了宝钢220 kV GIS变电站进线落雷时GIS内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以及出线套管和变压器上的雷电过电压,比较了不同落雷地点和运行方式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防雷效果。研究表明,雷电过电压小于GIS内设备及变压器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接线简单的运行方式雷电过电压最严重,现有MOA可以对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降低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投资成本以提高特高压工程的经济性,已成为特高压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皖电东送”同塔多回特高压工程4个变电站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进行计算和分析,对母线是否可以不装避雷器(MOA)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如果母线不安装避雷器,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站内设备上最大雷电侵入波幅值为1995kV,过电压值均在允许值范围之内;而在特殊运行方式下,站内设备上最大雷电侵入波幅值为2480kV,超过了绝缘裕度允许的范围。然而,特殊的运行方式可以通过预先确立调度规程予以规避,因此可认为,“皖电东送”工程沿线的4个特高压气体绝缘变电站(GIS)母线可以不装避雷器。此措施可以使4个变电站站节省约1.2亿元(约1500万元每组)的建设投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对岩沙线500kV氧化锌避雷器损坏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加强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维护,开展避雷器在运行状态下的带电监测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500kV变电站雷击保护的建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利用国际先进的图形化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Draw3.5进行500kV变电站雷击过电压的建模研究。在研究时将变电站和进线段结合起来,考虑雷击点的近雷区和远雷区、雷击杆塔绝缘子串冲击伏秒特性、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和进线段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雷电侵入波系统进行建模分析。这为防护雷电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高压变电所雷击保护研究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500 kV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述了500 kV曲江变电站二次回路系统的防雷措施和弱电设备防雷产品的技术参数,并对雷击电磁脉冲入侵弱电设备的雷害机理进行了讨论,给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系统防雷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ATP-EMTP软件建立1 000 kV GIS变电站仿真模型,分析了1 000 kV GIS变电站远近区冲击接地电阻、避雷器配置、雷击杆塔位置以及雷电流陡度对其雷击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研究表明,雷电流反击杆塔与雷电流直击杆塔两种情况下,杆塔接地电阻的变化对于站内设备过电压影响不同;主变上配置避雷器的防雷水平高于出线处配置避雷器的防雷水平;当杆塔雷击位置变化时,其雷电入侵过电压也会随之变化;当雷电流的陡度系数越大时,主变上产生的过电压也会越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雷击电磁脉冲入侵弱电设备的雷害机理进行讨论,阐述了500kV曲江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系统的防雷措施和弱电设备防雷产品的技术参数,为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系统防雷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500 kV变电站在电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若因为雷电波侵入导致站内电气设备的损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电网瓦解或者大规模停电。文中根据湖南省岳阳市某500 kV变电站的资料,使用ATP-EMTP软件搭建变电站仿真模型来研究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防护的弱点。通过将进线段和变电站看为一个整体,建立合适的变电站设备、雷电流、杆塔、绝缘子闪络、电晕、输电线路、氧化锌避雷器等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使结果更符合实际,从而提出合理的避雷器布置方案,对变电站雷电过电压防护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