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测试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士荣  刘同敬 《测井技术》2007,31(5):408-412
对比了微量物质元素示踪测试与化学示踪剂测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测试、非放射性及稳定同位素示踪剂测试等技术的不同及其在井间示踪测试技术中的优越性,肯定了其热稳定性好、药剂种类多、可以分层或多井组测试,对人和环境没有污染等特点.该项技术也是老油田复杂断块井间示踪测试发展的方向.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测试综合解释方法还是剩余油饱和度解释的最好方法.大港油田在以往的井间示踪测试中从未使用过微量物质示踪剂测试技术.例举了在大港油田数口井的微量元素示踪测试施工、示踪剂产出情况及参数解释.此项技术是今后在大港油田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吉林油田注水井组的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数模一示踪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测试综合解释结果,为地质上的油藏描述提供详尽的依据,对油田的注水调整、控水稳油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参考国外井间示踪测试中示踪剂用量设计方法的报导及大庆油田井间示踪实践的基础上.以Brigham—Smith提出的水驱五点井网有效示踪物质用量计算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多层条件下的井网外的稀释修正,井网类型的修正、放射性示踪剂的衰变修正,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和技术要求的示踪剂用量计算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商品纯度及有效示踪物质含量的示踪化学剂用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井间示踪技术在油水井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井间示踪技术是目前成熟和先进的油藏开发动态测试技术之一。对其工作原理、施工工艺的介绍和资料应用表明,该技术对于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油水井的连通性、推进方向和推进速度等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技术在油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减少层间干扰,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通过在Z2断块Z2—1井组监测井采用注水示踪剂技术,进一步了解注入水的驱替方向、速度、波及范围以及小层连通、水淹层位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三元复合驱试验中,一类储层连通性好,注水波及程度高,水推速度小,井间有效渗透率差异小,各个方向均匀水推,示踪剂监测解释为高渗水淹通道,没有发育大孔道;示踪监测解释出地层回采率小,波及体积大,表明示踪剂分散程度高,稀释效应明显;剩余油分布显示,储量较丰富的单元,剩余油高度分散是提高驱油效率的挖潜对象,储量较少的单元,剩余油相对集中,应增加注水强度。  相似文献   

7.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直接进行井间测试的方法,已经成为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手段.微量物质示踪剂是该技术近年兴起的具有在地层中背景浓度低、配伍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及对环境无污染等突出优点的新型示踪剂.为了评价微量物质示踪剂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现场评价试验.通过现场试验,对微量物质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现场示踪剂注入、取样制样、示踪剂样品检测及资料解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对地层连通情况、储层参数、注水速度及方向、地层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准确描述,同时利用解释获得的地层参数对地质模型进行修正,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评价目标区块的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8.
井间示踪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油田示踪技术的发展、分类和应用。比较了化学示踪剂、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剂和微量物质示踪荆的优点和缺点。阐述了示黥解释技术的四种方法,并对解释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测试解释技术理论并结合矿场实践进展,给出了相关的见解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井间示踪解释方法已成为目前油藏井间参数解释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W2断块属于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及较强的非均质性特征,同时受微裂缝的影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渗流规律愈来愈复杂。为了更好地认识该油藏的水驱状况,进一步了解平面、纵向上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情况,在该断块优选一口井开展微量物质井间示踪,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井组动静态参数的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胜坨复杂断块油田应用单种或多种同位素示踪剂监测的情况。通过对同位素示踪剂产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 ,可以评价各方向流体的波及状况 ,认识油层非均质性 ,确定井间剩余油分布情况以及高渗层的渗透率、厚度及喉道半径等 ,对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的开发,井间剩余油分布比较零散和复杂,为了了解和掌握剩余油宏观分布规律,矿场采用了多种监测、描述剩余油的方法,井间示踪测试是其中之一.在对井间示踪测试原理分析,以及前期建立的示踪测试解释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井间示踪测试在油田剩余油分布描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与商业软件以及解析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拟合了示踪剂产出曲线,模拟了流场分布,掌握了油层内的非均质情况;依据示踪测试解释结果,调整地质模型,并拟合相关指标,确定了较准确的剩余油分布情况.鉴于目前注水存在的认识不清问题,认为进行示踪测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W2断块属于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及较强的非均质性特征,同时受微裂缝的影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渗流规律愈来愈复杂。为了更好地认识该油藏的水驱状况,进一步了解平面、纵向上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情况,在该断块优选一口井开展微量物质井间示踪,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井组动静态参数的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应用》2017,(4):51-54
井间示踪测试中示踪剂用量设计最常用的方法是总稀释模型和Brigham-Smith模型。详细分析了两种模型的优缺点,总稀释模型无法控制示踪剂的产出峰值浓度,而Brigham-Smith模型具有只适用于五点井网和未考虑井组外的稀释作用两个局限性,并且模型中的弥散常数和峰值浓度两个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结合海上油田井间示踪测试的矿场实践经验,考虑注采系统完善程度的影响,提出了优化设计模型,并针对井组外注入水的稀释效应对设计结果进行修正。新的用量设计模型应用于海上油田20余井组的井间示踪测试,计算简便,适应性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2,6-吡啶二羧酸、3,4-吡啶二羧酸和稀土氧化铕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可作为新型水溶性微量物质示踪剂的稀土螯合物。对比了商业化微量物质示踪剂和新制备的稀土螯合物在溶解性、配伍性、热稳定性和静态吸附性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稀土螯合物作为微量物质示踪剂的性能优于工业化微量物质示踪剂。  相似文献   

15.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井间示踪剂技术能提供油层的非均质程度、注入水的地下分配状况及流动特征等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油藏工程手段,近年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从1994 年以来,中原油田先后在6 个采油厂80 多个井组进行了试验和推广,不断完善和发展了示踪剂的施工工艺、监测技术及数值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4 个方面:①结合测井资料,判断出水层位,确定堵剂类型及用量; ②识别大孔道及验证断层的密封性;③通过对油藏的再认识,指导区块调剖堵水方案的编制;④预测油藏采收率。井间示踪剂技术在中原油田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确定区块综合治理措施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总结了试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认识,认为应用井间示踪剂技术,还可决定三次采油驱油剂的用量、类型、施工参数,并可评价驱油效果,为中原油田开展下一步三次采油项目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6.
辽河油区海南1块经长期的注水开发,已处于中高含水期,综合含水率上升较快,产量持续递减.为明确注采井间受效关系,确定高含水井出水来源及断层封闭性,找出生产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起因,在海南13井组和海南9-9井组进行了示踪监测,其结果很好地确定了高含水井出水来源及断层封闭性,为下步注水措施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井间示踪法在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解释法对井间示踪监测资料进行处理,求解储层的剩余油饱和度。该方法取解法和数值法的优点优化组合形成,包括:(1)依据数值法确定油层压力分布和流线分布;(2)通过模拟产出浓度和实测产出浓度的自动对照,确定最符合实际地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方案;(3)利用物质平衡方法确定其他参数;(4)利用解析法提供一个平均值,作为物质平衡方法的基础或参考。对港东油田浅3-9井组的动态资料及剩余油饱和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评价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是有效的,该方法在注水开发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技术在识别油层大孔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物质示踪是较先进的井间示踪技术,技术成熟度高,在大庆油田已经成功应用多个井组.通过对大庆油田一个测试井组的实测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了较详尽的解释和分析,得到了定量的解释结果,给出了对应井间连通的高渗条带的参数,识别出大孔道的存在及发育状况,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在示踪剂解释的基础上,对典型井组的开发调整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岩  贾岩 《油气井测试》2010,19(3):64-65,68
示踪剂在地层运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示踪剂的产出浓度,而通过室内实验对单个影响因素研究起来非常复杂,且与现场试验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充分利用港西油田现有的大量现场试验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从中得出一些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的认识,为同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井间示踪监测确定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由于主力砂体非均质性严重、水淹程度高、剩余油分散,常规方法难以预测和评价井间高渗通道和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因此开展了以示踪剂井间监测为主,与油藏数值模拟有机结合确定井间剩余油饱和度综合评价技术.阐述了井间示踪监测确定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技术方法原理,以及这项技术在港西三区二断块注水井组的应用,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注水井调剖、油井提液和打调整井等措施.综合调整后的生产动态表明,示踪剂测试结果和调整井测井结果及动态特征吻合,各项措施均取得明显效果,为老油田开发中后期应用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指导三次采油的综合调整找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