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找出评价运动鞋底减震性能可信指标,采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试方法,对10名男性在校大学生以3.6km/h的速度穿着4款运动鞋进行行走测试,采集其足底压强、压力、压力时间积分和压强时间积分等4项参数指标。同时采用材料冲击减震测试法,对4款运动鞋的后跟部位进行冲击测试,采集的指标为冲击力峰值和能量吸收率,并使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鞋垫式测试的压强与冲击减震测试的能量吸收率,对评价运动鞋减震性能具有一致性,可以作为评价运动鞋减震性能的可信指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舒适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大底硬度和跟高对足底压力舒适度的影响。实验共设计了9双女鞋,穿着这些鞋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足底压力的分布由在四川大学招募的14位健康女性来完成。主观实验通过受试者对试穿过程中的舒适情况进行打分;而客观实验则通过鞋垫式压力传感器进行采集。足底划分为3个部分:前掌区域,腰窝区域和足跟区域,足底设置峰值压强和冲量两个参数,大底硬度对足底压力各区域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跟高对女鞋压力舒适度的影响更大,大底硬度对足底压力参数峰值的影响较大;(2)当大底硬度为55A、跟高为60 mm时,足底压力舒适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探究了足弓结构与跑鞋类型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选取21名女大学生(正常足、扁平足和高弓足各7名)分别穿着3种不同类型的跑鞋(减震鞋、控制鞋、稳定鞋),以3 m/s的速度对慢跑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进行测试,使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对峰值压强、接触面积、压强时间积分等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足弓结构与跑鞋类型对前掌区域接触面积的交互作用具有显著性,且高弓足人群穿着减震鞋时前掌区域接触面积最大;足弓结构对后跟区域峰值压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跑鞋类型对足底区域的各个指标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跑鞋类型因素对足部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显著削弱了足弓结构的差异,这可能会对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唐方  张海泉  魏取福 《中国皮革》2012,(18):144-145,147
运动鞋和高跟鞋虽然穿着场合不同,但是减小足底压力的目标是一致的。本文从高科技运动鞋中蕴含的足部运动力学原理和核心技术"模拟裸足"及"缓震减震"中得到一些启发,归纳总结了高跟鞋分压、减震处理方面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指出高跟鞋内垫内部合理的填充区域的必要性。结合人体生物力学,分析了目前市场上用以弥补高跟鞋鞋底柔软性不足的鞋垫的一些不合理设计,同时指出高跟鞋减震对足底压力舒适性的重要性,并分别给出前足和后足的减震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主动落地的运动状态下,运用动态测量技术以及建立的新的评价指标,对鞋底的减震性能进行定量研究。12名男性受试者分别穿着减震性能不同的3种运动鞋,从20、40、60 cm高度完成主动落地,同步采集分析落地冲击过程中的地面反作用力、足底压力分布。相比具有RUBBER中底的运动鞋鞋底,具有EVA或PHYLON中底的运动鞋鞋底能有效削减冲击过程的冲击力峰值,延长冲击力第1峰值和第2峰值的时间间隔,同时减小足底受到的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强,增大足底与鞋底的接触面积。相比具有普通中底的运动鞋,穿着较软中底的运动鞋可有效减小足底峰值压强、均值压强、峰值压力,起到优良的减震效果。消散比能定量地反映出鞋底消散其所受的初始冲击力的大小,且消散比的大小和鞋底材料、结构以及下落高度有关,即消散比反映的是具体运动状态下鞋底的减震效果,而不仅仅是鞋底材料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15名女性受试者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针对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受试者穿着极简跑鞋和普通慢跑鞋时前掌、中足和后跟区域足底峰值压强、压强时间积分、接触面积、支撑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穿着极简跑鞋和普通慢跑鞋相比,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尽管前者后跟峰值压强均小于后者(P〈0.05),但前者中足峰值压强、中足压强时间积分、前掌接触面积等均大于后者(P〈0.05)。与穿着普通慢跑鞋相比,穿着极简跑鞋时,会增大中足区域峰值压强,长期穿着还容易导致足部的不适,因此,跑步者应该避免长时间穿着极简跑鞋。  相似文献   

7.
鞋垫的足底压力舒适性对人们的穿着体验和足部健康有重要影响。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硬度、厚度和足弓相对高度这三个因素如何影响鞋垫舒适性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也没有完善的鞋垫舒适度研究体系。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硬度、厚度和足弓相对高度对鞋垫舒适性的影响,找到最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的鞋垫硬度、厚度和足弓相对高度数据。本研究测试了25名成年男性受试者在穿着不同硬度、厚度和足弓相对高度的鞋垫行走时的足底压力数据,通过计算前掌、足弓和后跟部位的峰值压强和压强时间积分来评估鞋垫的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鞋垫的硬度和足弓相对高度对足弓处的舒适性有显著影响(P0.05);而鞋垫的厚度则对前掌处的舒适性影响较大。为满足舒适性,硬度33邵尔C;厚度前掌处4 mm,足弓处4~5 mm之间,后跟处5 mm;足弓相对高度+2 mm的鞋垫为最佳。本研究的发现为符合人体穿着舒适需求的鞋垫提供了设计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站立、步行、慢跑三种状态下运动鞋鞋垫的最优参数,对20名男大学生进行足底压力测试。通过对比裸足与穿上鞋垫后足底峰值压强的变化,确定鞋垫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鞋垫能有效分散足底压力,降低足底峰值压强;在站立状态下,鞋垫最优参数为前掌厚度7mm、硬度40°,中足和后跟的厚度分别为6mm和7mm、硬度23°;在步行状态下,鞋垫的舒适度参数为前掌和后跟的厚度5mm、中足厚度6mm,硬度23°;在慢跑状态下,鞋垫的舒适度参数为前掌厚度5mm、中足厚度6mm、后跟厚度7mm,硬度为23°。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塑身裤各部位的服装压力大小,从而改善其压力舒适性,选取三款女性塑身裤为实验材料,首先通过对塑身裤进行预实验,选择了压强值相对较大或者变化较为明显的6个点,分别测试人体站立、弯腰、下蹲3个动作下的压强值,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这6个测试点的客观压力值、舒适性和样衣的塑身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青年女子穿着塑身裤时,对大腿部和腰头的前中部位客观压力大小的变化非常敏感;侧缝处和腹部客观压力小,因此主观评价舒适;髋骨突点和臀突点尽管客观压力大,但主观评价舒适。最后根据塑身裤的塑身效果结合人体舒适性主观评价给出塑身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可动假足装置,用于鞋压力舒适性的研究。通过穿着不同类型的鞋分别进行试验,采集分析了人体试验与假足试验过程中的足底峰值压强、压强时间积分与接触面积,假足试验表现出了与人脚试验的一致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人体试验数据与假足试验数据,假足试验相对于人体试验误差率的绝对值都小于10%,验证了可动假足检测装置的有效性,重复性与规范性,为鞋压力舒适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