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和大米为原料,以添加了西洋参粉末的纯种中药米曲为发酵剂,采用半固态发酵工艺酿制西洋参中药曲清酒。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西洋参中药曲清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即原料中玉米与大米的比例为1∶1,用曲量为50%,分批投料,边糖化边发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玉米辅米清酒发酵的清酒酵线制造和米曲制造过程,配用玉米为辅料的发酵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配用30%经严格处理的玉米辅料所发酵的清酒不影响产品风格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玉米辅料清酒发酵的清酒酵母制造和米曲制造过程、配用玉米为辅料的发酵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配用30%经严格处理的玉米辅料所发酵的清酒不影响产品风格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方法:以猪肉、松仁、玉米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松仁玉米香肠的工艺;通过预试验确定影响松仁玉米香肠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松仁添加量、玉米添加量、肥肉和瘦肉的比例及淀粉添加量。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最佳配方为松仁添加量2.5%、玉米添加量2.5%、肥瘦肉比例2:8、淀粉添加量13%。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小麦淀粉废水糖化液的乳酸钙发酵与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发酵试验表明:用德氏乳杆菌对废水淀粉水解糖进行乳酸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糖浓度7%,玉米浆3%,温度50℃,接种量8%;提取试验表明:采用两次结晶工艺比一次结晶法的产率和合格率均有显著提高,乳酸钙收得率对总淀粉计可达78.9%。  相似文献   

6.
实验探讨了以玉米为单一原料酿制清酒的工艺。将玉米在亚硫酸溶液中浸泡50 h,脱胚去皮后进行蒸料,以米曲霉作为糖化剂,利用酵母进行发酵,7 d后结束。结果显示:玉米经处理后,其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明显减少,各物质含量与大米更加接近。在25℃,pH5.0条件下使用安琪酵母菌发酵成的酒,其酒精度12.5%,氨基酸含量0.41 mg/ml。在活性炭添加量0.8 mg/ml条件下脱色24 h,所得清酒酒体清亮透明,具有特有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主要对玉米淀粉糖浆部分取代麦汁的发酵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发酵液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在添加了50% 玉米淀粉糖浆的麦汁中可以正常发酵,所制得的啤酒符合各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热带假丝酵母固体发酵黄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有较强同化淀粉能力的热带假丝酵母,固态发酵黄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确立了固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比,营养液的添加量,初始含水量,初始PH值及发酵时间,对发酵产品的分析表明:粗蛋白高达57.27%,真蛋白高达50.64%,淀粉降解率高达58.99%,氨基酸总量46.11%。  相似文献   

9.
以猪肉为主料,菠菜汁为配料,以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针对菠菜汁低温火腿肠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菜汁添加量为3%、肥瘦肉比例为7:3,淀粉添加量为10%、香辛料添加量1.5%,产品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0.
发酵法生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发酵作为提取的基础在谷胱甘肽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试验以高产GSH菌株作为出发菌种,结合本公司实际试验生产条件对于发酵的各方面条件进行了摸索优化,结果显示采用5.0~5.5Be可作为玉米浸泡液的最适宜添加浓度,而其添加比例可达到50%;发酵菌种的最佳接种比例为30%;采用两种无机盐作为氮源时其添加比例为1:1.7;在培养基中不需另外添加维生素B1和B6。最终发酵结果酵母菌体浓度一般在20%左右,GSH含量在2%左右。  相似文献   

11.
玉米原料无蒸煮发酵酒精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利用筛选的糖化酶作为糖化剂,进行玉米无蒸煮发酵酒精的试验,确定了糖化酶的最适添加量为100u/g原料,料水比1:2,自然pH,以过40目筛的玉米粉为原料,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3%,30℃条件下恒温发酵60~70h,发酵醪酒精度达15%。外加氮源或酸性蛋白酶对发酵有促进作用,可使酒精度达16%,原料的淀粉利用率达88%左右,在15L发酵罐的扩大试验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酵过程还原糖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有效地抑制了杂茵,使发酵得以顺利进行。该工艺显著地节省了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它对进一步提升酒精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科聪  赖健 《粮油加工》2007,(10):106-107
研究了藤茶挂面的制作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藤茶提取液浓度、羧甲基纤维素、玉米淀粉,精制碘盐等对藤茶面条感官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制作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藤茶面条最佳配方为藤茶汁浓度为2.5%、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0.4%、玉米淀粉添加量为12%、精制碘盐添加量为2%时,制得的藤茶面条的质地和口感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对比不同发酵紫苏粉添加量蛋糕的保水性、老化度、脂肪氧化程度及支链淀粉焓值变化,讨论添加发酵紫苏粉对蛋糕储藏稳定性的影响.测定发酵与未发酵紫苏粉添加量0,5%,10%,15%,20%和25%蛋糕的各项指标.结果 显示,随着发酵紫苏粉与未发酵紫苏粉添加量不断增加,与空白组相比,蛋糕的储藏稳定性不断提高,与空白组蛋糕...  相似文献   

14.
以早稻米为原料制作河粉,添加1%-15%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焦芋淀粉、马蹄粉,并对河粉的粘度、弹性、拉伸强度、断条率等感官特性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河粉中添加淀粉最佳配比为:5%玉米淀粉、2%焦芋淀粉、2%马铃薯淀粉、1%马蹄粉。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和陈化水稻为复合原料进行燃料乙醇共发酵研究。试验数据显示,当干物质浓度为25%,陈化水稻添加比例为40%,淀粉酶加量为50U/g的情况下,摇瓶发酵酒份可达13.12%(v/v);50L发酵罐放大试验的淀粉出酒率可达52.11%。  相似文献   

16.
以一级小麦粉和鱼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玉米淀粉、食盐、海藻酸钠、鱼粉对风味鱼粉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玉米淀粉添加量6%、食盐添加量2.5%、海藻酸钠添加量0.15%、鱼粉添加量5%.生产的面条无鱼腥味,口感好并且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7.
无糖布丁牛奶是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木糖醇、卡拉胶、天然玉米淀粉以及一些相应的风味料(如咖啡、可可粉等),研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新型低热量乳制品。本文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到了合理、可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鲜牛奶添加量为90%。天然玉米淀粉添加量为5%,木糖醇添加量为10%,卡拉胶添加量为0.2%时布丁牛奶的风味、口感等各项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次发酵工艺制备抗性淀粉馒头,以抗性淀粉馒头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抗性淀粉添加量、第一次发酵时间、第二次发酵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抗性淀粉馒头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抗性淀粉添加量第二次发酵时间第一次发酵时间。Box-Behnken试验优化确定抗性淀粉馒头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抗性淀粉添加量4.85%,第一次发酵时间58.41 min,第二次发酵时间18.20 min,对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3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安琪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以玉米为原料进行浓醪发酵最适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双酶法液化法,添加180u/g糖化酶,pH4.5-5.0,酵母接种量0.15%,适当添加无机盐和营养剂,发酵70h,最终达到发酵酒度14.7%(v/v),残糖0.92%,残还原糖0.2%,淀粉利用率84.9%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及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  张英华  陶静 《酿酒科技》2006,(9):30-33,36
用磷酸盐缓冲液在40℃浸泡玉米36h后,进行脱胚芽处理,用胚乳提取醇溶蛋白。实验确定了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液料比为6H,的75%乙醇溶液,在60℃浸提2h后,离心分离,醇溶蛋白回收率为67-37%。分别用浸泡过的整粒玉米和胚乳及未经浸泡的胚乳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结果表明,浸泡有利于醇溶蛋白的提取。将提取醇溶蛋白后的玉米胚乳残渣进行酒精发酵,淀粉出酒率为53.40%,略高于对照试验的53.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