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换热器是一种传递热量节能设备,在石油、冶金、电力等行业已有广泛应用。近年来,能源紧缺,材料费用上涨,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十三五"重要战略举措,对高效节能换热器的研究已成为换热领域研究的热点。高效换热异型强化管的传热机理是通过特殊加工,增大传热面积,建立无源扰动来增大传热系数,强化传热效果。论述了各种高效异型强化管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异型管的应用原则及依据,并概述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张龙  焦兴齐 《中氮肥》2006,(6):48-49
波纹管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强化传热节能型高效换热设备,它是在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基础上,应用强化传热理论,对传统的各类换热器的突破,具有换热效率高、耐腐蚀、不易结垢、运行安全平稳等优点。在相同换热面积的情况下,波纹管换热器的换热量是管壳式换热器的2~3倍。  相似文献   

3.
通过流体力学计算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的旋转式换热器进行了强化传热效果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比于静止情况,使用该新型旋转换热器可有效增强换热效果;总传热系数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强效果随着换热器内流体表观流速的增加而减弱。旋转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机理在于旋转消弱了壁面两侧冷热流体的速度边界层及温度边界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国内外近年来采用强化传热管,改进管壳式换热器性能,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设备投资,充分回收工厂余热的一些情况。对几种效果较好的强化传热管,分别介绍其结构、原理、性能、应用范围及计算会式等,作为选择强化传热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计算了焦炉上升管换热器在1个炼焦周期的对流传热量和辐射传热量,换热器的平均综合传热系数为52.8 W/(m~2·K)。整个炼焦过程荒煤气为流动充分发展的阶段,辐射传热量与荒煤气的流动状态无关。在炼焦后期,荒煤气流量下降,传热量下降,会造成上升管内壁温度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强化荒煤气与上升管内壁的辐射传热和适当提高荒煤气流量来减缓内壁温度发生突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巧做扰流子     
廖凯  吴承彪 《中氮肥》1999,(1):56-56
为了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人们对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及强化传热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许多探讨。在改进管子传热面的结构方面,通常的方法是增大传热面积和设置各种内插物以及湍流机构,从而促使流体的强烈湍动,图1所示的扰流子是我厂换热设备氧化器管内的内插物...  相似文献   

7.
化工传热计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设计计算,即根据生产要求的热负荷,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另一类是校核计算,即计算给定换热器的传热量、流体的流量或温度等。对前一类的计算,通常采用平均温度差法。计算中由  相似文献   

8.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装置中大量使用的设备,也是广泛使用的工艺单元操作设备之一。根据温度、压力、介质等使用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结构形式的换热器。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单位体积设备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等优点,所以是众多换热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以液态镓铟锡合金作为冷却剂的换热方案有可能成为解决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温度过高的优良方案。液态镓铟锡合金在吸收燃烧室壁面的热量后需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飞机上的燃油,燃油在换热过程中伴随着裂解反应。对镓铟锡合金-航空煤油U型套管换热器内航空煤油的裂解与换热特性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裂解反应相比,考虑裂解反应的换热过程的热侧流体出口温度降低了14.39K,冷侧流体出口温度降低了5.85K,传热量增加了28.9W。其出口温度降低,同时传热量增加是由于裂解反应提供的额外的化学热沉。RP-3入口温度、RP-3入口流量、镓铟锡合金入口温度、镓铟锡合金入口流量对两侧流体的出口温度和传热量均有显著的影响。RP-3流量增加的情况下裂解反应对传热起增强作用;镓铟锡合金流量增加时,裂解反应对传热起恶化作用。裂解反应引起的传热强化与恶化相伴相随。与此同时发现换热器内高流速流体区域沿着流动方向逐渐向管外侧偏移,管内温度分层现象显著,流场分布的不均性明显。  相似文献   

10.
当前节能降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结合回收工业余热实现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镇冬季供暖,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原则。通常工业余热品味较低,代表性的有加热蒸汽排放的乏汽,工业乏汽特点是流量大、压力低、温度低,工业乏汽的热量回收需要换热面积巨大的换热器。运用软件模拟研究了一定工况条件下压缩乏汽余热回收流程,通过分析流程中物流温度、压缩机功率、换热量和余热回收换热器对数平均传热温差之间的关系,指出增加压缩机加压乏汽可以提高余热回收换热器传热推动力减小余热回收换热器换热面积,同时可略微增加乏汽回收的热量。  相似文献   

11.
12.
The heat transfer in plate heat exchangers with cross flows of heat-transfer media is considered. At constant values of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using a model of a one-dimensional flow in cach channel,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temperature and heat flux distributions are obtained. The efficiency of heat exchangers at different values of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is estimated. A model is propos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two-dimensional flow of heat-transfer media in channels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lations for the flow resistance and the heat transfer in flat channels.  相似文献   

13.
14.
于晓锋  赵孝保 《化工机械》2000,27(5):262-264
介绍了热管余热锅炉设计参数的选取、热管烟气侧和放热段换热系数的计算、热管余热锅炉的结构原理以及工程上的具体应用等 ,对人们了解和应用热管余热锅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罗立  姚平经  罗行 《现代化工》2004,24(Z2):116-120
多流股换热器网络是一种复杂的换热器网络.在优化的双流股换热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多流股换热器网络的综合.在考虑工程应用中换热器热负荷受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对换热器网络超结构模型中级数进行合理的取值,来减少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程序的计算量和提高计算效率;同时确定了级数的设定方法.最后将级数的设定方法应用于两个例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热源位置对轴向槽道热管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栾涛  程林  曹洪振  曲燕 《化工学报》2007,58(4):848-853
探讨了轴向槽道热管垂直安装时热源位置的不同对热管工作特性的影响。当热源位于热管管内工质静止液面以下时,重力的作用提高了垂直安装热管的传热极限。热源相对于热管管内工质静止液面的位置不同时,热管的工作温度、启动过程以及传热极限都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当热源位于热管管内工质静止液面附近时,热管存在一个非正常启动过程,在该过程中热管的工作温度会发生瞬态的升高,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该瞬态最高温度受热源位置、热管充液量、热管加热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当热源的位置高于热管管内工质静止液面一定距离后,热管将无法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