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容量碳纳米管极板双电层电容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合适的孔径分布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选用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碳纳米管极板的粘结剂,网络结构的泡沫镍作为集流体,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直流充放电、恒功率充放电、循环伏安特性和自放电测试等实验,显示了本实验室制备的碳纳米管材料组装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电容器中碳纳米管比电容量达74.1 F/g,比能量达16.1 Wh/kg,在自放电特性测试过程中,电容器漏电流稳定在2 mA左右。  相似文献   

2.
5V型活性炭基超电容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探讨了活性炭基超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直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交流阻抗等实验显示了采用二次刻蚀方法制备的活性炭材料具有良好的容量性能和功率特性,活性物质的比容量为173.2 F/g,在大功率充放电条件下以活性物质为电极的电容器的比能量大于5.0 Wh / kg。采用新型工艺开发的 5 V小型电容器电容量达到3 F以上且电容器电阻低于120 mΩ,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评价电化学电容器的充放电循环寿命性能,采用恒定负载法进行充放电试验。测试系统硬件由微机和数据采集卡以及取样控制电路组成,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采用VB6.0,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下运行。系统除了能自动完成电容器充放电循环寿命试验外,还具有实时显示电容器充放电电流变化曲线,并将每个充放电循环周期的电流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自动保存下来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氧化镍超电容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使用传统的水解方法制备氢氧化镍胶体 ,在 30 0℃下进行烧结处理后得到具有特殊微结构及表面特性的超细氧化镍材料。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 ,“准电容”比容量达 2 40 F/ g以上 ,优于普通的双电层电容器活性炭电容材料比容量。恒流充放电实验证明使用该材料制备的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以及循环寿命 ,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储能器件  相似文献   

5.
双电层电容器是具有电池和电容双重特性的新型电子元件,主要用于存储器备用电源、停机及关机备用电源、瞬间断电备用电源以及汽车能源再生系统。文中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它和电池及铝电解电容器的比较,并以哈尔滨大容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种系列双电层电容器为例,对该产品及其应用作了介绍,最后给出了使用双电层电容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光机电信息》2011,(10):78-78
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能瞬间大电流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无记忆效应、免维护、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在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航空航天、军事等诸多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倍受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电子百科     
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军民两用的新型动力电源。可解决电动汽车动力问题,还可在水面舰艇、潜艇、新型飞机、导弹以及航天领域中应用。这种新型结构的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由中国工程院周国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刻苦攻关成功开发的。经检测试用显示,超级电容器具有能量密度大、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高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安全环保、性价比高等诸多特点,有效解决了国内电动汽车电源技术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及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具有超大容量、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高等特点,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分类及特点,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含量的活性炭对混合电容器的影响,并用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测试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可以增强混合电容器的电容性能,当含量为32%时同时表现出赝电容和电双层电容特性,同时具有充放电平台和快速充放电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与化学电源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它具有充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功率特性好、温度范围宽和经济环保等优势,目前在很多领域都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导电聚合物材料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有机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的修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石墨、炭黑、碳纳米管三种导电碳材料,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进行掺杂修饰,制备有机电解液双电层电容器用薄膜电极。经电化学测试发现,在 1 mol/L 的 LiPF6/EC-DEC(体积比 1∶1)溶液中,经不同导电材料修饰后的活性炭电极,其单电极比容量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均有较大改善。其中,掺杂 10%(质量分数)碳纳米管的活性炭电极,在 330 mA/g 电流密度下的单电极比容量可达 81 F/g,比未掺杂活性炭电极 60 F/g 的比容量提高了 35%;电流密度从 60 mA/g 增至 330 mA/g,该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为 79.4%。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沥青焦基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材料,将其分别经水洗、酸洗以及超音速气流粉碎处理。在1 mol/L(C2H5)4NBF4/碳酸丙烯酯电解液体系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对比评价了各活性炭前处理方法对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后活性炭电极比电容提高7%达到163 F/g,高功率放电性能明显改善,当电流密度由70 mA/g增加到1 A/g时,其电极比电容保持率为88%;活性炭进行超细粉碎后不利于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MnO2,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所制备的MnO2作为电极活性物质,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组装超级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为1.875m?,功率密度为192W/kg,能量密度为2.306W·h/kg,电容器的充电电容为11671.4F,放电电容为11534.3F,充放电效率为98.8%,经多次循环后电容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聚苯胺混杂型电化学电容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聚苯胺在改性活性炭表面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胺活性炭复合物。研究了活性炭与苯胺在不同配比下制得的复合物的比容量,结果表明:当活性炭占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4.9%时,复合物的比容量为191.8F/g,比相同条件下制得聚苯胺的比容量提高了56%。以该复合物为电化学电容器的正极材料,以改性活性炭为其负极材料,电解液为6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组装了原型电化学电容器。该电容器的比能量可达8.7Wh/kg,比功率可达878W/kg。  相似文献   

15.
模板法制备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硅溶胶为模板剂,酚醛树脂为炭源,采用模板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材料。利用SEM和BET对实验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以实验研制的活性炭为电极材料,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其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研制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840m2/g,在7.5×10–3A/cm2的电流密度下,其比容达到290F/g。  相似文献   

16.
超电容器活性炭电极储电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活性炭作为超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超电容器进行充放电测试,考察其在不同充电条件下的容量变化。实验发现,微孔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时有储电的优势,电容器在充电电流强度较小时有较大的容量;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充放电容量逐渐降低。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其储电容量有较大的影响,漏电流是影响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氧化钌/活性炭超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氧化钌/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交流阻抗特性进行了比较。使用该复合材料组装的模拟电化学超电容器单电极比容量达到359 F/g,远高于普通活性炭材料。与氧化钌电极材料相比,氧化钌/活性炭复合材料的高功率放电特性则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蔗糖为前驱体,SBA—15介孔分子筛为模板合成了有序介孔炭(OMC)。研究了OMC的结构及电容性能。结果显示:OMC具有二维六方(P6mm)有序结构,比表面积为1046m2/g,孔径为3.7nm,孔容为1.27cm3/g,在1mol/L的硫酸溶液中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00mA/g时,OMC比容量达到127.2F/g,当电流密度增大到1200mA/g时,其比容量仍维持在109.8F/g,能够满足快速充放电的要求。较之普通活性炭,OMC的时间常数从10s缩短为5s,高频电容特性和功率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9.
A fast-axial-flow carbon dioxide laser is operated with a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radio frequency excited, slab discharge. The narrow electrode gap and the series capacitance of the discharge tube walls produce excellent discharge stability at higher input power density and pressure than in conventional fast-axial-flow lasers. For a single-section test discharge, the mass flow per unit cross-sectional area is improved by high-pressure operation and the mass flow choking effect at sonic gas exit velocity is avoided. For CW operation, the discharge power density has been increased to 200 W·cm-3 and laser operation demonstrated at a pressure of 500 torr. In pulsed operation at pressures of 300-400 torr, repetition frequencies of 15 kHz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the pulse duration reduced to 15-25 μs, suitable for materials processing of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