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3D图像/数据体处理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D可视化环境里引入3D图像处理和体描技术可为地震解释提供一种真正的3D方法。目前,运用地震表达法可以把复杂油气藏几何形状从3D地震体里分离出来,并贮存起来以备将来油藏管理使用,体解释将提高地震解释的速度和质量。3D图像处理工具的应用将产生一种更加一致、更加量化的3D地震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2.
3.
4.
长期以来,在AVO分析中,除了噪声干扰、构造影响、采集问题、NMO拉伸、薄层效应等方面的工作之外,如何用统计方法或确定性方法进行振幅处理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点(Tanner和Kochler,1982;Ostrander,1984;Yu,1985;Duren,1991)。然而,用于讨论的大部分数据都是2D地震数据。本文将用海上3D例子来说明,当用3D数据作AVO分析时,好的战略规划能减少潜在的问题和挫折。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规划进行讨论:(1)数据类型选择;(2)数据选择;(3)处理中的注意事项。如果对这几方面没有做出认真细致的评价,则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得到的AVO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引 言 四十年前,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反射地震学分解成为三门性质不同的专门化的学科:采集、处理和解释。如今,勘探与开发计算机软件及硬件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这三门地球物理学科又再次合在一起,所不同的是其发展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7.
8.
引 言 在过去的10年里,3D地震资料对石油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言过其实。作为一种技术,由于其成本高,过去只有大石油公司才使用,而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独立经营者将3D技术作为一种常规技术来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引言 过去15年来,在AVO方面已经发表了很多精彩的报告。然而,所有这些报告讨论的均为2D地震数据。3D AVO能够揭示得更为详细,但对整个数据体来说还得不到通常所用的AVO属性参数截距P和梯度G_o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3D数据AVO截距P和梯度G的新方法。反过来,这又可在整个数据体上用P和G的组合来计算很多AVO属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相干体及其相关的技术是断层检测的重要解释手段,Marfuret等人的“使用基于相似的相干算法的3D地震属性”一文展示了技术的重要性,该文为1998年《地球物理学》最佳文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上拖缆船采集资料的规则性和对称性研究,得到了一套有效的3D叠前深度偏移和速度模型建立的流程。将海上3D数据抽提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数据集。运用高性能的频率——波数域速度沿垂直方向变化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进行初始偏移。也用初始叠前v(z)偏移代替叠前时间偏移做AVO,或者在没有受到强横向变化影响时的目标成像。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v(x、y、z)计算后续的深度偏移。这种叠前深度偏移算法也是利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数据集的规则性来减少内存和CPU的需求。偏移输出数据用于产生一组速度误差拾取值和沿分析面的加密网格作为3D层析的输入。灵活钧模型建立工具与3D层析技术匹配能够产生出地质上合理的速度模型。两个数据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在相对轻微的速度变化区域(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和速度变化复杂的情况下(如盐下成像)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常规时间处理(成像)通常在褶皱和冲断层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效果不佳。因为这些地区地震资料质量往往不好,有的甚至很差,假构造和位置不准确的反射都是常见的。尤其是在次冲断层位置,由高速超覆岩层造成的畸变极大地扭曲了时间成像。时间处理不考虑倾斜的上覆岩层中的速度变化问题。另一方面,深度成像依据的不是双曲线方法和其它与时间处 相似文献
16.
常规时间处理(成像)通常在褶皱和冲断层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效果不佳。因为这些地区地震资料质量往往不好,有的甚至很差,假构造和位置不准确的反射都是常见的。尤其是在次冲断层位置,由高速超覆岩层造成的畸变极大地扭曲了时间成像。时间处理不考虑倾斜的上覆岩层中的速度变化问题。另一方面,深度成像依据的不是双曲线方法和其它与时间处理有关的简化方法。结果,经过深度处理的最终剖面在横向和纵向上具有较好的地震同向轴分布且分辨率较高。由于深度成像上没有假构造,因此就可以对冲断层进行更精确的解释,尤其是在次冲断层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薄砂岩储层成像:3D可视化和频谱分解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1996—1997年采集的印度西部近海孟买盆地Tapti-Daman次盆地C—37远景构造的3D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评估,应用3D可视化、神经网络技术的地震道形状分类和频谱分解技术对Mahuva产层进行了成像,解释了这些技术在描述沉积于浅海环境、嵌在页岩中的薄砂岩储层描述中的应用方法,区分出了储层与非储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3.5D地震勘探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D和随时间推移(TL)地震是油田评价与开发阶段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近年来,TL地震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L地震受到储层条件、开采方式、TL地震勘探过程中非重复性噪声以及一些油田在开发早期未开展基础3D地震观测等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这一技术在陆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此,提出了3.5D地震勘探方法。3.5D地震勘探方法应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高精度3D地震数据,结合油田开发动态信息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剩余油气分布区域。通过对中国西部某油田的开发实例研究,认为:3.5D地震可以较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不但解决了一些油田早期没有3D地震或早期3D地震数据质量存在严重非重复性噪声影响的问题,同时还可降低TL地震勘探的风险,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钻井过程中漏失频发,钻井液损失量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该区块勘探开发的一大难点。现有的传统裂缝堵漏模拟方法较难真实模拟井下裂缝条件,导致室内实验效果与现场应用差异较大。以博孜区块为例,通过对其储层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储层漏失成因为天然裂缝漏失与薄弱地层破裂;基于3D扫描打印技术,制作具有储层真实裂缝特征的仿真缝板,以此为核心建立了一种裂缝性堵漏模拟新方法,使用自主研制的堵漏仪器开展了不同裂缝宽度下的堵漏配方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裂缝性堵漏模拟新方法适用于多尺度裂缝性地层堵漏配方模拟评价,能够为针对裂缝性漏失的现场堵漏配方测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