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纯聚氨酯弹性体和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IPN中聚氨酯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U/PDMS IPN体系中聚氩酯的交联反应仍为二级反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存在大大降低了PU/PDMS IPN的交联速率,并提高了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2.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简述了聚氨酯IPN的制备,具体叙述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乙烯基酯树脂等聚合物与聚氨酯互穿网络改性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IPN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三个系列的IPN样品(聚氨酯/聚醚IPN、聚氨酯/聚乙二醇IPN、聚氨酯/环氧树脂IPN),并分别对它们的耐化学性能、水解稳定性及热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IPN-3水解稳定性能较好,而IPN-2则耐热性能较好。这些数据为IPN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4.
PU/EP/PPGDA三元IPN弹性体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红外光谱 (IR)、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X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了以聚氨酯 (PU)为第一网络的三元IPN聚氨酯 /环氧树酯 /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IPNPU/EP/PPGDA)弹性体的互穿特性和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各元素在三元IPN表面和内部分布不一致 ,表明三种聚合物在IPN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这种差异与IPN组成、组成聚合物间的相容性以及形态结构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聚醚对环氧-聚氨酯互穿网络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丙二醇醚(PPG)、聚四氢呋喃醚及二者的共聚醚分别形成的聚氨酯预聚体与低分子羟基化合物和环氧树脂的反应性,应用聚氨酯对环氧进行了IPN改性,测试了其红外光谱和冲击强度.结果说明:聚四氢呋喃醚型聚氨酯的反应活性太大,不适宜用于环氧树脂的IPN改性 聚丙二醇醚及其与聚四氢呋喃的共聚醚型的聚氨酯反应活性适中,适合作为环氧IPN改性的聚氨酯组分.采用PPG型聚氨酯对环氧进行了IPN改性,改性后的环氧体系冲击强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硬质泡沫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U/EP IPN)硬质泡沫,对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纯聚氨酯硬质泡沫相比,PU/EP IPN硬质泡沫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在PU/EP IPN硬质泡沫中,随环氧树脂含量增加,PU/EP IPN硬质泡沫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随之增大,当E-39D质量分数增加到24.2%时,PU/EP IPN硬质泡沫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出现最大值;PU/EP IPN硬质泡沫机械强度随材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环氧树脂中环氧值的增加,PU/EP IPN硬质泡沫的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具有不同结构与形态的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乙醇平衡吸收量,以探索这类IPN用作功能材料的可能性。结果表明,IPN中2个网络间的相容性和互穿程度对乙醇的平衡吸收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一种新型复合物材料,是聚合物改性技术发展的新领域。本文从IPN原理与性能、阻尼涂料、聚氨酯涂料和高固体分涂料等方面探讨了IPN在涂料工艺中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具有不同结构与形态的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乙醇平衡吸收量,以探索这类IPN用作功能的可能性,结果表明,IPN中2个网络间的相容性和互穿程序对乙醇的平衡吸收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相权 《上海涂料》2012,50(8):20-22
为了提高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低温打磨性,采用聚氨酯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通过IPN协同效应,结合聚氨酯涂料和不饱和聚酯涂料的优点,获得干燥速度快,易打磨,性能优异的漆膜,聚氨酯用量为30%~5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共混法制备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互穿网络聚合物(IPN),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机械分析(DMA)对IPN形成过程中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及产物IPN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U)/m(EP)=10∶6的IPN体系的反应级数为0.95,表观活化能为169.23 kJ/mol;PU/EP IPN只有1个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合成了环氧树脂/蓖麻油聚氨酯互穿网络高聚物(IPN)。研究了这个IPN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随组分比和氰羟比的变化。在一个IPN体系中得到了两组具有协同效应的组分比。发现两网间轻微交联有利于体系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与改性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和近几年对聚氨酯改性的新方法,如用有机硅、有机氟、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以及纳米蒙脱土复合插层改性,同时对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聚氨酯胶粘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新型改性聚氯乙烯长春海军工程学院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改性聚氯乙烯(IPN),它由聚氨酯树酯和聚氯乙烯树脂经反应而成,是一种聚氨酯/聚氯乙烯互穿网络聚合物。 IPN有着聚氯乙烯的耐腐蚀性能和强度,提高了聚氯乙烯的抗冲击性能,并显著地改善了聚氯乙烯的阻尼性能较差和耐  相似文献   

15.
利用蓖麻油(CO)、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丙烯酸-2-羟-3-氯丙酯(HCAA)等为原料,采用分步法制备出了蓖麻油聚氨酯-羟基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CO-PU/HCAA IPN),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CO-PU/HCAA IPN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蓖麻油聚氨酯预聚体CO-PU能够与HCAA形成IPN;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CO-PU/HCAA IPN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8 d后达到最大值;随着CO-PU预聚体与HCAA双键摩尔比的增加,CO-PU/HCAA IPN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 6∶1时达到最大值;增加CO-PU预聚体中摩尔比nNCO/nOH,CO-PU/HCAA IPN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摩尔比2.5时达到最大值;BPO和DBTD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2%时,CO-PU/HCAA IPN的拉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聚氨酯弹性体的发展近况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莹  郁为民 《中国橡胶》2003,19(16):7-9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工作,60年代以聚氨多元醇为基础的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已具有中试规模,并着手进行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70年代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投入批量生产,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处于中试阶段,与此同时又先后研制成功聚酯型和聚醚型的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那时的产品主要用于国防工业及尖端科研领域,如作为导弹和人  相似文献   

17.
蔡冬梅 《上海涂料》2004,42(5):14-16
研制的环氧-聚氨酯互穿网络(IPN)防腐蚀涂料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和附着力。介绍了该涂料的制法。列举了IPN涂层的性能指标。讨论了影响涂层性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三元互穿聚合物网络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以聚氨酯 (PU)为第一网络的三元IPN聚氨酯 /环氧树脂 /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IPNPU/EP/PPGDA)互穿聚合物网络。分析了IPN的力学性能和萃取特性 ,结果表明 ,三元IPN的组成对力学性能和萃取特性有明显影响。该种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 ,乙酸乙酯连续热萃取率仅为 5 %~ 11%。综合性能优异的三元IPN弹性体组成为m(PU) /m(EP) /m(PPGDA) =70 /2 5 /5 ,其机械性能为 :Ts=34 7MPa ,E =437% ,回弹性R =37%  相似文献   

19.
用一步法制备了受阻酚AO-80改性的聚酯/聚醚胺型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MMA-St)IPN)。通过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IPN材料的热稳定性、阻尼性能和微观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O-80可以提高PU与P(MMA-St)的相容性,从而有效拓宽阻尼温域;当聚氨酯中聚酯/聚醚胺=80/20,w(AO-80)=20phr,PU/P(MMA-St)=70/30时,所得IPN材料的阻尼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蓖麻油(CO)反应制备出两种聚氨酯预聚体,再用预聚体与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E-44或E-51)等单体制备出蓖麻油聚氨酯互穿网络型聚合物(CO-PU IPN),研究了体系组成对该聚合物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CO-PU IPN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TDI型CO-PU IPN比HDI型的拉伸强度大;烯类单体比环氧树脂单体所制CO-PU IPN的拉伸强度大,不同烯类单体之间的差别不大;增加预聚体中NCO/OH的摩尔比,CO-PU IPN的拉伸强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在摩尔比为2.25时出现最大值;添加抗氧剂1010、紫外光吸收剂UV-327和光稳定剂292等对CO-PUIPN的拉伸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