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革业在海宁是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已有近80年的历史。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海宁,历史上是重要的湖羊繁育基地,优质的羊皮为海宁制革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皮。1926年创建的海宁制革厂,是海宁皮革业发展史上第一家具有现代工业意义的企业。第一家皮革制品企业海宁皮件厂创建于1952年,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皮衣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2.
李松 《北京皮革》2006,(7):16-17
江门市作为广东省三大皮革制作基地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制革业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江门制革业因此曾经风光无限。但今天,对于已经走过以环境换发展阶段的江门市,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皮革制作业已经不可能得到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尤其是在今年原皮资源紧张,皮化价格上涨,下游制鞋企业市场多变的多重压力下,制革企业还必须认真对待政府的环保政策。面对这一系列困局,江门制革业如何化解?这一产业的出路在何方?记者日前走访了江门地区的皮革制作企业,力求从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江门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制革基地,几前一些制革企业主要分布在白溪、杜阮、菏塘等地,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存。这些年,由于皮革制品的需求大增,所生产的鞋面革、服装革、沙发在市场比较受欢迎,像制鞋巨头百丽在江门采购鞋面革,广州本田汽车公司在江门采购汽车坐垫革等。  相似文献   

4.
李松 《北京皮革》2006,(11):27-27
制革业是江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江门市已发展成为广东最大的皮革业制作基地之一。随着今年以求各地对污染企业的治理,部分制革业搬迁到江门,皮革产业集群正在成为江门市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如何更进一步发展壮大皮革产业集群经济,发挥集群的“榕树效应”,提高整个皮革产业集群的影响力,是江门制革业必须面对的靳课题。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江门制革业的形成期,这个时期也是广东省制鞋业逐步形成的时期。该时期的江门制革企业大多为作坊式工厂,年产值也以百万元居多,主要是猪、牛皮加工及小皮革成品。到了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江门乡镇企业崛起,并形成了小型制革企业的初步聚集,在该地区的会城、荷塘、大泽、杜阮、睦洲等镇,出现了多家制革与成品革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6.
李松 《北京皮革》2007,(1):22-23
2006年,对于江门制革行业来讲,是最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广东省的皮革生产基地之一,江门制革业在这一年中,因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巨大的市场考验,并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一系列整合与调整,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制革行业在江门已有百年历电,由于毗邻港澳,解放前就有部分私人制革作坊,新中国成立后部分私人作坊被收回,成为当地的国营企业。60年代江门山羊皮服装革就在全国较有名气了,但是江门制革业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90年代开始达到鼎盛时期。现在江门有制革企业100家左右,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天城昌制革有限公司(山羊皮、胎牛皮)、华联制革公司(牛皮)、珠江制革公司。  相似文献   

8.
无极县制革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为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群体。短短10年时间,无极制革业完成了跳跃式发展,制革业覆盖5个乡镇八十多个自然村,制革企业总数达到四千多家。20世纪90年代初期,无极制革业进行了第一次改造,实现了转鼓出村。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现状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临安徽阜阳,西接河南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商丘市接壤。全市国土面积11,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060万人。周口市皮革行业包括制革业、毛皮业和皮革加工业。制革业以牛皮、羊皮、猪皮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有鞋面革、服装革、沙发革、箱包革、鞋里革、鞋底革等;毛皮业以羊皮、兔皮、狐皮等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是裘皮工艺品;皮革加工业以制鞋、皮革服装为主。周口市皮革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就因皮革业发达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改革开放以来,周口皮革业获得了长足地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皮革企业在全市遍地开花,一度达到三千多家。  相似文献   

10.
周富春  徐士强 《中国皮革》2005,34(13):44-49
上篇:看现状海宁:企业数量不多,个个顶天立地。沙发革和服装革的重要生产基地浙江海宁不但因为皮革服装产业和中国皮革服装城在国内外有口皆碑,而且作为皮革制品上游产业的制革业同样令国内同行刮目相看。据海宁当地相关部门的统计,去年海宁的投皮量达到680万张(折牛皮),但如果把买坯革后进行深加工的也算进去,海宁去年的制革量要远远大于680万张。当国内制革业嘘声一片的时候,海宁制革业的情况要普遍好于全国。整个海宁市的制革企业数量不足10家(只有8家),基本属于国内大型制革企业,生产销售与国内其他市场相比,近年来发展状况尚好,有的厂…  相似文献   

11.
目前,江门制革行业大体上已经恢复到了“非典”以前的水准。据记者在几个制革厂走访的情况来看,除了一两个老板想搬家外,其余的企业反映良好。鞋面革.手袋革、箱包革等产品的订单已经到手,有的企业正忙着招人。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背靠内蒙,脚踏中原,因地缘关系,其制革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又以辛集、无极、留史三地制革业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在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众多家庭作坊式的制革企业,其小群体、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制革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对小制革企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改造,通过整合,形成了众多区域性的制革工业区,皮革产量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辛集、无极、留史三地制革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制革业近年来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海宁皮革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抓住了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宁先后投资数亿元,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一千多台套,发展了一大批以雪豹集团公司、富邦集团公司、海宁皮革集团公司、卡森集团公司、翔鹰变业总公司、蒙努皮革制衣总厂等为龙头的皮革、皮衣生产企业,培育了一批以雪豹、蒙努、富邦、卡森、蝴蝶、翔鹰等为代表的皮革、皮衣名牌产品,培养了一大批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无极县制革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群体为主涉及5个乡镇86个自然村。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了第次改造实现了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分离。1996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后无极县在上级有关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改制,改造,组建了河北齐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西方青年思潮兴起,冲击传统定制服装业,同时也促使新兴服装业产生和发展,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值得研究。现从成衣业的发展、服装流行方式的变迁、着装风格的变化和服装经营模式的扩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桐乡紧邻“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翻开桐乡制革业最近20年的历史,笔者发现,在继上世纪80年代的崇德制革厂、桐乡制革厂与临近的海宁制革厂后,这批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员工纷纷跳出来办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桐乡及其周边现已拥有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虽然这批企业分布稍显散乱,且向数不多,加上周边的海宁、湖州等地区在内,数量仅有十几家,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国内服装出现了休闲化趋势。2000年10月广东中山市沙溪镇举办了首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此后每年都要在沙溪举办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由此休闲风愈刮愈烈,在全国势不可挡。可以说,沙溪对我国休闲服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休闲装因此成为服装行业新的热点和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蒋亚涵 《西部皮革》2023,(5):143-145
20世纪20年代对西欧女装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的欧洲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欧洲的年轻男女逐渐开始追求自由、独立、开放的生活。文章从艺术风格、服饰款式等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主流服装以及时尚设计师的时尚风格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时代审美观念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浮选脱墨装置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嘉翔 《国际造纸》2005,24(3):42-45
常用的浮选脱墨装置是脱墨浮选槽和脱墨浮选柱。用浮选槽脱墨始于20世纪60年代,用浮选柱脱墨则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其脱墨效率比浮选槽高,浮选损失比浮选槽少。  相似文献   

20.
水貂属食肉目鼬科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兽。其毛皮具有针毛挺直、灵活华丽、绒毛丰厚、保暖性强、皮板轻薄、柔韧结实等特点,因而成为小毛皮中的当家产品。水貂皮、狐皮和羔羊皮早已成为国际裘皮贸易的三大支柱产品,全世界水貂皮的贸易量每年已达3500万张以上。我国的水貂饲养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年出口水貂皮500万张的规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貂皮等珍贵毛皮由统一外贸出口变为放开经营,成为国内、外市场自由交易商品,因而刺激了我国水貂业的发展。当前,水貂产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