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垂直降膜管上进行脂肪酸混合物降膜蒸发传热的实验研究,分析了进料流量、热通量和操作压力等因素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层流情况下,流量的增加不利传统,热通量和操作压力的增加对表面蒸发传热有利,并得到垂直管内降膜蒸传热系数的实用关联式:h^*=4.107Re^-0.9477。 相似文献
2.
3.
采用五效立式降膜蒸发装置清洁度的实时监控手段,将装置中各换热器的传热情况在DCS中显示出来,达到预定值时发出警报,便于工艺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五效立式降膜蒸发装置的清洁度趋势,适时安排停画清洗,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双效降膜热泵顺流蒸发在氯化铵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化铵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采用双效降膜加热泵的蒸发工艺回收氯化铵,可以解决氯化铵溶液对设备材质的腐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氯化铵的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5.
6.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三效逆流离子膜烧碱降膜蒸发装置的技术评定会。 相似文献
7.
8.
降膜蒸发法处理超稠油SAGD采出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拿大在油砂开采过程中,机械压缩蒸发法处理采出水的应用进展。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SAGD工程蒸汽发生和采出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辽河油田进行了降膜蒸发法处理超稠油SAGD采出水的室内先导试验,阐述了降膜蒸发法的主体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出水水质、结垢情况、试验过程药剂投加、蒸发热源的选择以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此外,还对超稠油SAGD开发用汽包锅炉给水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对液体蒸发过程中的热量传递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液体蒸发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设计了风洞实验台,并通过对液体苯蒸发过程的实验研究,对新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建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液体蒸发过程中蒸发质量和液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其预测平均值分别比实验测量值偏大3.5%和3%,从安全的角度来讲是有利的。而在预测准确度方面,新建模型的预测绝对偏差分别为15%和5%,预测精度较高。最后,对导致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新建模型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传统负压蒸发技术存在传热效率低、设备投资大、真空稳定性差、水质不稳定、最终乏汽冷凝成本高等问题。深入研究微正压蒸发理论依据及应用条件,提出热能平衡因子Δqz是控制微正压蒸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不凝气外排所携蒸汽热能及冷凝水、外排浓水热能的回收是保障微正压工况下MVR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措施。MVR板式降膜蒸发工艺在微正压条件下运行,装置产水矿化度小于等于30 mg/L,降膜蒸发板换热系数相较于微负压蒸发提高10%以上,总体设备投资减少约6%~8%,消泡剂、pH调节剂加药量大幅减少。通过对比微负压与微正压两种工况下的运行数据表明:微正压控制蒸发工艺参数具有产水水质更优、换热系数更大、投资更省、能耗更低、降低药剂耗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型降膜蒸发器液体分布器的结构、分布盘上的布孔方式及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分布器的结构、分布盘布孔方式对液体分布器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高温气流中液滴蒸发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滴蒸发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求解方法,模拟计算高温气流中液滴的蒸发过程,得出液滴的蒸发规律。液滴蒸发速率经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气流温度和气流速度都可加速液滴的蒸发,气流温度可使蒸发速率提高100%以上,而气流速度对蒸发速率的提高幅度不足50%;液滴蒸发的平衡温度只受气流温度的影响,而气流速度、液滴初始温度和液滴初始直径只影响液滴达到平衡温度的时间;气液交换热量随蒸发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小,气流温度升高和气流速度增大,气液交换热量的极大值及其变化率增大,但只有液滴初始温度和液滴初始直径影响气液交换的总热量。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氧化铝母液蒸发器换热板的应力腐蚀开裂问题,通过改进板式蒸发器的结构和材料,设计了一种蒸发效率高、能量消耗低、使用寿命长的平面自由降膜板式蒸发器.使用结果表明,新蒸发器达到了预期的改进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湿润比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水平管外表面的降膜流动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流函数法求解,得到了考虑横向对流和湿润比时的液膜内部参数分布。模拟计算及分析的结果表明,横向对流可以强化传热传质效果;湿润比降低则吸收性能变差;吸收器传热系数和换热量随溶液喷淋密度增大而增大,而传质系数和吸收速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喷淋密度。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