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南油田X块沙二下油藏是在浅水湖泊背景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由于储层物性差异大,沉积相变化复杂,长期的注水开发后,开发上两极分化严重,以河道砂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以河道侧翼的前缘砂、远砂相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低含水低能。通过相控剩余油研究,确定了河道侧翼沉积相变差部位是剩余油的富集区,为相变复杂油藏后期有效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 ,渗透率大、物性好的油藏已基本开发 ,且进入到开发后期 ,因此 ,开发好低渗透油藏将是今后增储上产的重要任务。本项目在综合研究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 ,对卫 43块沙三中 3- 4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 ,针对其储层复杂、物性差、产能低等特点 ,采取整体部署 ,分批实施 ,逐步完善的原则 ,部署了卫 43块开发方案 ,使卫 43块正式投入开发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95块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状况复杂,挖潜难度大,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各流动单元含油饱和度变化情况,从定性到定量分析,详细研究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阐述了剩余油挖潜的一些做法,为同类油田的剩余油调整挖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锦x块开发井主要集中在区块的北部,断块构造复杂,区块西部空白区控制井少,构造不够落实,油层发育变化较大,为挖掘该块潜力,进一步落实该块的构造及储层发育情况,为下一步部署开发井提供有力依据,我们对该块进行了地质研究,主要开展了构造、储层、沉积相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五块为极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变化大,5-20m小断层十分发育,是制约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通过构造精细研究和沉积相指导下的剩余油研究,细化构造特征,明确相控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方向,实施注采井网调整,提高油藏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6.
桩西油田桩139块为岩性-构造油藏。储层为河流相沉积,砂体横向变化大,泥岩隔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具有地面原油粘度高、密度大、地层出砂严重、埋藏较深等特点,同时地处滩海,海油陆采油井造斜点高、斜度大,造成开发管理、工艺技术配套难度大。本文通过对桩139块馆上段油藏开发状况分析,针对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油藏开发动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深化油藏地质认识,有效的改善了桩139块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并进一步深化潜力认识,提出下一步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D28区块为一个典型的复杂薄层砂岩油藏,具有原油性质差异大、储层特征差异大、油藏类型差异大的特点,直井开发出砂严重,区块长期处于低速开发状态。本次在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原油性质、不同储层,按照分层、分区制定开发对策的思路,采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井型、重建井网,部署实施新井30口,采油速度由0.01%提高到1.32%,实现了复杂出砂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雷11块莲花油层分层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11块莲花油层属于复杂断块低阻底水稀油油藏,纵向上存在多套储层,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各套储层油藏类型不同,导致油井大套井段合采后储量动用不均,影响区块开发效果,为此2011年提出分层开发的理念,即细分开发单元,针对不同类储层制定相适宜的开发方式,解决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问题,但实施分层开发之间,有必要对其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Toson-Uul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为了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油田开发效益,在加强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注水方式、油水井别、射孔及压裂层段选取的优化设计研究,针对各断块的不同特点编制个性化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证明以三角形井网边部注水为主的注水方式、以储层分类为基础的射孔、压裂层段优化方法能够适应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马寨油田构造复杂,储层变化大的问题,在卫305块利用geoframe综合地质软件提取方差体,并借助水平切片精细划分断层,刻画小断层;在构造刻画的基础上,合理选取时窗,提取地震属性,研究储层展布,为综合研究复杂断块油田的构造、储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套路。  相似文献   

11.
埕海二区沙一下为特殊岩性油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此区块裂缝分布,断块多,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针对上述特点,对沙一下进行优质储层带划分并分析影响此类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确定埕海二区沙一下开发原则,优选合理开发方式,对井型、井网、井距等参数进行优化。在油藏工程设计及数值模拟优化基础上,设计合理开发方案,综合对比各方案的开发参数与经济指标,优选了合理高效开发埕海二区沙一下特殊岩性油藏的开发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9,(10):159-160
沈84-安12块沙三段高凝油油藏具有储层认识不清、油藏开发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开展储层特征研究,对于该类油藏转驱开发、提高效益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类油藏的储层特点,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发育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评价分析储层主控因素,为下一步区块转换开发方式,提高油藏采收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亚文 《辽宁化工》2014,(6):765-767
老庄区块于陕西省靖边县西南部,本区块的主力油层为延9油层,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该油区油气富集程度与储层的岩性、物性、储层分布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老庄储层特征的研究,达到正确认识该区块储层特征和掌握油气分布规律,为老庄区块产量逐步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整个靖边油田延9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开展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提出了剩余油挖潜措施。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区块的各项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并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油藏主力层S2和P1油组为挖潜对象。在对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的油藏多方案开发指标进行预测后,对提出的4种开发方案进行了对比,最终给出了该油藏优化的开发方案,即油藏采用聚合物驱油的方法会达到较高的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5.
沉积微相是控制储层物性好坏的根本因素,不同成因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因而直接影响了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特征。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因而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储层沉积成因的分析并结合油田的开发动态资料对整个油藏的4个油组共22个小层沉积微相及剩余油储量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剩余油富集的层位及有利相带,尤其是高剩余油储量丰度所处的位置,为油田的开发挖潜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黄延忠  朱焱  徐松 《当代化工》2016,(9):2192-2194
大庆萨中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通过放大生产压差来满足体液稳产的需要,同时可以避免油井生产压差过大,对井底流压造成偏低,是的油层严重脱气,对单井和区块的产能有影响,因而通过研究区块和单井的合理流压界限,平衡采油速度、提高开发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研究萨中东区各油井生产动态基础上,通过地质统计学和油藏工程、渗流力学等方法,来确定该区块的合理流压界限,通过计算对比与实际应用发现效果良好,同时该技术的研究方法对同类油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年的开发实践,葡南扶余油层区块具有总体开发效果欠佳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低孔特低渗透的扶余油层动用程度相对较低。参照低渗透油田的渗流特征与常规开发对策,发现在扶余油层开发中存在着孔隙、油层、井网、油田注水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油层保护、热采与笼统注水及井网调整试验、点源开发技术兼顾开发葡萄花油层等方法,对有效解决葡南扶余油层动用难的问题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辽河裂谷西部凹陷西斜坡地层岩性复杂,构造断裂破碎情况复杂,沉积范围小,石油地质条件复杂。本文从该地区的构造,沉积储存特征进行了油藏描述研究。利用LANDMARK综合油藏描述软件,综合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沉积储层特征参数分析,过井反演成果和生产试油数据,进行了油藏综合描述。直观地展现了主要目的层段局部构造和断裂系统发育特征,有效地预测了三角洲砂体发育情况,迅速准确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