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志丹双河油田储层天然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经过多年开发,双河油田东区井网极不规则,造成该区块水驱波及效率低。为了抑制注入水沿裂缝方向突进,缓减双河油田东区含水上升速度,对双河油田东区开展复合深部调驱技术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复合深部调驱能够有效减缓注入水沿裂缝方向突进,改善非均质性,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水驱波及效率,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向宇 《化学工程师》2014,(5):25-26,41
本文针对低渗裂缝油藏B块高含水、采出程度低、非均质性强等问题,开展了深部调驱体系的筛选与矿场应用研究,通过聚合物、交联剂筛选,化学剂浓度优化,调驱体系成胶时间、成胶粘度及热稳定等项目的评价,筛选出了该区块的最佳调驱体系0.2%P3+0.2%LH-1和复合调驱体系:0.2%P3+0.2%LH-1+0.3%HP3,矿场应用表明,该体系起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阶段累增油7225.8t。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不断深入开发,易开发的区块数量逐渐减少,积极开展有效的二次、三次采油方式均体现出良好的效果。但是,现在还有40%~50%的剩余油采不能有效开发。空气泡沫驱具有封堵大孔隙,有效提高地层压力,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国内外现场试验调研结果表明,注气驱、空气泡沫驱正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当今世界石油开采中具有很大潜力和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低渗透油田往往只有较差的储层物性,没有足够的地层能量,在油田注水开发后期,油层高含水时,没有水洗部分厚度的油层,那么就会出现诸多的剩余油。针对这个问题,就可以将反向调驱堵水技术给应用过来,以此来促使含水非均质砂岩油藏采油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促使开发效果和采收率得到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月海油田海南3块为中低渗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含水上升过快,沿河道方向水窜严重,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很难达到标定采收率,通过开展深部调驱能够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范围,改善驱油效率,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河油田油藏地层压力高、温度高和地层水矿化度高的特点,选用耐温耐盐聚合物SD7000研究并优化了适合该油藏的凝胶调驱体系,该体系配方为聚合物0.6%+高温交联剂0.3%+稳定剂0.08%+性能改进剂0.04%。评价了温度、矿化度、p H值三个因素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胶时间变短,凝胶粘度先变大后变小;对p H值适用范围广,p H值在8~10时,成胶时间较短,凝胶粘度较大;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成胶时间变短,凝胶粘度基本不变;室内封堵实验表明,该凝胶体系封堵率达98%以上,具有一定的堵水作用。该研究对东河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濮城油田中高渗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三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应用缔合聚合物进行深部复合调驱,有效封堵大孔道及高渗条带,改变驱油方向,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封堵裂缝及高渗孔道,提高水驱波及系数,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盘古粱油田引入深部化学调驱技术,通过长达8年的广泛应用,成功抑制含水上升速度。本文从盘古梁长6油藏引入深部调驱的必要性、应用技术思路及综合效果三个方面对该项工艺技术作简要分析、经验总结,为下一步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青海尕斯油田油藏条件,通过室内实验,筛选了适合该油藏条件的交联聚合物凝胶+水膨体颗粒复合调驱体系的注入参数,并对配方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复合体系的配方为:1500mg/LHPAM+400mg/L有机酚醛+100mg/L稳定剂+100mg/L除氧剂+0.5%水膨体颗粒时,该复合调驱体系可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善注入水剖面,并有很好的驱油作用,其具体效果为封堵效率可达到90%以上,提高采收率可达到17.8%左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扶余油田低渗透裂缝发育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无效水循环严重,开发矛盾突出,通过细分层注水、强化注水调控、找堵水、调剖等方面做了诸多工作,但无效水循环问题仍没根本解决,为解决无效水循环,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开展深部调驱试验。本文就深部调驱试验的的技术思路、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调驱剂优选、方案设计、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为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安塞油田长6油藏,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较强。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藏平面及剖面上的矛盾日益突出,注入水单向或多向突进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制约了油藏的整体开发效果。近年通过实施注水井深部调剖措施,封堵优势见水方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对油藏的稳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文重点对历年的注水井深部化学调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技术措施在油藏开发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为今后同类型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深部调驱剂主要包括弱凝胶、体膨型凝胶颗粒、聚合物反相乳液和活性污泥。文章介绍了调驱剂开发、施工工艺、数模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深部调驱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尤景红  杨显志 《辽宁化工》2010,39(6):627-630
普通调剖措施对高渗透率油藏调剖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注入剂量低、有效期短、增产幅度小"。通过对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态分散凝胶深部调驱堵水技术的室内研究,重点做了胶态分散凝胶与高升油田污水配伍性实验,并应用于矿场试验。在试验期间试验井组产油上升,含水下降,油层吸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毕银旗  陈义  杨岗  胡金光  何川 《辽宁化工》2013,42(4):424-426
以油藏地质特征和岩性特征为基础,以油藏整体开发方案的指标为依据,以提高单井产量和长期稳产为目标,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成果对压裂工艺参数优选。保证产能的前提下,确定油井的裂缝半长,尽可能通过压裂实现产液剖面的调整,控制水趋前沿指进程度,扩大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15.
吴建彪  付波 《辽宁化工》2012,41(5):522-525
敏感性评价是研究储层伤害机理、减小储层损害的依据,是油田高效开发的基础.安塞油田属于开发难度较大的低孔特低渗油田,其主力开发层长6油层孔隙度低,渗透性差,非均质性较强.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征,对安塞油田长6储层进行敏感性室内评价实验,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安塞油田长6储层具有中偏强速敏、弱水敏、弱盐敏、中等酸敏和弱~中等碱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李慧  韩继勇  乔光辉  郑锡 《辽宁化工》2013,42(3):283-284,286
姬塬油田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采用超前注水技术。针对长6油藏采收率下降的现状,研究分析了超前注水的时机、地层压力、井底流压、注水强度和采液速度5个方面,确定了合理的超前注水参数。研究认为地层压力低、井底流压不足和采液速度低于合理值是造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仁沟油田开发程度的推移,大量的油井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井筒和油层的堵塞、污染,致使油井不上液,产液、产油量下降,这篇论文针对东仁沟油田的储层条件和油井堵塞原因,对东仁沟油田长2油层化学解堵的42井次做了详细分析,对比了各种解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油田后期的化学解堵选井和技改挖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童长兵 《辽宁化工》2013,(11):1341-1345
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及测井分析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等资料,开展了丰富川油田西部延长组长6储层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区长6储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主要分布于水上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借助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的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经历了强烈压实、较强胶结、较强溶蚀等成岩作用。机械压实作用、矿物胶结作用均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改善了地层孔隙。  相似文献   

19.
葛建华  李朋 《广东化工》2012,39(13):62-62,59
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区,属于非均质断块层状油藏。通过分析QK142-2井的单井基础资料、动态数据及井组注采等基本资料,确定纵向、平面吸水不均衡,对应油井已出现水淹现象。同时,该井套变无法分注,因此,对这两口井开展调剖施工。调剖主要解决层间和平面矛盾。通过调剖,缓解了纵向吸水不均现象,指导了秦家屯油田注水开发,改善了开发效果,达到了油田稳产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建国  胡傲  蔡宇明  王杨 《辽宁化工》2013,(10):1226-1228,1231
运用岩心观察、扫描电镜、铸体薄片、测井、压汞等资料,对华庆地区长6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成岩程度较高,岩屑成分、填隙物成分都很复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压实和胶结是造成储层孔隙度大幅度降低的主要成岩作用,但绿泥石膜胶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沿解理或压实作用所造成的颗粒破裂缝发生的强烈溶蚀对次生孔隙贡献最大,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