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采用基于k-e湍流模型、非预混化学反应模型、DO辐射传热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火焰空间的温度场与流场分布。研究表明:火焰长度约为燃烧空间长度的2/3,其最高温度为2602℃,燃烧空间非火焰区平均温度为1290℃,辐射传热效率高。燃烧空间主要存在3个回流,其中流经火焰上下部空间的高温气体回流有效地与玻璃液面进行对流换热。在辐射与对流换热的综合作用下,玻璃液面上均匀分布5个高温区,玻璃液面平均温度约为1255℃,综合平均温差最大值约为5℃,温度分布非常均匀。烧嘴对面及烟道口附近的墙体温度约为1320℃,热冲侵蚀严重,其它燃烧空间的墙体温度约为1265℃。 相似文献
3.
4.
5.
辊道窑烧成带富氧燃烧及火焰空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LUENT软件对气烧明焰陶瓷辊道窑烧成带的火焰空间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不同氧气浓度下以天然气和炉煤气为燃料时辊道窑烧成带的燃烧特性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燃料种类和燃料量一定时,富氧燃烧可以提高燃烧的火焰温度,随氧气质量分数百分比增加,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但35%时有所减少;随氧气质量分数百分比增加,以发生炉煤气为燃料时炉内CO浓度逐渐减少,而采用天然气时,CO浓度逐渐增加;相同气氛下,以天然气为燃料时炉内温度高于发生炉煤气,CO浓度较低.本文结果为辊道窑的富氧燃烧运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优化全氧玻纤窑炉燃烧系统,提高窑炉传热效率,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全氧燃烧玻纤窑炉顶烧与侧烧两种燃烧方式对燃烧空间温度场、烟气流场、玻璃液温度场和传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烧窑炉火焰聚集,燃烧空间温度差异明显,侧烧窑炉火焰在窑长方向上均匀分布,燃烧空间整体温度高于顶烧窑炉;侧烧方式对大碹和胸墙耐火材料高温侵蚀程度更高的可能性更大;侧烧窑炉高温烟气在燃烧空间中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烟气与燃烧空间内气流和耐火材料进行热交换,统计得到侧烧窑炉出口烟气平均温度更低;侧烧窑炉玻璃液沿窑宽方向上温度分布较均匀,顶烧玻璃液平均温度为1 531 ℃,高于侧烧玻璃液平均温度1 523 ℃;顶烧窑炉传热效率为52.3%,侧烧窑炉传热效率为51.9%,顶烧窑炉和侧烧窑炉采用相同天然气供应量、电助熔功率、玻璃液熔化量条件下,顶烧窑炉中喷枪火焰直接作用到玻璃液和配合料层,传热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富氧燃烧技术在浮法玻璃熔窑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浮法玻璃生产线保护气车间提供的富氧空气,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控制手段,经输送管道、阀门和利用罗茨风机将加压后的富氧空气引入玻璃熔窑蓄热室两侧,沿小炉中心线下引支管,支管上安置流量控制阀门,后由富氧喷嘴引入蓄热室清灰门上端,,喷口与小炉中心线成一定角度,富氧气体以一定的角度和足够的压力与助燃风混合预热后,喷入窑内进行助燃。将富氧空气喷嘴安装在3#~4#蓄热室下部,节能效果较好。本系统不会对气保车间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到玻璃生产线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5.
玻璃纤维组合炉三维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最基本的流体力学及传热公式出发,结合玻纤组织炉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熔融玻璃物性参数和模型边界条件,应用三维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组合炉的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