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网络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快捷的速度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同时也深深吸引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这种影响背后带来了一系列文化、道德、价值观的碰撞.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社会里找到方向,正确应用网络,即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成为高校必须面对并完成的新任务.本文着重从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几个关系入手,寻求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式,为大学生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形成网络基本道德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当前社会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分析其产生的种种原因,提出了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要与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争营造一个具有时代精神、良好风貌、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今我国高校思政课中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主要存在地位不突出、内容不系统,尤其在教学实际中重视不够等问题.这就需要从教师到学生、从教材到课堂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第一,提高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夯实基础:编写、挖掘教材中的生态道德内容;第三,抓住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第四,找准着力点:培养大学生生态"三情感".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高校需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具体包括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优化生态德育环境、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使命意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社会道德建设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够成为道德教育的助推器,而道德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发展,是道德建设事业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负面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并提出了相应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化.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社会网络化趋势,使高校德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积极构建与社会网络化趋势相适应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实现信息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创新,这是时代所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拥有网络的德育,才拥有德育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已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影响着各个阶层的人们;大学生网民是青少年网民的中坚力量,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获得信息、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在大学生上网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同时,网络也给他们的思想上、道德上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却十分薄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有一些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分析大学生消费误区产生的原因,通过开展消费道德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素质,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现,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道德基石,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国家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提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大学核心价值观为规范标准,切实发挥核心价值观对组织内部成员的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和引领作用,以推动德育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使学生形成厚德博学、求实创新、和而不同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以身心健康作为标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为社会所广泛关注,从学校体育教育的层面来看,笔者认为,学校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对德育课教学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的结合,以及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以求改善德育课教学,更好地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必将给德育带来挑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使德育与时俱进,做促进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工作。也就是说,思想教育要在培养学生思想力上下功夫,使学生有正确科学的思想意识、能动创新的思维素质;政治教育要在培养学生政治文明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正确的政治观念、科学理想信念和自觉发展社会主义的奉献精神;道德教育要在培养学生新的道德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有知识道德、世界公民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6.
教学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它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高低。教育服务是教学型大学主要的产出,教育服务质量就是教学型大学的教育质量。学生是其重要的评价主体。提高教学型大学教育质量必须树立高等教育服务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其权益,满足其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道德人格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立命之本。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市场经济的影响、流行文化的冲击呼唤着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应遵循主体能动性、系统层次性、创新发展性原则,应创新道德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Recent theorizing in moral psychology extends rationalist models by calling attention to soci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J. Haidt, 2001). Six studies using adolescents,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adults measured the associations among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moral cognitions, and behavior.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measure were assessed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underlying factor structure (Study 1) and convergent, nomological,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alyses (Studies 2 and 3).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instrument was assessed by examin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various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nd behavior (Studies 4, 5, and 6).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models of moral behavior, social identity measurement, and the need to consider moral self-conceptions in explaining moral conduct.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伦理在高校德育中的出现具有时代意义。科技的发展启发着新的道德观。在高校德育中,科技伦理具有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思维创新等重要作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应得到教师的重视,融之于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过程、德育过程、科技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Assessed Piagetian and moral stages in 117 female and 111 male college students prior to a moral education program. As hypothesized, Ss who had not reached their highest possible stage of moral development given the limits set by their stage of Piagetian development chang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Ss who had reached their moral potentiality.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L. Kohlberg's (1977) assumption that Piagetian stage sets a limit or ceiling on 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y further sugges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iagetian and moral stag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lanning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