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毅 《水泥技术》2002,(2):47-48
1 引言 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白度除与原燃材料成分中的铁含量和回转窑内煅烧制度有关外,熟料的漂白也对熟料的白度产生重大影响。实验表明,熟料是否经过漂白,其白度相差8~15度。目前白水泥生产采用的漂白工艺主要有淋水漂白、浸水漂白和还原漂白三种形式,国内大都采用前两种漂白形式,其中淋水漂白工艺由于工序简单、设备运行可靠,为国内多数厂家所采用。这种工艺的缺点是熟料漂白不充分,漂白效果不太理想。浸水漂白工艺虽然漂白效果好(一般比淋水漂白增加白度2~5度),但所有设备易损件多,作业环境差,设备故障率高,经常…  相似文献   

2.
洪平 《水泥》1990,(12):27-30
白水泥熟料的漂白过程是白水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我国大部分白水泥厂都是利用回转式漂白机将熟料淋水急冷来实现熟料漂白作用的。这种漂白方法简单、经济、稳定,漂白效果较好。然而,伴随着淋水漂白过程,熟料的强度将会发生变化,作者根据本厂的试验数据对此作一简单分析,以期适应白水泥国家新标准对强度提出的较高要求。一、熟料淋水至烘干过程的强度变化早期的研究资料认为,漂白水不直接参加化学反应,只起到一个物理介质作用,即从熟料中很好地吸收热  相似文献   

3.
白水泥熟料浸水漂白及余热烘干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冰 《水泥》1991,(7):15-17
一、概述目前,我国大多数白水泥生产厂采用的漂白方法大同小异,漂白的介质都是用水,使用的漂白设备有回转式漂白机,有摇摆式输送机漂白装置,也有少数厂家引进国外较先进的漂白设备等。这些漂白机械大都是国内制造,使用的漂白技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泥熟料的白度,但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漂白效果。而要把漂白技术、烘干技术与节能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更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课题。二、浸水漂白我厂1号窑的熟料漂白是在摇  相似文献   

4.
杨杰 《四川水泥》2000,(1):37-37
1 引言 我公司现有五台Φ3.5×145m华新型湿法水泥回转窑,熟料冷却采用2.2×12.6m水平推动篦式冷却机。出窑熟料经冷却后按颗粒大小分为三个流向输送至B600mm的熟料链斗输送机:①熟料颗粒<10mm的粉细料由B200×13945mm拉链机输送到1~#下料溜于;②颗粒10~80mm的正常结粒熟料经冷却机末端下料篦条漏入2~#下料溜子;③80~300mm的粗料或窑皮则经篦条推入Φ630×930mm锤式破碎机,破碎后进入3~#下料溜子(见图1)。  相似文献   

5.
6.
白水泥熟料两阶段漂白系统的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峰 《水泥》1996,(4):19-21
白水泥熟料两阶段漂白系统的调试薛峰内蒙古赤峰白水泥厂(024006)赤峰白水泥厂熟料漂白系统为引进丹麦F.L.Smidth技术,工艺图纸由中国建材研究院设计所转化。其特点是采用喷油还原,淋水冷却的两阶段综合漂白方式。这种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例。由于...  相似文献   

7.
0前言众周皆知,影响水泥安定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熟料中f-CaO含量高;二是熟料中MgO含量高;三是水泥中掺入过多石膏。一船厂家对MgO和SO3的含量都能控制在规定指标内,放影响立窑水泥安定性的主要因素就是熟料中过多的f-CaO。为了提高出磨水泥安定性合格率,许多立窑厂家采用出窑熟料加水的方法来消解熟料中的厂Cho。我厂多年来也一直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出磨水泥安定性合格率低的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克服了立窑生产冬季病。但随着微机配料和微机控制预加水成球技术的应用,以及生料均化措施的不断提高,我厂出窑熟…  相似文献   

8.
<正>1前言白水泥出窑熟料在高温状态下及时水淬急冷,是提高熟料白度的重要措施[1],熟料的漂白冷却方法,直接影响到熟料的白度和质量。白水泥熟料的漂白冷却,国内大都采用水浸漂白的工艺,白水泥熟料的淋水漂白一般在窑内或单冷机内进行,熟料出窑后在水中一淋到底,直到熟料温度100℃。熟料中的显热变成水蒸气全部损失掉,不能回收利用,这极大提高了熟料的烧成热  相似文献   

9.
提高白水泥熟料白度的工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坦平  曾利群 《水泥》2001,(12):9-11
简要分析了影响白水泥熟料白度的因素,综述了提高熟料白度的生产措施,认为选择优势原燃材料,合理配料,搞好均化,采用适量外加剂,加强操作,合理控制漂白水量和熟料储存期是提高白水泥熟料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谈白水泥回转窑的熟料煅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庆加 《水泥》1995,(5):43-45
谈白水泥回转窑的熟料煅烧技术吴庆加江苏省光华水泥厂(215001)白水泥回转窑的熟料煅烧温度要求高于普通水泥熟料煅烧温度。主要目的是弥补白水泥生料成分中Fe2O3极少等因素,促进其最终的C3S矿物的形成量。同时也提高出窑熟料温度,增加熟料的洒水漂白效...  相似文献   

11.
徐启仓 《水泥》1998,(5):46-47
1问题的提出我厂多年来一直沿用出窑熟料加水的方法来解决出磨水泥安定性合格率低的问题,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克服了立窑熟料冬季安定性不良的问题。但随着微机配料和微机控制预加水成球技术的应用,以及生料均化措施的不断提高,出窑熟料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介绍日本近年开发成功的流动床熟料烧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热态自造粒技术)及其特点、所用工艺装备各部的构造、功能及其运行参数。并就其试验装置和按比例扩大装置的试验结果与回窑系统作了对比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水泥产品不宜露天存放和不宜存放时间太长,且受季节销售的影响,促使众多企业把生产水泥熟料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由于工艺仓储的局限性,熟料大量露天存放已成事实。本文就回转窑熟料露天存放对熟料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检测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阿尔博安庆白水泥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熟料/白水泥,日产量为1300t,最大达到1500t,年最大白水泥熟料产量达到46.5万吨、白水泥60万吨,已成为世界最大、工艺过程最先进的一条白水泥生产线。1白水泥技术创新1.1石灰石一次水洗两段破碎三次筛分技术为使原料中的Fe2O3降至足够低,必须对石灰石进行水洗,以去除  相似文献   

15.
晶种技术在煅烧白水泥熟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龙  姚永红 《水泥》1999,(3):16-17
0 引言晶种技术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特别是在立窑水泥厂的应用已趋成熟,但在白水泥熟料煅烧中的应用情况未见报道。易县白水泥厂自1995年6月份采用晶种技术煅烧白水泥熟料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近3年的生产实践并结合理论分析,我们认为晶种技术应用于白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有其特殊的适应性。本文就晶种技术在易县白水泥厂φ1.6/1.9mx39m回转窑上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以资参考。1试烧晶种选用结粒较好、早期强度较高的熟料,掺量占生料的3%。试烧是在原生料配料方案的基础上加入晶种熟料,通过对回转窑熟料…  相似文献   

16.
水泥熟料沸腾煅烧工艺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前言回转窑是可靠的水泥熟料烧成设备,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热效率低、转动功率大,且体积庞大,一直是人们想要“革命”的对象。为此,SO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都相继对不带回转窑的沸腾烧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用沸腾炉(流化床)银烧水泥熟料时,在高温(1300℃-14OO℃)条件下的自造粒而不粘结炉壁、结大块、维持正常的流态化操作难度很大,90年代之前均未取得完全的成功,更达不到工业化的要求。1984年开始,日本);向重工与住友大吸水泥公司合作,在八月试验炉上对流化床银烧水泥熟…  相似文献   

17.
赵向东 《水泥》1998,(2):40-42
1引言我厂为Φ4m×60m2000t/d窑外分解窑,窑尾带5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和DD型分解炉,于1994年5月进入调试、试生产阶段,1994年5月至1995年底累计生产熟料60余万t。生产熟料强度一直在550~630MPa范围内波动,不太理想。笔...  相似文献   

18.
童军春 《水泥》2003,(3):26-28
我厂SDBF630输送机是1991年技术改造时安装使用的,用于输送回转窑熟料,使用状况一直不好,链斗经常脱轨,首链轮使用寿命只有半年,带滚轮的斗子消耗严重,每年消耗60~80个,严重影响窑系统的运转率。针对此问题,我厂作了一些改进,效果良好。1主要问题1)滚轮与轨道之间的间隙太大该输送机的输送链是节距P=250mm的套筒滚子链,带滚轮的斗子数量与不带滚轮的斗子数量的比例为1∶3,滚轮挡边与轨道之间的间隙为8mm,实际使用证明,该间隙偏大,经常发生链斗从轨道中间垮塌的事故,尤其轨道磨损后,间隙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19.
立窑熟料和SP窑熟料磨制水泥时的性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苏峥  沈洪法 《水泥技术》1997,(6):7-8,12
  相似文献   

20.
用计算机控制水泥回转窑的熟料煅烧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哲  高继臣 《水泥》1993,(2):17-19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水泥厂的现状,提出了对回转窑进行计算机控制的方法和建立控制模型的指导思想。并介绍了整个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