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轮古东奥陶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断裂及与之伴生的裂缝系统是轮古东奥陶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该区发育三级断裂,Ⅰ级断裂为轮南断裂、桑塔木组断裂和轮南63断裂3条深大断裂,形成于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具有封闭性;Ⅱ级断裂为南北向走滑断裂,形成于晚海西期,为张性断裂;Ⅲ级断裂为早期发育的北东、北西向共轭断裂,发育在南北向Ⅱ级走滑断裂的东、西两侧,形成于早海西期。奥陶系良里塔格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油气成藏受Ⅱ、Ⅲ级断裂的控制。断裂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分布,油气藏具有多期充注的特征,充注期次与断裂活动一致,油气充注点通常位于断裂的转折点和交叉点,油气分布呈"准层状"且各层"整体含油气"。沿断裂布井是该区在奥陶系获高产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第三系油气运移聚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建立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分析了该区第三系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了油气运移聚集形式和主要运聚成藏期。研究认为,该区油气聚集形式自源原生型、他源原生型和他源次生型三种成藏模式;其主要成藏期为晚第三纪的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  相似文献   

3.
油气藏形成时间,成藏期次和流体运移路径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廊固凹陷河西务潜山带永清--刘其营潜山油气藏为例,在前人地质,构造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生排烃史模拟,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油藏流体压力场和化学场特征研究,综合分析了该区油气的成藏时间,期次和油气运移通道,总结了该区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及成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二次运移是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条件及对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的分析,利用油气的物理性质、地化指标、断裂、沉积等总结出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模式有沿主断层垂直运移、沿不整合面和渗透层侧向运移和复式阶梯式运移等3种模式;乌南次凹油气运移以由西向东运移为主,同时向南、向北运移充注.在分析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成藏系统和成藏模式,3种不同的运移方式控制着不同的成藏模式,由于断裂和沉积作用在缓坡带形成多种坡折带,是最有利的大规模油气成藏区带,南一段是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成藏区.乌南次凹可划分为自源封闭成藏动力系统、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和自源-他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乌东斜坡带最主要的成藏系统是前两个类型,主要勘探目的层为南屯组一段、南屯组二段和铜钵庙组.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带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以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构造带为例,分析凹中隆型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和成藏模式,探讨该构造带中断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多方面影响。根据油气来源、运移特点和流体压力状况,将该带油气藏的形成归纳为下部自源原生型、中部它源原生型、上部它源次生型3种成藏模式。研究区具有早第三纪末和晚第三纪馆陶组沉积末─明化镇组中期这两个主要成藏期,以晚期成藏为主。油气沿断裂间歇式运移,并沿断层形成多套叠瓦式油藏组合。断裂的纵向发育层位与油气的赋存层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乌尔逊凹陷南二段主要成藏期油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油气势能场理论 ,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现今油气运聚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 ,并在古埋深恢复的基础上 ,对其主要成藏期的油气运聚特征进行了恢复。乌尔逊凹陷南二段主要成藏期为伊敏组沉积末期至青元岗组沉积早期 ,该时期凹陷内油气运聚特征与现今相似 ,只是运移范围略小于现今时期 ,这表明乌尔逊凹陷南二段各地质时期的油气运聚特征具有继承性 ,有利于油气的运聚成藏  相似文献   

7.
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对于确认塔中地区奥陶系有利富集区至关重要。通过现有油气勘探成果、断裂体系特征等资料,利用常规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多期充注的原油与天然气均通过11个油气充注点注入奥陶系储层,进而沿NW-SE向发生局部运移,11个油气充注点均位于NW向逆冲断裂与NE向走滑断裂纵切形成的断裂交汇部位。油气点状充注特征及NW-SE向局部运移控制了原油与天然气相关参数的分布:靠近油气充注点,油气性质出现异常分布,自NW-SE向异常逐渐减弱,表现为随着距油气充注点距离的增大,油气充注强度变小,原油密度逐渐增大,原油Ts/(Ts+Tm)指数、金刚烷指数(MDI)、TMNr指数、TeMNr指数逐渐减小,天然气干燥系数、气油比、油气产能逐渐减小,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逐渐变轻。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下一步油气勘探应更多聚焦于北部斜坡带西部,尤其是断裂交汇部位的上倾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油气资源是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但目前对其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来源、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等缺乏系统研究。为此,基于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深层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结合该区构造演化特征、烃源岩生排烃史及油气运移输导条件,探讨了研究区奥陶系深层天然气成因及来源、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奥陶系深层天然气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主要为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腐泥型烃源岩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形成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降解气,但西部斜坡带及中部斜坡带西侧天然气为奥陶系早期捕获的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在成熟—高成熟阶段的原油伴生气;(2)奥陶系油气藏具有“三期成藏、两期调整改造”和“早期聚油、晚期聚气、多期充注”的成藏特征,油气藏分布受区内不整合面、缝洞体系及断裂构造等因素联合控制,整体呈“东气西油”的分布特征;(3)晚期天然气主要沿轮古东走滑断裂垂向运移进入奥陶系,沿不整合面及岩溶储层自东向西侧向运移、聚集成藏,气侵强度具有自东向西逐渐减弱的特征。结论认为,奥陶系次生凝析气藏是喜马拉雅中—晚期寒武系—下奥陶统深层/超深层来源的高成熟—过成熟天然气气侵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9.
轮南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系统油气成藏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作者以“油气运移动态富集”思想为指导,分析了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系统油气显示和油气产出状态空间分布的规律,指出这一“油气运移成藏体系”具有大面积“汇聚式”油气运移充注特点,晚期(喜马拉雅期)充注成藏是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提出了“高毛管阻力低浮力梯度(流体势梯度)封闭”,“网格状储集层”,动态油气成藏机制的最新认识和高产稳产井的布井原则。指出轮南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系统油气资源丰富,油气成藏具有规律性,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原油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其成分往往沿充注路径发生梯度性变化。储层中原油成熟度的最高点对应油气的充注点,油气自成熟度高的部位向成熟度低的部位运聚。通过对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原油饱和烃成熟度指标Ts/(Ts+Tm)、Tric/(Tric+17αβ-H)的系统分析,认为该区存在2个油气充注方向。奥陶系油气藏中原油Ts/(Ts+Tm)、Tric/(Tric+17αβ-H)的极值点位于东南部的LG35及LG353井区,且绝大部分样品的成熟度自东南向西北出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表明轮南地区奥陶系原油的主力充注方向来自于东南。在研究中,将油气主充注期(海西晚期)奥陶系潜山顶面的古地貌形态与运移示踪指标的平面分布特征相结合,认为桑塔木断垒带控制了油气自烃源灶向轮南潜山低势区的运聚,主干路径为LG353—LN631—LN48—LG11—LN39—LN44C—LG4—LG7(LN1);另一方面,LG7及LN1井区运移示踪的结果表明其油气主要来自于西南部的塔河油田,油气充注路径为LN11—LN11(H1)—LG701。  相似文献   

11.
台盆区(古老克拉通区)天然气资源的主要成因类型是高—过成熟裂解气。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主力烃源岩———寒武系、奥陶系已经演化到高—过成熟阶段,Ro值高达165%~36%,正处于成气高峰,为形成大中型气藏提供了良好的气源条件。塔中、轮南、玛扎塔格三地,由于构造运动强度和盖层发育、保存条件的差异,天然气聚集成藏史各不相同,使得三地天然气累积效应有强有弱、碳同位素值有轻有重。其中连续聚气区的塔中碳同位素值轻,阶段聚气区的轮南、玛扎塔格碳同位素值重。流体类型可以是干气,也可以被早期聚集的液态烃富化为凝析气:高—过成熟裂解气单期次富集成藏的形成干气藏,如玛扎塔格气田;油气多期次富集成藏的,以凝析气藏为主,如塔中、轮南两地的气田。形成大中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带是临近生气中心的斜坡带,特别是在优质区域盖层之下,逼近气源、逼近不破坏盖层的断裂且处于良好储集相带中的大中型圈闭成藏条件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塔北草湖凹陷的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草湖凹陷属塔北下古生界满加尔坳陷北延部分,主力生油岩为腐泥型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寒武系主生油期为加里东中期-海西晚期,奥陶系为海西期-燕山期。这两套生油岩曾生成并排出过大量油气,主运移期分别为晚古代晚期-早侏罗世和早中新世-第四纪,主要沿寒武-奥陶系由南向西、北、东侧向运移。凹陷北部及东部晚海西期强烈抬升,剥蚀作用长达40 Ma,不仅将二叠系剥蚀殆尽,而且已生成的油气沿断裂全部逸散,这是近年来十余口钻井全部落空的原因,但是在草湖凹陷与阿克库勒凸起之间的斜坡上的石炭系和三叠系圈闭形成早,后期破坏小,油气逸散少,成藏条件好,应是下一步勘探布井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3.
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控油机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基岩总体为非储层,有效储集体为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次生孔、洞、缝型储集体。根据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和岩溶期次,重点研究了轮南地区2套三类储集体的分布和储集体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奥陶系油气的分布和碳酸盐岩内特殊的流体赋存状态的分析,认为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分布整体上受储集体发育控制,同时不同类型储集体及其隔离、封存油(气)或水的差异是平面上油气分布规律性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再次运移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由烃源岩中排出的油气,经过初次运移、聚集和二次运移、聚集而形成的油气藏,当区域构造格局因受构造运动而发生改变或由于断裂的活动而使构造面貌发生变化时,已形成的油气聚集的相对平衡就被打破,油气沿区域不整合面或断裂向低势能方向发生再次运移,并在适宜的圈闭中再次聚集成藏。由于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因此油气的再次运移和再次聚集现象十分明显,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要结合烃源岩热演化史、构造发展史和沉积史,确定烃源岩的分布、生储盖组合类型,恢复各期的构造格局和构造面貌,以确定油气再次运移的方向和再次聚集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轮 南低隆凝析气藏分布在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属深层和超深层凝析气藏。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海相油、气,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碳酸盐岩(O)和碎屑岩(C、T)储集层分2大类4个亚类圈闭组合,形成了10种类型的凝析气(田)藏。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油气也经历了多期成藏,形成了现今多种多样的凝析气(田)藏。轮南低隆是一个凝析油气富集的地区,也是今后继续深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n source rocks and maturation history at the Lunnan oilfield, northern Tarim Basin (NW China), using a combination of organic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techniques. Three separate source rock intervals are present here: Cambrian mudstones and argillaceous limestones; Middle and Upper Ordovician argillaceous limestones; and Triassic mudstones. Reservoir rocks comprise Lower Ordovician carbonates, Carboniferous sandstones, and Triassic and Jurassic sandstones. Structural traps were formed principally during the Silurian and Jurassic.
The Lunnan field is located on a small-scale palaeo uplift which developed during the Early Palaeozoic. Hydrocarbons migrated updip from source areas in surrounding palaeo-lows along faults and unconformities. Major phase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occurred in the Early Silurian — Late Devonian, Cretaceous — Early Tertiary and Late Tertiary. Uplift and intense erosion at the end of the Devonian destroyed Early Palaeozoic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sourced from the Cambrian source rocks, but hydrocarbons generated by Middle and Upper Ordovician source rocks during the Mesozoic and Tertiary have been preserved. At the present day, accumul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range of crude oil compositions because source rocks from different source areas with different maturation histories are involved.  相似文献   

17.
轮南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十分富集的重要地区,石炭系泥岩作为石炭系砂岩储层和奥陶系裂缝灰岩储层的区域性盖层,具有较强的物性封闭能力,并且其封闭能力形成时期与满加尔凹陷中上奥陶统源岩大量排烃期匹配关系较好。因此,石炭系泥岩盖层对封盖轮南地区奥陶系和石炭系油气聚集成藏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它既可以作为油气的储层和源岩。也可以作为油气的盖层或遮挡体。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台地相和斜坡相之中,其中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坡折带的生物碎屑滩和砂屑滩、局限台地的自云岩坪是主要的储集相带。潜山溶孔溶洞型自云岩、石灰岩及礁滩复合体中的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礁灰岩以及潮坪自云岩是主要的储集岩。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都发育有较好的碳酸盐岩烃源岩。根据油气的分布与聚集特点,对碳酸盐岩油气藏作了分类。论述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前景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依照复式含油气系统理论,以区域盖层为界,将长岭地区划分为出3个含油气系统:以青山口组为盖层的深部、嫩江组为盖层的中部以及以明水组为盖层的上部含油气系统。其中深部含油气系统是长岭地区重要的含油气领域,目前发现有东岭气藏、达字井含气构造,以下生上储、自生自储及上生下储式组合方式为主,据盆地模拟表明成藏的关键时刻是明水组末期(65Ma);中部含油气系统以下生上储及自生自储武的组合方式为主,成藏的关键时刻是明水组末期(65Ma)和现今;上部含油气系统以下生上储式组合方式为主,目前正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成藏的关键时刻是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