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水除磷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述了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废水除磷方法及其应用现状,讨论了膜分离 技术在废水除磷中的应用,认为膜分离方法与生物法相结合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废水除磷方法。  相似文献   

2.
化学法处理含磷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不产剩余污泥的污水处理技术或经一般生物法处理后的水,其残余磷含量很难达到国家污水排放要求。为此,选用AlCl3为化学药剂,对人工配制的含磷废水(KH2P04)进行了化学除磷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除磷条件,在铝磷摩尔比(mol(Al/P))为3左右时,对含磷废水的去除效果最好。上述条件用于实际废水的处理时,可使废水中残余磷的浓度降低到很低的水平,总磷(T-P)〈1mg/L,达到国家城市污水一级排放标准。与此同时该法为含磷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开发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为碳源时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葡萄糖为主要碳源时,污泥龄、pH值、温度和厌氧搅拌对SBR生物除磷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并与碳源为乙酸钠和汽车涂装废水时的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泥龄缩短,除磷效率明显提高;生物除磷的最佳pH为6.5~7.5;污水的水温对除磷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厌氧搅拌对厌氧释磷有促进作用.以汽车涂装废水作为碳源的除磷系统除磷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磷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用不同温度下焙烧的磷尾矿对低浓度含磷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焙烧的磷尾矿投加量、氨水协同处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低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投加2.5 g/L的950 ℃焙烧后的磷尾矿,在反应温度为20 ℃、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含磷废水的除磷率达到99.44 %,初始浓度从44.51 mg/L降至0.2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9897—1996) 》一级标准。投加氨水作为助处理剂可提高磷尾矿对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低压酸性水解法处理马拉硫磷生产排放废水,全过程总磷总去除率达96%,其中水解率88~93%.硫、磷资源分别制备硫脲和沉淀磷酸钙.副产硫脲质量符合HG-165-65标准.沉淀磷酸钙有效磷含量高于一级品标准,LD_(50)大于5000mg/kg,施于作物后马拉硫磷残留量低于卫生部标准.经回收硫、磷资源后废水,排放20~25%,并进一步调节pH值,可作工艺洗涤水循环使用,对产品的收率、质量、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喷漆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加压生化 混凝法处理汽车喷漆废水 ,具有COD去除率高、除磷效果明显 ,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 ,处理出水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结晶反应条件对结晶法回收磷的影响,以模拟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影响结晶除磷的4种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含磷废水中几种常见离子对结晶除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因素对结晶除磷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磷初始质量浓度,pH,Ca/P摩尔比,晶种投加量;Mg2+、Fe3+和Zn2+对结晶除磷的影响非常微弱;此外,碱度对结晶除磷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矿废水光催化还原协同吸附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赤铁矿酸浸含磷废水的除磷效果,利用负载Sr掺杂TiO2薄膜的新型陶瓷滤球进行光催化还原协同吸附去除赤铁矿酸浸废水磷酸盐的试验研究,并考察了空穴捕获剂种类、甲酸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初始磷浓度等因素对选矿废水磷酸盐光催化还原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掺杂TiO2薄膜可光催化还原去除选矿废水中磷酸盐;负载TiO2薄膜陶瓷滤球磷酸盐去除率较吸附去除可进一步提高约9.1%;甲酸可作为最合适的空穴捕获剂;对于初始pH 2.53、磷浓度63.4 mg/L的实际赤铁矿酸浸废水,甲酸和TiO2最佳用量分别为60 mmol/L和4 g/L,磷去除率可达99.95%;酸浸废水磷酸盐光催化还原去除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与初始磷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废水除磷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途径。较传统除磷,吸附法不仅可降低水中磷酸盐浓度至更低水平,而且有简单经济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探明吸附法除磷的机理,分析了无机、有机和工业废物废渣类三种不同类型吸附剂的特性,并综述了三种吸附剂通过配位吸附、离子交换、氢键和表面沉积这四种机制去除水中磷酸盐的效果。同时论述了除磷后磷酸盐的解吸、吸附剂的再生、磷酸盐的回收过程,为循环除磷提供了保证,表明了吸附法废水除磷应用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水产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产加工废水水质特性的分析和国内外水产加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确定水产加工废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水产加工废水的主要特点及处理难点为:废水中悬浮物和动物油脂浓度高;废水中氨氮及磷浓度比较高;污泥量大,污泥呈胶体状,难脱水。因此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初沉+混凝气浮+A^2/O,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固磷+调理+机械脱水。设计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为1900mg/L,SS为600mg/L;NH3-N为105mg/L;磷酸盐磷为10mg/L;油脂为80mg/L;废水处理站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新改扩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植物油加工废水经混凝气浮和生化处理后,含磷量仍然高达60 ̄100mg/l,远未达到废水排放标准。用Ca(OH)2进行混凝处理,生成Ca3(PO4)2沉淀,同时又吸附其中少量的有机磷,获得极高的除磷率。也可用FH-X复合水处理剂,同时实现除磷脱色,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废纸脱墨废水一般特性进行研究,同时用生物测试技术对废水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及产甲烷毒性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废水的pH经微生物自然酸化后满足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对PH的要求;②废水中磷元素缺乏,废水处理时应按CODBDNP=300-50051的比例添加磷盐;③废水可进行厌氧生物处理,其降解性BD%为75%;④废水在排放浓度下毒性仅使产甲烷活性下降20%。  相似文献   

13.
“生物浮动床+生物滤池”用于石化废水回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浮动床(MBBR)+生物滤池"联合工艺改进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原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石化废水处理,以达到部分废水回用。处理结果表明,原污水经该系统处理后,COD小于20 mg.L,浊度小于3 NTU,含油量小于1 mg.L-1,磷含量低于0.9 mg.L-1,满足废水回用标准。整个处理体系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实现磷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氯化铁、硫酸铁、氯化钙对水稻秸秆生物炭(RSB)进行改性,得到3种改性稻秆生物炭(PRSB-Fe、PRSB-FS和PRSB-Ca),采用SEM、XPS、FTIR和BET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批量实验探究其对模拟废水和化粪池粪污分离液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过程(R2>0.99),吸附机制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均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20 ℃),表明多层吸附可能起主导作用。共存的Cl-基本不会影响3种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效果;对于初始磷浓度为(12.94±1.51) mg/g、pH值为7.4±0.2的化粪池粪污分离液,PRSB-Fe-5、PRSB-FS-5和PRSB-Ca-5对磷的吸附量分别是10.77、23.35、0.85 mg/g,其中PRSB-FS-5对磷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高达97.31%,剩余磷浓度仅有0.37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
废纸脱墨废水的厌氧可处理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废纸脱墨废水一般特性进行研究,同时用生物测试技术对废水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及产甲烷毒性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废水的pH经微生物自然 酸化后满足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对PH的要求;②废水中磷元素缺乏,废水处理时应按CODBD:N:P=300-500:5:1的比例添加磷盐;③废水可进行厌氧生物处理,其降解性BD%为75%;④废水 在排放浓度下毒性仅使产甲烷活性下降20%。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TSU法的工艺运行方式;从废水处理动力学的 角度比较了 TSU法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处理效率;论证了TSU法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除磷的优良吸附材料和新方法,本实验对粉煤灰与PFS联用、碱改性粉煤灰处理二级出水中的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PFS联用处理3mg/L的含磷模拟废水去除率可达72%,两者联用可使吸附与混凝发挥协同作用,强化处理效果;而用2mol/L的氢氧化钠碱改性粉煤灰后,当投加改性粉煤灰8g,以30r/min的转速搅拌5min时,对含磷模拟废水的去除率可达90%,碱改性后,粉煤灰在发挥其吸附作用的同时,与磷酸根离子产生羟磷灰石化学沉淀,强化了除磷效果,且可实现泥水分离。比较分析上述2种方法,碱改性粉煤灰既能有效除磷又能实现泥水分离,且药剂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污水中磷的化学去除及回收利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磷的生物法去除很难达到污水排放标准,通常要结合化学絮凝的方法。为此,以生物法处理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Cl3为絮凝剂,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污水进行了磷的化学絮凝实验。结果显示磷的去除效果很好,相应的P去除效率在76%~92%之间,而且数据显示,对于不同的废水,其需要的最佳MOl(Fe/P)不同,初沉池污水Mol(Fe/P)最大,实验室小试处理水Mol(Fe/P)最小。该方法为含磷污水的回收再利用开发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联合法处理电镀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解法与光触媒法的联合处理方法(以下略称联合法)对工厂中的镉废水进行处理。与电解法和光触媒法相比,联合法可以使处理后的废水中总有机碳含量含量更低,并且所需反应时间更短,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实验结果表明,在酸化时间3.5h的条件下,废水处理后各种产物含量低于我国废水排放标准,可以进行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甲胺磷氯化物废水为例,较全面地讨论了有机磷农药废水,经低压酸性水解法处理后,加氨水制备液体磷酸铵的技术。 制备磷酸铵的操作条件是:反应温度为常温;溶液pH值为7.0;溶液中和度为1.6。所制得的液体磷酸铵质量是:N/P为14.8;含NH_4H_2PO_4为40%,(NH_4)_2HPO_460%(摩尔百分率);LD_(50)>10ml/kg,属基本无毒;经测定对农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对土壤具有明显的增磷作用,且与对照样比较,对土壤和植株的有机磷残留量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