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索单晶铜生长的最佳控制参数,研制开发了交流伺服电机超低速控制系统.主要部件采用嵌入式单片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等.提出了一种用单片机实现交流伺服电机超低速旋转的精确控制方法,实现了交流伺服电机转速小于1 r/min的超低速运转.  相似文献   

2.
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国内外市场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速度和高精度为基本特征的高速加工技术及其它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的发展.先分析了国内外伺服电机在国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以及供求情况; 然后对国内外伺服电机及其伺服控制技术的应用、发展、研究状况作了综述,并对伺服电机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传统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在水轮机调速器上的电-位移转换机构的控制及特性,考虑到步进式、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将一种步进伺服电机运用到水轮机调速器的电-位移转换器,并对控制方式进行了技术改进,取消了引导阀位移反馈环节,采用模拟量定位控制,并成功应用到水轮机调速器上,其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负载扰动、载体转速扰动以及伺服电机本身的非线性、强耦合和变参数等存在严重影响单轴滚转稳定平台性能.在分析单轴滚转稳定平台PID控制模型基础上,提出双环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其电流环采用id=O矢量变换实现解耦控制;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外环实现对稳定平台的角度和角速度的反馈控制,抑制载体转速干扰;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内环实现滑模变结构控制伺服电机的角速度反馈控制,抑制伺服电机参数变化和力矩干扰影响,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有效地削弱滑模抖振.通过对传统PID控制与双环自适应SMC控制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双环自适应SMC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更强,控制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工业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繁多,往往简单的控制不能满足要求.尤其在复合轴系统中,需要多伺服电机联动控制才能实现功能需求.针对这种系统的要求,设计了基于MEMOBUS协议的多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多轴控制器+驱动器结构,由上位机控制,通过软件调整控制参数及控制策略,由MEMOBUS协议实现上位机与控制器的通信,最终实现多轴电机的控制.通过对该系统进行测试,各个轴的控制精度均在0.5%以内,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适用于各种多轴联动伺服电机的控制,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张静波  艾武 《微电机》2012,(3):61-65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多种类型的伺服电机编码器零点调试仪器的设计。该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仪采用磁场定向控制原理(FOC)、SVPWM控制模式和PID控制策略来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对其轴上编码器进行调零及校准。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伺服电机编码器零点调试仪具有通用性强、操作简单和调节性能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4.3.2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器的控制原理1.交流伺服系统的组成交流伺服系统主要由下列几个部分构成,如图4.18所示。(1)交流伺服电动机。可分为永磁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永磁无刷直流伺服电机、感应伺服电机及磁阻式伺服电机;(2)PWM功率逆变器。可分为功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发展迅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电压空间矢量控制(SVPWM)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F103的永磁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实现了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算法,并设计了速度电流双闭环的积分分离式PI调节器.实验结果表明,永磁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转速伺服...  相似文献   

9.
刘栋良  赵光宙  裘君 《电气传动》2004,34(Z1):204-207
设计的灰色反馈线性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间接磁场定向感应伺服电机跟踪周期速度给定,改善传统反馈线性化控制对模型精确化要求的缺点.在提出的控制系统中,设计的不确定预测器在线调整感应伺服电机的不确定因素来适合反馈线性化控制法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感应电机具有很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交流伺服电机在全自动端子压着机上的应用,采用三菱FX3U PLC和FX2N-1PG定位模块作为控制器,实现对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通过对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的选择优化了系统,减小了机械共振,提高了稳定性.在传统回原点方法基础上改善回原点方式,可以方便移植到其他相关应用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型号飞机模型带动力风洞试验的要求,该文设计了大功率、小尺寸、高转速及高稳速精度的80 kW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通过合理的电磁、结构及循环油冷却设计,成功的解决了小尺寸大功率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设计及制造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电机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交流伺服系统主电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控制对象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着手,推导出交流伺服系统主电路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比较好地实现了变换器与电动机的参数匹配.据此研究开发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验证了设计原理与方法的正确性,并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曹卫 《电机技术》2005,(3):26-27
介绍分数槽绕组在正弦波交流永磁伺服电动机中的应用及实例.  相似文献   

14.
应用模糊神经网络 (FNN)对机器人逆动力学模型进行辨识 ,求解了冗余度四面体变几何桁架 (TT -VGT)机器人的逆动力学问题 ,并在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的四重四面体变几何桁架机器人上进行了位置控制。控制结果表明 ,该方法控制误差较小 ,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永磁交流直线电机直接驱动伺服控制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高效率和高精度为基本特征的高速加工技术促进了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技术在高速加工中心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高速加工与直线电机的关系,以及国内外的直线电机及其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直线电机及其全数字化直接驱动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交流伺服电动机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交流伺服电动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并设计了利用神经网络控制来克服其不足的模糊神经元加权PID控制算法。所设计的智能控制算法具有运算量较小、鲁棒性强的特点。实验表明,与传统电流控制比较,采用智能电流控制的控制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交流伺服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单DSP结构的多交流伺服电机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以DSP作为控制、运算核心,外扩则采用4块计数器HCTL_2021构成的解码计数电路,通过相应的控制算法,实现了1块DSP对4台电机的转速和位置的同步控制。该系统较之多DSP控制系统和DSP+FPGA/CPLD控制系统,其突出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时性较好、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8.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荣  严仰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8(3):205-208,236
电机控制方法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在系统控制结构、控制方法对系统硬件的要求、系统的控制性能等方面对两种控制方法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的硬件要求较高、低速性能较差、电机调速范围较窄,适用于速度变动范围不宽的调速系统。而使用矢量控制方法时,系统调速范围较宽,低速性能良好。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自身特点,只有选择矢量控制方法才能满足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可顺序控制多台电机的伺服驱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伺服驱动器在某些场合应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可顺序控制多台电机的伺服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可用于不需轨迹控制的自动控制机械中,利用这种驱动方法可极大地降低系统成本,并具有工作可靠,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