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和地基处理的隔震方法的研究现状与最新发展,可供我国建筑隔震技术研究参考.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和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地震隔离方法、隔震层的组成以及地震隔离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对适用于我国村镇建筑的隔震技术进行了综述,根据面向我国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需求,分析探讨了其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村镇民居抗震能力普遍低下,具有极大的地震安全隐患.采用低成本简易隔震技术是提高村镇建筑抗震安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村镇民居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现状,总结了我国主要的几种村镇建筑结构类型,分析了村镇建筑震害及其原因;总结了村镇建筑现有隔震技术,分析了每类隔震技术的优缺点;对村镇隔震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本...  相似文献   

4.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隔震建筑进行了介绍,简要概括了隔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引入了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详细阐述了隔震结构时程分析、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董靖 《福建建筑》2008,(7):36-38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12章提到的隔震结构仅指基础隔震结构,针对此现状,本文对比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与层间隔震结构体系的的工作原理、工程应用范围等,探讨了隔震技术至今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应用层间隔震技术改善底层框架上部砌体建筑的抗震性能,推动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隔震建筑进行了介绍,简要概括了隔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引入了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详细阐述了隔震结构时程分析、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隔震建筑的检测与鉴定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对隔震建筑进行检测与鉴定研究,提出了针对隔震建筑的检测、鉴定内容与方法。因隔震层设置部位不同,对隔震建筑的检测主要通过地基基础、下部结构、隔震层结构、上部结构检测四个(或三个)方面进行。隔震建筑的鉴定主要通过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两个方面进行。尤其是隔震建筑鉴定层级的划分和提出隔震层检测鉴定内容与方法,解决了隔震建筑检测与鉴定的问题和难点,为后续相关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昱 《山西建筑》2009,35(7):67-69
主要介绍了结构隔震与抗震的区别和结构隔震方法,通过与传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比较,进一步分析了建筑采用隔震措施的结构设计以及结构隔震的应用和发展现状,从而促进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隔震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日趋成熟,其在振动控制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较传统抗震结构具有显著优势。隔震构造是影响隔震结构减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国内的工程应用表明隔震构造的设计与应用不被重视。全面综述了国内外隔震建筑构造的设计与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隔震构造设计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为隔震构造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国内现有的隔震建筑构造相关设计成果及存在问题的阐述,讨论了我国隔震构造技术研究的下一步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隔震构造技术的完善和隔震建筑减震性能的更有效发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建筑结构隔震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分析了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相关要求,最后探讨了建筑结构隔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推动我国建筑结构隔震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照华 《建筑技术》2012,43(5):458-461
通过分析两种不同建筑结构的隔震原理以及两种不同类型的橡胶隔震垫的性能和特点,以四川省彭州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为例,发现将多种隔震方法组合应用能取得更好的隔震效果,为刚性建筑物的水平隔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CCTV新址主楼空调系统形式主要有全空气变风量系统和空气定风量系统.大楼内空调箱数量多,单台体型庞大.正确合理地选用隔振元件,并采用较优隔振形式,获得合理的隔振传递率和隔振效率,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空调箱的固体声传播,为大楼创造良好的建筑声学环境和室内声学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础隔震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隔震技术是一项较新的建筑技术,隔震支座又是建筑中的主要受力构件。这两方面决定了隔震系统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北京三里河三区12号地危旧房改造工程叠合橡胶支座施工,探讨了隔震系统施工的技术质量管理思路及管理重点。工程实践证明,有效的技术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基础隔震建筑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某330kV变电站中的110kV配电楼位于8度地震设防区,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二层。在地下室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对隔震支座的选型、改型及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配电楼主体结构空间模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措施不但可以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降低了其内电气设备的地震反应。该工程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工程为隔震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采用三维隔震(振)技术解决某别墅由于结构平面不规则导致的抗震性能薄弱以及附近车道重载车辆引起的振动对日常生活影响的问题。通过实际现场振动测试,分析得到车辆行驶的竖向振动引起场地振动源的优势频率范围为2.4~14.9Hz,进而取结构竖向振动频率为1.0Hz进行结构竖向隔振设计;此外,由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采用基础隔震方式,通过布置38个三维隔震(振)支座,进行结构水平方向隔震设计,并同时解决了竖向振动问题。通过三维隔震(振)设计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房屋的舒适性也得以大大提高,本案例设计分析情况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强 《住宅产业》2021,(2):52-55
地铁上盖建筑整体隔振系统中采用在转换层设计安装隔震支座技术,在地震来临时,竖向提供对建筑物的支撑,水平方向上不会将全部能量传递给建筑物,大大降低建筑物承受的水平地震力的破坏作用,从而降低了地震对建筑体的破坏能力,提高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和居住舒适性。由于隔震支座安装在整体隔振体系中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故针对施工工序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本文从工程实践案例中分析原因并总结支座安装工序中的控制要点、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为今后隔震支座安装质量控制及问题处理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房屋建筑中间层隔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房屋建筑隔震的新体系 中间层隔震不同于基底隔震。本文通过SAP2 0 0 0程序对某工程二层框架平台上多塔楼与平台间隔震与不隔震的对比分析 ,探讨了中间层隔震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隔震建筑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目前国内在隔震建筑的经济性方面缺乏详细的分析,使得一些业主对隔震建筑在“投资-效益比”方面有些错误的印象,本文从直接建设费和震后损失及维修费用两方面对隔震建筑做了经济性分析。用4个不同情况的隔震工程,比较了隔震与不隔震时各项直接建设费用的增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对一般建造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丙类建筑,采用隔震措施比采用传统抗震措施可降低直接建设费用约1%-5%。利用相关文献中提供的数据,比较了隔震与不隔震时震后损失及维修费用的减小程度,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隔震后一般可减小损失及维修费用约8%-35%。因此,隔震建筑具有传统抗震建筑无法比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康锦霞 《山西建筑》2007,33(1):49-50
结合工程实例,从隔震系统的阻尼及水平刚度等夹层橡胶垫的特性方面对高层隔震建筑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比较了夹层橡胶垫的特性对高层隔震建筑与多层隔震建筑不同的影响效果,最终达到较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隔震新技术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已实施项目的研究总结,从造价、施工周期、结构合理性等方面总结出了隔震技术加固既有框架结构建筑的适用条件,提出了设计流程、设计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探讨了隔震技术施工关键技术,归纳了该技术的推广优势,对隔震新技术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隔震新技术应用于既有建筑加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在未来的防震减灾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