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家滨同志是辽宁省村镇建设战线上一位从事农村建筑的设计、施工工作的科技人员、高级知识分子。十多年来他不管是在省建筑设计院当院长,还是退居二线当省的村镇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他都是那样的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不图名利,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初次相识1986年初,我刚借调到省的村镇建设部门工作不久便结识了李家滨同志。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个身材适中、比较清瘦而面带笑容的老年人,同志们都叫他  相似文献   

2.
廖文业同志是湛江市建委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科科长,我认识他是在1983年。当时,我到省建委村镇处工作不久,他来汇报工作,汇报时将工作情况、问题、措施谈得很清楚,讲话逻辑性强,有条理。我想:对实际情况如不了解的人,不可能将问题谈得如  相似文献   

3.
我第一次见到荆建刚是在2002年10月他到规划局就任的第一天,此前虽有耳闻却从未谋面.当时我对他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学识渊博.共事一年多来,他的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的品德,不事张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态度,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操守,淡薄名利、宽厚待人的人格魅力,越来越深地打动着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新时期共产党员忠于职守、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高大形象.  相似文献   

4.
与张复合先生通电话时,得知汪坦先生已于2001年12月20日晨病逝,甚感突然。此前我只听说先生因心脏病动了手术,术后健康状况良好,没曾料到走的这么快!突失尊师,手握话筒,心一下凉了。与先生交往多年的事况忽现眼前,怅惘而又悲伤。  相似文献   

5.
1987年我大学毕业经过一番辗转来到南宁。作为一个建筑系学生,四年大学后我最渴望的,大概还是希望能很快地有一个施展的舞台,可以独立地做建筑,希望自己做的设计能被业主采纳,然后建造起来。因为建筑与城市之间密切的关系以  相似文献   

6.
1987年我大学毕业经过一番辗转来到南宁。作为一个建筑系学生,四年大学后我最渴望的,大概还是希望能很快地有一个施展的舞台,可以独立地做建筑,希望自己做的设计能被业主采纳,然后建造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1与孟建民相识我印象里第一次知道孟建民是看到第一届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时候,竞赛由《建筑师》编辑部发起,当时在全国很有影响。参加这个竞赛的大学生以老八校2为主,当时各校在竞赛中的表达方式各有千秋,看起来很不一样。我们天津大学的特点是小钢笔画,重庆建工学院的水粉画得非常好,东南大学擅长的是钢笔淡彩,孟建民的作品也是钢笔淡彩。作为东南大学的设计风格代表,那次孟建民展现出建筑的文化性令人印象深刻。当时天津大学虽然也有建筑历史、测绘等课程,但在设计和教学取向上比较重视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而东南大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段非 《时代建筑》2004,(6):81-82
《时代建筑》想以“同济风格”出一期专刊,起初我不是很认同,因为在动辄以“风格”作为标签的年代,人们对于这一词汇早就嗤之以鼻,况且“风格”之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滥用“风格”未免有故意炒作卖弄之嫌,因此编辑们以“同济风格”之称见诸网上的建筑论坛时,往往不少网友们则发出阵  相似文献   

9.
对于建筑,可以说我还是懵懵懂懂,如果说要给建筑一个定义性的说法,那么我只能说:不知道。而我之于建筑也只能谈谈这近几年来的一些感受。所以在这里我不会讲"什么是建筑"这种概念式的说法,我所要说只是建筑的性质、意义,以及我对于建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11.
对于地产而言,2003年的变动震幅没有人否定其急陡之状,但不同企业、不同的人,对变动的认识却皆然不同。正像在深圳住交会上的一场对话,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也没有想到,对于地产走势,有人选乐观.有人选低迷,竟然有人宁愿选“暧昧”,因为他认为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2.
本刊特约记者:刘博士,你好,我知道你在建筑和城市设计方面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也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上进行过探索,在“全球化,地球村”这样一个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使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地域特征,有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也经常有这样的感叹,那就是觉得很多城市,慢慢地变得没有特色,逐渐地丧失了城市原有的性格,而这也突出地表现在建筑风格上,也即一个城市的可识别性已经不再依附于原有的当地的传统文化了,你是否认同这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孟建民 《建筑师》2019,(4):10-11
<正>1979年《建筑师》刚创刊的时候,我还在南京工学院(现称东南大学)读大二,《建筑师》的创办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与期待。据说是杨永生先生等筹划创办《建筑师》杂志,其缘起和动因希望知情者能记录下来。可以说《建筑师》杂志是伴随我专业成长的重要学刊之一,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从《建筑师》中汲取知识思想养分外,同时也是《建筑师》举办各种活动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4.
戴路  邹德侬 《新建筑》2003,(3):64-67
刘谞是一位有着特殊经历的新疆青年建筑师,他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他对自己所处环境相应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Urban Water Journal》2013,10(6):482-496
Individual decisions about actions one can take that both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impact watershed health are important in a time of increased urban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what individuals know, do not know, and need to know to make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in a rapidly urbanizing watershed in Columbus, Ohio USA. Interviews with residents in our target watershed focused on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associated threats and impacts, to allow comparison of resident understanding with an expert technical model. Our findings suggest participants in our study have limited knowledge of stream life and related biological processes. Stream health is often defined solely by the visibility of streamside trash. Our participants lack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how degradation of watershed functions impacts the ecological services rendered by healthy watersheds. Identifying knowledge gaps and critical misconceptions is a first step in a process to encourage individual stewardship in urbanizing watersheds. Isolating knowledge gaps provides a focus for education and outreach efforts that aim to motivate individuals to become part of the solution to protect, maintain, and restore watershed health.  相似文献   

16.
王颂  杨超英 《建筑创作》2003,(11):26-31
《建筑创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职工食堂翻建工程完工后受到了院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能否请您谈谈在这样一个小工程中是如何实现大手笔的?  相似文献   

17.
李沉 《建筑创作》2005,(1):38-39
建筑产品中.与人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恐怕就得属住宅了.换句话说.住宅是建筑师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与之相连的最紧密的纽带。在人们物质生活已达到了相当水平的今天.如何做出既舒适安全.功能齐备.同时又符合人们精神物质要求且经济、实用的住宅设计.以适应住宅市场的变化.满足广大普通消费需求.成为当前建筑师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而且要妥善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方法菊 《安徽建筑》2014,21(5):282-283
在住区户外活动中,少年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但是少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场地?设计出受欢迎的活动场地,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绿地的养护管理,节省费用.观察那些没有经过设计师规划设计,而是自发形成的活动场地,可以发现人们在选择活动场地时的倾向,从而指导设计师设计出高水平的户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热潮中,面对各种西方思潮的冲击,一部分建筑师在这股风潮中渐失理性和冷静,一昧盲目的追求怪异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概念.而2002年普立兹克奖的获得者澳大利亚建筑师格伦·穆科特,其对于本土建筑的理性思考,以及对自然、建筑和人本质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浮躁之下的宁静与深沉.他的建筑作品以及反映的设计思想都充分展现了现代建筑沉思者的风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