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建华 《石材》2011,(1):56
近日笔者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区展,得到了初步印象。在中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因石头而成为"非遗"的有四项:它们是"闽南石雕"、"河北曲阳石雕"、"浙江青天石雕""北京房山汉白玉石雕"。其中"闽南石雕"、"河北曲阳石雕""浙江青田石雕"是国家级的"非  相似文献   

2.
清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宫殿毗连,又全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宫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清代皇宫的防火举措.一、防火墙清代皇宫分前朝和后宫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办公区,后宫是帝后生活区.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设有防火墙.先说前朝大殿的防火山墙.在明朝,奉天殿(即清太和殿)和谨身殿(即清保和殿)的山墙都是隔扇门,  相似文献   

3.
《石材》2012,(1):30
汉白玉是一种晶莹洁白的大理石,色白纯洁,内含闪光晶体,给人一尘不染和庄严肃穆的美感。多作为雕塑人像、佛像、动植物等的原料。从汉白玉的开采到加工雕饰,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大石窝镇是华北地区唯一出产汉白玉的地方。游历京城,四处可见大石窝的汉白玉。从天安门前的华表、故宫的太和殿云龙御路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从毛主席纪念堂内的毛主席坐像到明十三陵,所用的石料和技艺均出自大石窝。  相似文献   

4.
故宫“前朝”的主要宫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组建筑排列在“工字形”的三层台基上。太和殿是在三台上又叠起一座O.98米高的须弥座,座长63.96米,宽37.17米。大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式屋顶。从庭院地面起到殿脊通高35.30米,建筑本身高从台明下皮至正脊上皮为26.19米。大木结构是“十三檩前后插金造重檐庑殿”。上层檐为单翘三昂九跴斗棋,下层檐为单翘重昂七跴斗棋,木柱排列成行,东西十二根,南北有六根。装修为前檐七间装“六  相似文献   

5.
张福志 《石材》2003,(7):45-47
房山区大石窝镇是有名的“石雕艺术之乡”,该镇的石材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仅大理石总储量就有2450万m^3。包括汉白玉、艾叶青、螺丝转、青白石等多达20余个品种。近年来,大石窝镇依托资源和人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依托石雕艺术商贸园区建设,采取以厂带户等多种经营形式,闯出了一条资源  相似文献   

6.
故宫与防火     
北京故宫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有24代皇帝在这里居住,达500年。1925年起改为故宫博物院。 历经570多年沧桑变迁保存至今的故宫,在其72万余平方米的总面积中,有14万余平方米是那些以木结构为主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建筑高大,屋宇林立,布局严谨,门户封闭,楼阁檐廊相接,长街深巷。明代初建的三大殿曾起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至清代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它总高度为35.05米,横宽63.96米,纵深37.2米,共72根立柱,其中六根为缠龙金柱,典型的砖木结构、尖顶重檐宫殿式建筑。 根据记载,明代200多年间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先后三次被火烧毁,重建三次,末次重建工程晚在天启七年(1627年)才完成。  相似文献   

7.
<正>肇始于元、生发于明清的北京旧城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向北依次经正阳门、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后拆除)、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北上门(后被拆除)、景山最高点万春亭、  相似文献   

8.
您游览过故宫吗?假如您在夏天游览故宫,顶着骄阳似火的烈日,冒着酷暑,是多么希望能有一片遮凉的绿荫啊!然而,当人们从午门进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广场,在参观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到达乾清门广场,您会遗憾地发现,走过了大半个故宫竟未曾见到一棵树。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百思  相似文献   

9.
北京城市规划中的龙脉 北京的龙脉,即北京的中轴线,是从明代形成的。所谓北京的中轴线,就是南自永定门的南起点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年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官、坤宁宫、神武门、景山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鼓楼、钟楼的终点连成的一条线。 这条中轴线并不在北京城的中心线上,它与东城墙  相似文献   

10.
谭金华 《石材》2011,(1):2-3
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是中国汉白玉故乡。其开采加工自汉代开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房山汉白玉因品质之高,御用之广被誉为"北京之基",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长安街的华表、紫禁城的宫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等国家知名建筑所使用的汉白玉都出自大石窝,大石窝汉白玉还远销欧洲、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用于国外皇室、亲王收藏和经典园林雕塑。大石窝石作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区域,成为中华民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助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厚重的汉白玉文化底蕴和最上等的汉白玉石材极品,在此建石文化博览园,既是用汉白玉石雕来展示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盛事,是留给后人的石文化艺术宝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纪念意义以及教育意义,将成为首都和全国青少年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信此举也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和石文化旅游产业,塑造大石窝的崭新形象,必将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4000多件完整的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和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近百只随处可见的瓷猫枕这些宝贝都上了一所建筑物的墙——成了1座位于天津的法式房子的漂亮衣裳。  相似文献   

12.
肖东 《华中建筑》2007,25(11):152-155
故宫是我国现存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中和殿区是由南面的太和殿、北面的保和殿以及东、西两面的庑房与崇楼等共15座单体建筑组成的区域.2003年开始保护修缮,作者论证了在充分权衡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的相对性和展陈利用现实性的绝对性等保护理论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连通廊部隔火墙和增加安全性设施等保护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使二者达到了较高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您游览过故宫吗?假如您在夏天游览故宫,顶着骄阳似火的烈日,冒着酷暑,是多么希望能有一片遮凉的绿荫啊!然而,当人们从午门进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广场,在参观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到达乾清门广场,您会遗憾地发现,走过了大半个故宫竟未曾见到一棵树。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辽宁省营口市新近发现一大型汉白玉矿床。据有关方面专家估算,其储藏量将超过2000万m3,潜在价值约15亿元以上。这处大型汉白玉矿藏位于营口市归州镇东沟村。矿床由灰色、灰白色、白色、白云石、大理岩所组成。据专家们初步鉴定表明,该矿床的汉白玉质地致密、柔和、滋润、洁白,上光后明亮无比,其硬度大于有名的北京房山汉白玉和四川宝兴的蜀白玉。辽宁发现汉白玉大型矿床@徐美君  相似文献   

15.
雷发达太和殿上梁传说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发达(明万历四十七年生,清康熙三十二年卒,即公元1619年~1693年在世),是清代著名建筑世家“样式雷”的家祖。在清代,曾在民间流传着一段极富声色的传奇故事,使雷发达蜚声遐迩,这就是雷发达太和殿上梁立功的故事。三十年代初,《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先生在整理有关“样式雷”世家史料时,搜集并在《哲匠录》中载录了这一动人故事: 康熙中叶营建三殿大工(按,即重修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工程),发达以南匠供役其间。故老传闻云:“时太和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1日,房山区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对大石窝镇石材石雕文化资源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高庄矿区、北京万利来石材雕刻有限公司、北京玉顺发建筑有限公司并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委员和专家们建议,对该镇的矿区加工场所以及产品分布场所做一些整理并形成系统;通过文化提升汉白玉的价值;把石雕文化传承和发展下来;利用土地复垦和矿山修复政策建设矿山公园,把旅游公园与文化展示有机结合起来。房山是文化资源大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四个中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南海沄台的东北侧,有一座秀丽的点景建筑,就是有名的中南海沄台流杯亭。流杯亭的建筑布局特殊,地面较低,但高于水面。流杯亭台基中心是汉白玉石雕,水槽深约十五厘米,水槽深约十五厘米。当年乾隆皇帝还在亭上亲题匾额“流水音”,所以流杯亭又名流水音。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温岭市锦屏镇公路旁,有一处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石雕品集散地——锦屏石材雕刻园区。主要以生产石狮为主,也有人物造形等。 这里加工的石狮大多为带有须弥座的坐狮,产品每月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客户可上门订做,或带图加工。可自带石料或指定石料。光汉白玉就有山东的,北京的和四  相似文献   

19.
在太庙东面的南池子大街,有一个特殊的院落,那就是明清时期存放皇家史册和重要资料的皇史。""的意思是"古代专门用于存放书籍的房子","皇史"就是皇家专用的档案馆。 皇史也称"表章库",建于明嘉靖十三年 (1534年 ),清嘉庆十二年 (1807年 )重修。主要建筑包括大门、正殿、东西配殿和御碑亭,四周有高大的红墙。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正殿。作为重要的档案存室,既需能防火防水,又得要防蛀防霉,因此,整座大殿皆为砖石仿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顶部及殿脊等处饰琉璃瓦,墙身为灰色磨砖,梁柱斗拱皆为石材。正面开有 5个券门,设两层门扇,外层为实木大门,内层为朱红隔扇门。殿内东西长 40多米,南北宽 10余米,屋顶为拱券式,没有梁、柱,因此,又称"无梁殿"。东西墙上设有两面对开的窗子,以使空气对流。殿内有高 1.2米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面雕刻着精美的海水、游龙图案,石座上安放着 152个鎏金雕龙的铜皮樟木柜,用以存放皇室档案。此柜及此殿就是所谓的"金匮石室"。殿门外有月台,四周环绕着汉白玉栏杆。此殿"金匮"内曾存放过明代的"实录"、"宝训"及清代"玉牒"等皇家档案,还有《永乐大典》副本及《大清会典》、《朔汉方略》内阁副本等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游览参观北京故宫时,人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乾清宫、坤宁宫、宁寿宫及神武门等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却都只用汉字书写。这是为何呢?原来,在明朝的时候,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汉字书写的。到了清朝,因皇帝是满族人,为体现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