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2011冷冻年度,三四级市场大规模增长,保证了空调业连续三年的高速发展。面临形势更为严峻的2012冷冻年度,三四级市场已成为各大空调企业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3.
空调业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2003年将是空调业的激战之年,空调业的日子将更难过,这恐怕已成业内共识。价格打“伏笔” 2000年空调的均价是42O0元/台,2001年的均价是32OO元/台,而2002年的空调均价只有2500元/台了。空调价格好像坐上了“滑梯”,2003年的价格恐怕要走到底了。 相似文献
4.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对全国345个城市、2000余家多种营销业态零售终端的月度监测结果,2007年度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与2006冷冻年度相比,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空调品牌由52个减少到33个,排行前5位品牌的销量占有率较上年提高5.29个百分点。另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5.
6.
连续几月的内销负增长为2012年空调业的发展注入了诸多变数,而一则欧盟公布强制性空调新能源标识实施条例的消息则进一步加大了这种不确定性。在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影响下,空调业开年仍然延续着产量小幅扩张的趋势,可颇为严峻的是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在市场增长背后我们不得不看到,当前中国空调业面临的两大发展障碍:误入价格战、概念战误区,继续延续卖库存的落后模式。 相似文献
7.
如今,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能源问题。怎么样绿色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当前非常需要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9.
能源形势与化学电源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求.在能源的消耗中,各种车辆燃油占相当大的比重,车辆替代燃油能源的多样化,是节能环保的必然主攻方向.简述了车用替代燃油的发展现状,对化学电源作为替代能源的可能性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价格和成本. 相似文献
10.
《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2):25-27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前景广阔,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和林业生物质商品能源的生产,使农民由单纯的能源的消费者变成清洁商品能源的生产者。
据了解,在可再生能源中,除了风能、太阳能等的快速发展外,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积极推动林业和农业的功能拓展、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林业资源、农业资源来生产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应该包括建筑本体节能、提高照明和其他电器的用电效率、采暖系统节能和空调系统节能4个主要方面。如果能使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降低30%~40%,就意味着建筑节能有可能使我国总的能源需求量降低10%。由于空调能耗占到总能耗的50%-60%,因而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3.
14.
据海关统计,电器工业2002年进出口合计为210亿美元,比2001年(下同)增长16.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6207.7亿美元的3.38%,占全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3126.7亿美元的6.7%,居机械工业内各行业的首位。进口和出口首次双双超过100亿美元,进口108.2亿美元,增长13.3%;出口101.8亿美元,增长19.3%。进口大于出口,逆差6.4亿美元(以上统计均不包括家用电器、绝缘材料、375kVA及以下压燃式内燃发电机组、点燃式内燃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电器工业内三大类产品中,进出口额最多的是输变电设备,达117.6亿美元,增长14%,占电器工业进出口合计的56%;其次是其他…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去年回顾2008年虽实现较快增长,但10月以后快速下行产销:2008年1-12月累计: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74万亿元,同比增长23.43%;上年同期增速为32.03%,2008年比上年增速下降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将发展太阳能及风能等新能源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国家对相关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些扶持政策的带动下,盐城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沿海风电场的建设及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迅速;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入起步的关键阶段;此外,盐城海洋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有待整体规划开发。基于盐城市第2次经济普查的结果,依据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提出如何把握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盐城新能源产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20.
众所周知 ,Al Ni Co磁体自 2 0世纪 30年代问世以来 ,曾在众多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在 6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世界Al Ni Co磁体的年产量曾达到 4万吨水平 ,但到了 70年代开始逐步受到了廉价的铁氧体永磁的冲击 ,80年代末又受到了 Nd Fe B的激烈竞争 ,Al Ni Co磁体在全球永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急剧下降 ,曾被有关人士称之为“夕阳产业”。然而 ,由于 Al Ni Co磁体具有其他永磁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 ,仍将长期应用于仪表等行业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 Al Ni Co产业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