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详细的论述了现阶段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通风、活性炭吸附技术、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吸附与光催化相结合的净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负离子技术和绿色植物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2.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元元  张立志 《暖通空调》2006,36(12):24-27,39
介绍了净化室内不同空气污染物采取的相应净化技术,针对室内VOC,常用吸附法、光催化法、纳米材料净化法;针对室内空气颗粒物,主要采用机械过滤、静电除尘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等,而微生物的净化主要是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还介绍了生物净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ACF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纳米TiO2-ACF复合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技术,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净化网的净化效率,对ACF吸附网、纳米TiO2光催化净化网和纳米TiO2-ACF复合光催化净化网净化甲醛的净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复合光催化净化网在高风速且污染物质量浓度较低时净化效率高于其他两种净化网的净化效率近15%.该净化网对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氧化能力、较小的空气阻力、无中间副产物生成,实现了ACF的原位再生,延长了净化网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4.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家电与办公器材等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本研究重点从技术角度研究了目前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和方法,诸如,微粒捕集净化技术、吸附净化技术、化学中和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技术、负离子技术……等作用原理和应用范围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得到逐步认识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于是有效的防治和治理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成为了目前最为迫切的需求。简明地阐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并且客观地评价了目前室内空气传统污染治理方法如通风换气、吸附法、臭氧净化法、静电除尘法、负离子净化法,以及部分新技术如光触媒法、空气触媒法、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合成技术和纳米二氧化钛等离子体放电催化空气净化技术等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未来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室内光催化氧化净化设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对中国现在研究的3个主要方面抗菌材料、以空调为载体的活性碳-纳米光催化净化网、净化装置进行介绍。着重对光催化氧化净化器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室内空气光催化氧化净化器研究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与健康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环境及健康材料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出发,研究分析了目前室内环境污染原因与特点,重点对吸附材料、光催化等空气净化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新型纳米生态酶空气净化材料对室内有害气体的净化机理及实践,验证其对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甲醛、TVOC、细菌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从而满足生态环境与健康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绍原  吴玉霞  郑豪  程波 《浙江建筑》2010,27(6):65-66,69
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现状,选用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杀手"甲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光催化和纳米技术,模拟合理的室内环境,将制备成功的纳米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进行光降解处理,净化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我国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室内化学性污染物,特别是甲醛以及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严重,以及室内空气的可吸入颗粒物及细颗粒物污染严重。为实现室内相应污染的空气净化,阐述了相关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措施,比较各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特点,并对室内空气净化领域所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化学式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光催化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净化技术、臭氧净化技术和使用化学剂的净化技术,并对这几种净化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比较。本文对化学式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与展望,认为将若干种空气净化技术进行组合,并且将材料学和建筑学原理与知识运用于空气净化领域,是促进未来空气净化技术深入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沈适 《福建建材》2005,(2):18-19
针对室内空气中氡气污染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利用排气、防水和吸附的方法对氡气进行净化的效果,认为利用通风、强制排气、提高防水等级和活性炭吸附的措施可以减少室内氡气污染。  相似文献   

12.
张瑞杰  韩燕  杨月华 《山西建筑》2008,34(3):353-354
概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类型,全面介绍了目前各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其进展,并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解决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雾霾和室内甲醛超标是京津冀地区典型的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本次研究模拟了上述室内污染环境条件,设计并搭建了实验测试装置,对包括HEPA过滤、活性炭吸附、光触媒净化等在内的多种技术开展了应用效果比对研究.通过对测试结果的总结分析,得出了上述净化技术的适用条件,相关结论可为设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进行技术选型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传统的空气灭菌技术相比,光催化净化技术有较大的优势。采用自制ACF-TiO_2光催化净化装置对室内空气中的自然菌进行净化,通过实验研究TiO_2负载量、光源种类与光照强度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堵塞活性炭微孔的前提下,适当提高TiO_2负载量能提高ACF-TiO_2的净化效率;在黑暗、自然光、紫外灯三种光照条件下,ACF-TiO_2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净化效率为紫外灯照射自然光照射黑暗条件,且紫外灯照射下ACF-TiO_2净化效率远大于其他两种情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净化效率增大,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后净化效率不再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危害 ,提出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装修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的消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新装修的办公室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检测。从控制污染源和消除室内空气污染两方面进行了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紫外线灯照射时,用臭氧水对空间和人造板表面进行喷雾,同时保持室内高臭氧浓度的方法对降低人造板的甲醛散发量有明显效果;利用夜间产生高浓度臭氧、白天产生低浓度臭氧结合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能有效消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和氨气。  相似文献   

17.
利用O3-UV-H2O协同作用消除室内化学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旭  茅靳丰  耿世彬  张华 《暖通空调》2005,35(5):18-22,11
介绍了消除室内空气中化学污染的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一种利用羟基自由基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高级氧化方法。设计了O3-UV-H2O净化反应器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比较了臭氧氧化和O3-UV-H2O协同作用消除甲醛的效果,分析了空气湿度对O3-UV-H2O协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玲 《安徽建筑》2012,19(4):190-191
介绍了建筑装修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有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氡气,这些污染物共同作用、交叉污染会长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分析影响室内污染浓度的因素,提出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具体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通风、室内空气净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测试研究某新建全装修住宅的室内空气净化效果.对比测试了不开启空气净化装置的A房间和开启净化装置的B房间的室内空气中甲醛、TVOC、PM2.5等污染物指标浓度.结果发现:(1)该空气净化系统对室内甲醛、TVOC和颗粒物污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净化效果,但均距100%的净化效率有一定的距离;(2)室内颗粒物污染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良好的围护结构可有效防止室外颗粒物污染对室内空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沸石分子筛具有吸附效率高、环境友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室内甲醛净化领域中作为吸附剂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以废弃的粉煤灰为原料,通过碱熔融-水热法自制廉价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以此作为吸附材料对室内空气进行甲醛净化性能的测试。研究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不同甲醛含量对室内空气甲醛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室内空气温度、适当的增加湿度以及合理控制空气流速有利于强化室内甲醛气体净化效果。当吸附温度为12℃时,甲醛的吸附量最大为1.36 mg/g;当相对湿度为40%时,甲醛的吸附量最大为1.25 mg/g;当空气流速为4 m/s时,吸附效率最大为0.675 mg/(g·h);当甲醛含量为0.75 mg/g时,甲醛气体的脱除率最大为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