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湖南省小排吾水库大坝渗漏隐患探测为例,提出基于"自然电场法"、"流场法"和"高密度电法"的综合物探法技术方案,介绍了综合物探法的工作原理、方法及结论性成果,并对小排吾水库主副坝渗漏通道、库区渗漏入口进行了定量描述。该技术方法的成功应用为水库渗漏入口、渗漏通道的有效快速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某水库土石坝渗漏探测工作为例,针对岩溶地区大坝渗漏分散、小规模等特点,结合声呐探测、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法、自然电场法、电磁波CT等多种物探方法,提出了一套针对性强、适宜性好、准确性高的探测技术和方法,为解决岩溶地区大坝溶隙裂隙型渗漏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岩溶地区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石体混合结构是水库大坝防渗主体的重要形式,但散粒体填筑料之间及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结合部位常常是隐患的多发区域,其中水库大坝接触带渗漏表现得最为普遍且诊断难度较大。为探究并行电法在探测水库两坝肩岩土接触带及岩基部位渗漏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水库坝肩渗漏通道物理模型,利用并行电法的AM采集方式得到视电阻率及反演电阻率剖面图,并结合水库探测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行电法技术采集数据反演后得到的图像能较好地反映出模型设置的渗漏通道位置,但因水库坝肩岩土体的异型结构,视电阻率剖面对坝肩低阻区反应灵敏度不高,反演电阻率剖面仍存在较高的体积效应。青山水库坝肩渗漏探测结果与钻探验证结果一致,这表明并行电法可为探查坝肩渗漏隐患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土石坝渗漏安全隐患探测方法的不足,采用高密度电法对通山大幕山水库土石坝渗漏安全隐患进行了无损探测,以检查评价高密度电法在中小型水库土石坝渗漏安全隐患探测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可以用于查明土石坝渗漏通道位置或进行疑点提示,为大坝除险加固和后续处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斜角水库存在的渗漏通道,在现场检查基础上,根据水库实际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渗漏隐患进行了探测。探测成果较为直观地显示了可能存在的渗漏通道,可为水库消除隐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坝渗漏是危害到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精准探测大坝渗漏的位置分布与定向高效的堵漏处理是治理隐患水库的关键.考虑单一探测手段在查明渗漏位置时存在误判、漏判等问题,运用并行电法、钻孔检验与钻孔电视试验相结合的探测方法,可综合判断大坝渗漏的准确位置分布.为查明塘坞水库大坝的渗漏位置,首先利用并行电法获得大坝坝体不同高程下的...  相似文献   

7.
土石坝隐患探测是水库除险加固前的重要工作。鉴于各种探测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某水库大坝探测渗漏点的工程实际,对并行电法、钻探、监测以及示踪等综合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多种方法互为补充,互为验证,最终准确探测出大坝的渗漏点。同时通过分析水力联系,渗漏途径也被发现。可为同类工程隐患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杨屯水库为例,阐述了"流场法"探测和钻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堤坝除险加固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和帷幕灌浆技术。认为"流场法"针对水库坝后渗漏出水点,可以查明坝体的渗漏进水区域,结合钻探勘察可为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提供可靠依据,采用合理的处理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库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9.
渗漏病害是影响水库大坝整体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有效、准确探测一直以来都是大坝安全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针对不同渗漏探测手段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进行总结,根据技术特点及原理将渗漏探测技术分为电磁法类、弹性波法类、示踪法类、视频法类及其他类共5大类,对渗漏探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总结,随着水库大坝渗漏病害诊断需求不断增加,渗漏探测技术呈现手段综合化、范围深水化、成果可视化、检测精准化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进一步提出常见坝型渗漏探测技术工程应用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渗漏探测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小峰水库大坝的渗漏情况,采用自然电场法和充电法等常规电法对大坝渗漏区进行探测,确定渗漏通道。经钻探结果证实,采用常规电法探测查明大坝的渗漏情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大坝渗漏是影响水库正常运行的诸多因素之一,怎样快速准确地定位大坝渗漏位置在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山东省青杨堡水库大坝渗漏工程为例,通过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法的综合运用,探测出青杨堡水库大坝渗漏工程大坝渗流层存在较大压差、坝体含水量较高、坝后存在渗漏等问题,提出对全、强风化岩采取防渗处理,以及在坝体进行高压旋喷灌浆的建议。实践表明,综合物探方法能够精准定位大坝渗漏位置,及时掌握形成渗漏的成因,对降低大坝渗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大坝渗漏探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库大坝渗水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难题,尤其是大坝蓄水后,渗漏现象处理较为困难。常规的高密度电法、探地雷达等无损检测手段受到场地或干扰条件限制,很难准确发现渗漏具体位置和规模。引入跨孔超声波透射技术对大坝裂隙进行探测,将获取的声波初至走时进行拾取,利用网格射线获取大坝介质内部波速结构,结合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判别法判断大坝裂缝发育的具体位置和规模。研究结果表明:跨孔声波法透射成像技术能获取较高的分辨率,精细探测水库大坝坝肩裂隙发育状态,探测结果与钻孔取芯资料高度吻合。该方法的成功引入为水库大坝渗漏检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手段,其探测成果不仅可为大中型水库大坝渗漏处理提供检测依据,还可为水库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于桥水库大坝渗漏隐患区域及其成因,采用高密度电法分别探测了0+356、1+130、1+605三个断面两侧93m范围内的坝体视电阻率分布情况.探测结果表明,三个断面附近均存在低视电阻率体,为渗漏隐患区域,探测结果与坝体渗流压力监测资料分析成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高密度电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现场工作布置和数据反演方法,通过藕塘水库大坝人造渗漏低阻体验证了高密度电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对于低阻异常区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为大坝渗漏异常判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渗漏病害为土石坝中常见病害,但由于渗漏通道位于坝体内部,难以掌握其具体位置。高密度电法在土石坝渗漏隐患探测已逐步应用。对已安装渗流监测设施的土石坝,可借助其渗流监测资料与现场检查成果,对高密度电法的探测成果进行解释,可对大坝内部的渗漏隐患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某水库为例,采用高密度电法中的温纳装置进行现场探测,通过分析反演图像找到潜在可能的渗漏通道,并通过渗流监测数据加以综合研判。结果表明,将高密度电法与渗流监测成果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发现渗漏隐患,在大坝渗漏隐患探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密度电法和自然电位法两种地球物理技术,对海南省某水库大坝进行了综合探测,确定了渗漏通道的位置和高程,为大坝安全评估及除险加固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磁电阻率法是通过供电期间观测水库研究范围内总磁场或一次磁场的分布规律,以此研究水库渗漏目标的导电性能和导磁性能,实现探测渗漏通道的一种物探方法。为准确探测水库渗漏通道,首先根据水库现场地形地质条件、渗漏点分布、建筑物布置等,确定测量范围,布置测量点位;其次,按照预先设定的测量点位,采集测点磁场和测区背景磁场;然后,对比理想磁场与实际采集的磁场数据,反演电流分布模型,推得水库最为可能的渗漏通道的位置及高程。在国内某面板堆石坝坝基渗漏、某水库左岸山体渗漏探测中的应用成果表明,磁电阻率法具有不受探测深度限制、适用面广、准确度好等优点,可作为其他渗漏探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堤坝渗漏探测,各种物探方法均具有局限性,需采用多种方法相互验证。根据堤坝渗漏快速探测需要,采用以流场法探测为主、高密度电法探测为辅的物探方法,对堤坝渗漏进行探测。结果表明,流场法能快速确定大坝渗漏入口区域,大坝存在两处渗漏位置,一处为管涌形式渗漏,另一处为裂缝或软弱夹层;高密度电法测试结果揭示坝体内部含水量高的区域,进一步证实两处渗漏为独立分开,渗漏通道未斜穿坝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裘家坞水库大坝采用并行电法探测,查明了水库大坝左右两岸坝脚渗漏原因和通道,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渗处理措施,使渗漏消失或明显减少,其处理效果良好。对裘家坞水库的工程概况、并行电法渗漏探测、探测成果及大坝渗漏原因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网络并行电法是一种新型、方便快捷的电法勘探技术。山塘渗漏在视电阻率及反演电阻率上表现为低阻区域。利用网络并行电法对山塘进行探测,进行现场渗漏现状调查,能够初步查明了山塘渗漏原因和范围。在探测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渗漏处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