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背景对河道生态化整治进行研究。对新洲河防洪工程、水质、河道景观等基本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以生态治理为指导思想的河道综合治理思路,并具体介绍了防洪、护岸改造、污染治理、再生水回用、景观绿化综合治理措施。对新洲河河道进行生态化综合治理,使新洲河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既满足了防洪的要求又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2.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生态廊道河道治理是示范区的精华所在,合理确定潇河防洪标准及相应设计洪峰流量,对潇河治理工程的规模及投资影响非常巨大,考虑产汇流条件一致性和松塔水库建设对下游河道洪峰流量影响的实际情况,修正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治理的设计洪峰流量,可以使工程建设更生态,投资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以大康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背景对河道生态化整治进行研究,对工程涉及的防洪、水质、景观等基本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生态治理的指导思想,并具体介绍了防洪、水质、景观等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大康河的综合整治,使得工程既能满足防洪要求又能实现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河道生态化治理旨在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生命力,强化本身的自然特性,使其既能满足防洪需求又能达到良好的生态和景观效果。以湖北宜昌市土门河河道生态化整治为例,探讨了河道生态化治理的措施以及生态化治理中挡水坝的建设对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贾鲁河是郑州市最大的防洪排涝河道。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脉河和幸福河"(简称"五河")的建设目标对贾鲁河进行综合治理,其中生态河的设计是从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应用生态驳岸、营造生态岛屿、恢复两岸植被、布局生态水源建设等方面对贾鲁河进行生态治理,并全面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生态工程措施的运用,实现河道的生态防洪、水资源利用、地下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恢复等综合性功能,最终形成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使贾鲁河成为环绕郑州城区的一条靓丽生态廊道,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从河道的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入手,分析了城市对河道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河流综合整治中如何实现城市防洪与景观生态的协调统一。结合深圳市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实例,从防洪标准确定、洪水流量设计、干流断面设计、岸坡防护设计等不同层面介绍了生态型城市河道防洪建设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现状的分析,根据城市规划及水务现代化要求提出河流综合治理目标,分析了新洲河防洪、治污、景观和生态等一体化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指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河新理念及工程的景观与生态改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田林县城区防洪整治工程为例,论述了山区河流乐里河田林城区段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通过建设生态防洪堤及护岸、对河道局部裁弯取直、建设生态景观工程等措施实现了河道防洪、排涝、灌溉的目标,同时营造了以乐里河为主线的城市生态景观轴线,使河道兼具景观、休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属于线型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在城市中产生水土流失。以广东省深圳市布吉河(龙岗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例,依据该工程建设特点将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为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临时堆土区,针对各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水土流失量预测并提出防洪排涝工程、水质改善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和临时拦挡、排水、沉沙等水土保持措施,同时结合城市水土保持要求对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布设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水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水和谐,河道治理又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廊道,既要体现安全功能,更要体现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遂平县城南新区河道工程在确保河道行洪能力,保持河势稳定和堤防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河道生态发展模式,通过魏家渠、玉带河的综合整治,打造河道防洪体系,构筑河流生态水系,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活力,确保经济发展、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  相似文献   

11.
桓仁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古城镇项目区是桓仁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针对拐磨子河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现状情况,通过岸坡整治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改善河道水流条件和水质,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工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生态护岸是一种将防洪、生态、景观等效应集为一体的新型护岸技术,该文分析了河道整治时传统护岸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生态护岸技术,并以北海仔河堤岸整治工程为例,论述了堤坡整治断面设计、地基处理及稳定分析计算内容,为河道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流治理不仅要满足防洪、景观建设等的需要,而且要注重河流生态需求。以河南省许昌市清潩河为例,论述由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构成的城市河流水陆生态系统建设模式构建及运用,清潩河"中水河道—生态护岸—滨水带"三大生态廊道一体化的城市河流水陆生态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对城市河流生态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社会发展,人与水和谐今天,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现今河道整治中提倡采用生态型方式恢复河道生态。河流生态治理应在保证河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在改善河流环境的同时尽力恢复河流自然形态;是水利、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以实现人水和谐为最终目标。文章分析了林州市洹河项目现状和水土流失的情况,提出按河流生态治理的理念治理洹河,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巫林和 《人民珠江》2011,(5):51-53,61
以茜坑水库排洪河整治为例,按照生态、景观和亲水的生态修复新理念,从行洪安全、水质保障、河岸景观空间创造及维护管理的角度,对河道断面及河岸植被进行了优化设计探索,进而分析治理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深圳市生态河道治理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河流水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趋突出,河道逐渐成为主要纳污载体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喀左县牤牛河存在的农田防淹防冲、人为破坏、水土流失、沙土淤积、河床不平整、防洪标准低等问题,从生态结构与水环境的角度科学探析河道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适用范围、特征和内涵,可大大提升牤牛河的生态环境和防洪能力,为优选决策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和整治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作为深圳市重要防洪河道的龙岗河,流经深莞惠城市圈的深圳市及惠州市,龙岗河流域防洪达标整治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突出以防为主、防控结合,实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安全可靠的水灾害防治体系,完善江海防洪防潮体系,强化城镇防涝体系建设,提升灾害应对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保障“美丽龙岗幸福河湖”顺利实施的需要。通过全面梳理龙岗河流域防洪存在问题,统筹考虑深圳与下游惠州市的防洪提标诉求,遵循“上蓄、下排”的原则进行防洪措施布局,建成由水库、河道组成的全方位立体防洪工程体系,使龙岗河流域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8.
御河治理段堤防陈旧,建筑垃圾倾倒及挤占严重,针对这些特点,对河道进行疏浚及堤防建设,形成河道防洪体系。文中针对河道治理中建筑材料的比选,并针对该河道特点进行了生态整治设计,整治疏浚后改善了河道生态及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9.
再论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双向整治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河道整治面临的新问题:研究了宽河固堤(微弯整治)、窄河固堤与双岸整治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其整治目的与要求有所不同。微弯整治是在防洪抢险整治基础上演变的,使河道的游荡范围有所减小,防洪安全性有所提高。但微弯整治在下游游荡性河道极为宽浅,多条流路中选择一条典型流路作为规划治导线,通过人工造弯,试图形成人工控制的弯曲性河流,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窄河固堤的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社会发展,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分析后提出的;双向整治是基于对黄河窄深河道泄洪输沙能力、过洪机理,淤滩刷槽之间没有联系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小浪底水库泥沙多年调节,优化了来水来沙条件,通过黄河实测资料分析与动床模型试验证明双向整治对游荡河道治理有效,是形成窄深河槽,稳定主槽,保证防洪安全与提高河道的输沙能力所必须。为充分利用洪水,长距离输沙入海,实现下游主槽不淤高的目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潇河河道概况,从潇河太原段当前存在的整体防洪标准低、堤防年久失修、行洪断面不足、人为设障多等主要问题入手,按照整治原则,从堤防建设、河槽整治、生物防护等方面提出整治思路和具体措施,力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提高河道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