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污水管道旱季高水位、低流速导致的颗粒物沉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也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低、碳氮磷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入渗/入流污水管道的清水、低浓度污水排口截流,以及排入雨水管道并经末端截流进入污水管网的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旱季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处理水量远超污水排放量的重要原因;降雨期间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冲刷并携带旱季沉积物进入城镇水体,是水体雨后黑臭、底泥问题无法彻底根除的核心缘由,也是大部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偏低的直接根源。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实施,从污水处理行业监管、收集设施效能评估、雨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降雨污染控制和工业废水管控等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方向。明确指出,全面恢复市政污水管网旱季流速、降低清水入渗入流量、推进降雨污染控制是根治现阶段我国特有城镇水环境问题的最现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针对一些城市在黑臭水体整治中存在的各类排水口、排水管道与检查井建设和维护不当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进一步指导各地科学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去年制订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把“控源截污”作为整治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南方城市,由于水网密布,地下水位较高,其管网问题更加复杂.本文以南方某城市为例,通过详细调查,识别出清污混合、雨污混接是导致黑臭水体形成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管道水质检测,网格化排查,管道流量沿程追溯相结合的清污混合溯源方法.详细列举了单位社区、市政道路存在的各种雨污混接问题,并逐项制定解决方案.工程实...  相似文献   

4.
徐平波 《城市住宅》2021,28(2):44-48
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研究发现,造成城市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水体本身,仅对黑臭水体终端进行治理无法有效解决黑臭问题.结合宝安区黑臭水体治理过程,分析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根本原因,秉承"系统治理,全流域统筹"的治水思路,采用建管纳污雨污分流、正本清源、面源污染整治、动力补水、生态修复等从水体污染源头到终端...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19,(7):70-71
雨污分流工程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减少雨季截流点污水溢流,提升城市水体水质,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文章以淮北市西部片区雨污分流工程为例,介绍了雨污分流工程常用设计思路、步骤以及经验总结,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指出,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力争实现污水的全收集、全输送、全处理、全达标排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城市黑臭水体"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环境整治的核心之一是要有健康完备的城市排水管网.只有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的管网监控系统,创新城市排水管网运维模式,才能实现城市排水管网系统"量与质"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7.
项目针对高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特有的城市水体黑臭治理难题与快速见效的现实挑战和行业管理需求,揭示了多要素叠加影响下,城市水体黑臭和污水收集管网低效能等系列工程问题的科学原理,在行业监管、治理技术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提出基于黑臭控制的城市水体重构与治污技术路线,形成淤积控制、冒溢调控及降雨净化等排水管网效能提升与污染控制成套策略,构建河道底泥生态清污、再生水补水及沉水植物生态恢复成套工程技术体系,创建监管评估成套工具方法,支撑系列行业政策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技术政策的宣贯推广,全面助力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8.
蒋明  郑涵  周传庭 《中国市政工程》2023,(2):36-39+104-105
径流污染是造成城市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更好治理城市水体,利用InfoWorks ICM模型研究九江市的雨水径流污染影响因素,分析降雨前晴天天数、用地类型及降雨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前晴天天数增加,CODcr峰值浓度最高可达到600.1 mg/L;在人员活动密度高的地块,CODcr冲刷总量约为低人口活动密度地块的6倍(20.5~119.5 kg);随着降雨强度的加大,CODcr峰值浓度最高可达到5.28 kg/m3。  相似文献   

9.
分流制雨污混接系统雨天溢流污水是导致城市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选择南宁市老城区存在雨污混接的雨水排口的溢流污水进行采样监测,分析溢流污水水质变化和颗粒物粒径分布情况,探讨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干旱时间等对溢流污水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溢流污水COD、NH3-N和TN浓度分别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4.7、4.1和6.4倍,浓度在降雨强度最大值后10 min内达到峰值。溢流污水中10~125μm的颗粒物最多,占总颗粒的60%。降雨径流和管道沉积物对溢流污水皆有较大贡献,降雨径流中4~63μm的颗粒物占总颗粒的30%,主要贡献溢流污水中的小颗粒物;管道沉积物中主要是粒径>250μm的颗粒物,是溢流污水中大颗粒物的贡献者。降雨强度会影响溢流污水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其中63~125μm颗粒物体积分数与降雨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磨碟河是东莞市构建生态网络布局及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节点,其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比较严重,开展磨碟河系统治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分析了长安镇磨碟河流域排水体制现状,提出了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治理思路与解决方案:首先是梳理系统,改造错混接,全面切断雨水、地表水等外水进入污水系统的通道;其次是完善市政管网,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之后进行现有管段的清淤及修复,保障管网畅通;在市政道路上形成清晰的雨污两套系统后,开展地块内的雨污分流改造及排口整治,对难改造的合流地块及排口进行小总口截流。目前该工程施工已完成90%,建设范围内形成了清晰的雨污分流系统,排口溯源工作初步完成,相关污水厂的进水BOD5浓度稳定达到180 mg/L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涪陵城区典型合流雨污溢流口——城五校溢流口(检查井编号为YW22-3J)为研究对象,对山地城市初期合流溢流污水的冲刷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涪陵城区初期合流溢流污水中污染物的EMC值如下:TSS=477 mg/L、TCOD=530 mg/L、TP=3.11 mg/L、TN=26.2mg/L,均高于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当降雨强度较大时,初期合流溢流污水的TCOD、TSS、TP、含砂量等指标均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总体来说,山地城市初期合流溢流污水冲刷效应一方面受到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雨前晴天数、地表沉积物和管道沉积物积累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山地城市地势高差大、管网落差明显的特征,强化了初期合流雨污水的冲刷效应,增加了溢流雨污水中污染物的扩散程度,对周边水体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根本措施是控源截污。通过智能分流井实现雨污分流,不仅能保障污水厂运行的可控性,且极大地降低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简要分析智能分流井在城市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治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污染问题,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以福州市晋安区新店溪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为例,通过水体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及氨氮等指标的检测,对黑臭水体进行排查识别和分级。结合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分析水体黑臭的特征与原因。针对新店溪黑臭水体的具体情况,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清水补给、智慧水务"5个方面对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方案进行阐述,以期为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合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最新政策要求。以深圳市光明区鹅颈水为例,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建设实践。在鹅颈水水体治理中,雨水径流源头污染控制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长制久清”等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协同,在河道整治、绿化景观、雨污水分流改造、正本清源等工程中落实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对雨水径流的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作用,实现了“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协同。鹅颈水河道治理实施效果表明,流域内的光明水质净化厂进水水量及进水污染物浓度实现双提升,河道已经稳定消除黑臭现象,水环境和水景观均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5.
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污错接混接是导致合流污水污染水体的主要原因,通过雨污分流改造,使污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妥善处理,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初期雨水通过生物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不仅可缓解城市水系的污染,也可提高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介绍了合流制小区的特点,提出了合流制小区的改造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肖康 《建筑技术开发》2022,(10):102-104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已经出现了黑臭水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对群众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控源截污技术能够有效地针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处理,因此,市政排水系统对该技术的关注度有所提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水体污染。立足于黑臭水体控源截污技术,分析了在该技术基础上的市政排水系统管理策略,分别为注重清污分流工作、注重内源污染控制、注重完善治理方案、注重治理思路改善。希望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改善当前城市黑臭水体污染情况,在控源截污技术基础上完成黑臭水体清理工作,提高水体安全程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小鱼鸟河位于烟台市郊区,流域范围涵盖农村、工业区和老城区,河流污染源复杂,整体环境质量较差。采取完善截污管网、河道清淤、河道基底修复等措施,对小鱼鸟河进行了系统性整治。综合治理后河道黑臭基本消除,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因小鱼鸟河属于雨源型季节性河流,整治后河道断流情况较为突出,水体流动性下降,短期出现了水质反弹情况。通过对小鱼鸟河整治效果及长效管控情况分析,建议采取加强雨污分流、控制溢流污染、河道补源等措施,保障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实现整治后河道长制久清。  相似文献   

18.
河道黑臭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焦点问题。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单一的治理技术通常无法实现稳定高效、低成本治理。以某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为例,在河道综合整治及雨污分流管网等工程未完全发挥作用前,应用超磁分离与曝气生物滤池组合技术对黑臭水体进行快速处理,实践证明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主要水质指标CODcr、 TP、 NH3-N和SS等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河道水质明显改善。该组合工艺单位水量投资1 300元/m~3,运行成本0.58元/m~3。该工艺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某市排水户企业回头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企业排水雨污错接混接现象高达40%以上,以晴天雨水总排口有水、管网质量缺陷为主。在厘清企业排水存在问题的原因上对企业排水的规范管理提出破解对策,从而减少河道和地下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城市水环境提出了明确目标,针对现状市政道路雨污排水管存在破裂、变形、管道混接等现象,造成雨水排水不畅,地面积水,以及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河道水体造成污染。本文在市政雨污排水管道调查和CCTV检测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复改造方案,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雨污排水管网,提高管道排水能力,避免污水混流后排入河道,对河道造成污染,从而改善区域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