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多数采用桩基作为承力构件的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工程的施工必然会对邻近既有或规划中的地铁隧道产生影响,将桩基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探讨佛山粤海湾项目在处理地铁隧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秀处理做法。提出了保护地铁隧道、减小桩基施工对地铁影响的原则与理念,并在桩基施工采取了用格构式深层搅拌桩加固,避免采用大功率机械设备施工;邀请专业监测单位进行地铁隧道结构监测,严格执行规范、监测方案等措施;从源头控制工程的施工速度、范围对地铁隧道的扰动风险。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施工中,上跨基坑开挖引起既有运营隧道上浮问题,依托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站修建工程,通过旋喷桩对地基加固、设置临时抗浮梁、分段施工和"预留核心反压土"等措施控制隧道上浮量,并全程对隧道进行自动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旋喷桩加固土体能够使土体与旋喷桩连成整体,提高了土体的强度和刚度;临时抗浮梁可用于平衡隧道上部卸... 相似文献
3.
近地铁隧道基坑开挖保护措施及施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隧道周边的基坑开挖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场的改变,从而导致隧道结构产生变形。以实际工程为例,详细阐述隧道周边基坑工程施工的难点,提出地铁保护措施和施工建议,并对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结构的变形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实测结果表明,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有效控制了地铁隧道的变形,可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公用建筑在规划选址的时候更是直接将轨交沿线作为重要的选址因素之一。然而因为轨道交通施工工艺的特点以及承载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地位,使得邻近地铁的新建工程有着较高的施工风险,特别是地下深基坑施工阶段,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基坑,在开挖时因土体卸荷作用会引起地铁隧道的变形。以桃浦智创城606地块商办项目为背景,分析研究了群坑深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收敛变形影响情况,可为类似工程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地铁隧道施工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地铁区间隧道平顶直墙暗挖段为背景,介绍了其施工方法,并对施工方法中的主要步骤进行了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后续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计算基坑开挖过程中对相邻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完成后,隧道变形未超过变形控制标准。基坑施工方案和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9.
在地铁隧道附近进行深基坑施工必然会对地铁隧道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根据开挖工况与隧道监测数据分析影响隧道的主要因素,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化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城市的人口每年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城市公共基础的设施,尤其是交通的压力,直接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现如今,城市地铁交通作为一种环保,可靠性的出行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对地铁车站工程施工中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中,会对附近的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深基坑施工中,要提高监测的水平,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某深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对基坑附近的地铁隧道、站厅、通道及风亭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510 m的基坑开挖范围内,地铁隧道在受到临近基坑开挖的影响时产生的水平偏移较大,但是产生的沉降偏小,建议在该深度范围时,对基坑进行分段分层开挖,适当加强支护的强度或者提高支护尺寸,同时加强对地铁隧道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2.
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区的上海平安金融广场建筑基坑,场地紧邻运行中的地铁1号线、现有民居、众多地下管线。为了确保周边环境的稳定,介绍了在深基坑施工中,分别采取水泥土搅拌桩、树根桩、压密注浆等加固土体及地下连续墙保护措施。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围护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4.
地处杭州湖滨商圈的地铁1号线龙翔站点上盖物业城市综合体基坑工程,周边地下管线众多,紧邻在建地铁1号线龙翔站,环境保护要求极高。针对这些施工难点,通过对施工方案多次改进,采用合理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最终顺利完成了施工并保证了周围地下管线、建筑物及地铁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17.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运输的大动脉也正飞速发展。青岛地铁正处于全面开花式建设中,且多数工程为暗挖施工,在这样一种建设模式下,施工安全尤为重要。暗挖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对地上建(构)筑物亦有较大影响,为保证施工安全,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监测体系必不可少。笔者结合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详细论述了施工监测在暗挖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概况、深基坑支护体系以及地铁相关保护方案进行了阐述。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三维专业有限元软件midas GTS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变形以及其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比对,得出规律性结论,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是在既有地铁隧道下方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下穿段新建车站隧道断面宽24.2 m、高11.46 m,与既有地铁隧道结构间净距仅1.98 m。实测数据表明:施工引起的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以沉降为主,沉降主要发生在导洞施工阶段;隧道结构呈刚体特征,沉降曲线近似线性,变形缝处隧道结构最大沉降31.26 mm,变形缝两侧最大差异沉降14.0 mm;道床则表现出一定的柔性特征,沉降曲线呈非线性;不协调沉降导致道床与隧道结构发生了脱开,最大脱开值12.7 mm,最大脱开范围7.0 m。采用灌浆加固对道床与隧道结构间的脱离区域进行了治理,并通过注浆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进行了抬升,最大提升值达16.0 mm,使既有地铁线路的高程损失得到了一定恢复,最终将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16.75 mm内,确保了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开挖会导致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稳定性受到不利影响,致使其产生多种变化,从而造成地铁隧道出现内力与变形的不良状况.文中以此为出发点,首先阐述了地铁与基坑相互关系,其次介绍了地铁隧道监测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隧道变形实例分析,最后分析了地铁隧道后期监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