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台大功率稀薄燃烧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了一种新型预燃室喷射阀配机试验,确定了最佳的主要技术参数配置。比较了新型和旧型预喷阀的试验数据,新型预喷阀减小了阀芯的燃气出口面积,增大了预喷阀的喷射持续期,新型预燃室喷射阀喷射持续期的调节范围比旧型预燃室喷射阀的调节范围有明显增大,改善了预燃室喷射阀单次喷射燃气量均匀性,从而提高了预燃室点火能力的均匀性和单次燃气喷射的控制精确。  相似文献   

2.
预燃室射流点火是改善汽油发动机热效率的有效手段,为了研究和改善被动预燃室低温冷起动及低负荷时的燃烧稳定性,设计了不同容积、孔面积、材料、喷孔结构的被动预燃室装置,安装在一台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上,进行了低温冷起动试验,以及低速、低负荷燃烧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被动预燃室容积、孔面积、材料、喷孔结构对低温冷起动性能有显著影响。预燃室容积较小时,预燃室内部淬熄层占预燃室容积的比例大,预燃室内部混合气少。较小的孔径或孔面积减少了预燃室内残余废气的排出。旋转孔使得预燃室内部废气分层,火花塞附近废气比例大。较高的导热率使预燃室冷起动时预燃室散热较快。因此,小容积、小孔径、高导热率材料以及旋转喷孔等均不利于发动机冷起动。优化结构的被动预燃室在-20℃~-8℃的冷起动工况下能实现发动机稳定着火起动。点火角和排气VVT对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影响较小。进气VVT对预燃室燃烧稳定性影响较大,进气门开起时刻推迟,着火上止点附近缸内湍动能变强;另一方面实际压缩比变大,主燃烧压入预燃室内部的新鲜混合气比例提高,预燃室点火燃烧稳定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手段对比分析了预燃室射流点火模式及火花塞点火模式 (SI)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点火模式的发动机受高负荷爆震的限制,仅在中等负荷达到最佳的油耗率和热效率。压缩比(CR)的增加仅在中小负荷对油耗率和热效率有改善效果;相比于SI点火模式,预燃室射流点火模式可实现更快的燃烧速度和火焰传播速度,对SI发动机的爆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中等负荷具有更低的油耗率和更高的热效率,但在低负荷及高负荷阶段,油耗率和热效率恶化;采用预燃室射流点火模式,能有效增加缸内燃烧速率,减轻CA50推迟对油耗率恶化的效果,通过提高压缩比实现降低油耗率的潜力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正>小型煤粉预燃室燃烧器是一种燃烧煤粉的新型炉窑烘干加热设备,具有体积小、热利用率高、节能环保、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在沥青搅拌机上使用较多。本文在介绍沥青搅拌机用小型煤粉预燃室燃烧器所用燃料(煤粉)的基础上,介绍其组成、功用及维护方法。1.煤粉小型煤粉预燃室燃烧器使用的燃料为煤粉,使用时应主要考核煤粉的煤质和粒径。为便于介绍小型煤粉预燃室燃烧器组成及功用,先将  相似文献   

5.
空燃比作为发动机其他参数调整的基础和依据,在控制参数调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的目的,需要对空燃比进行精准控制。本文在MATLAB/Simulink的环境下,建立了包含进气系统动力学模型、燃油蒸发与动态油膜模型、动力输出子系统模型的发动机平均值模型。对该模型燃用汽油的空燃比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发动机燃用汽油的化学计量空燃比相同,为进一步研究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射流点火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抑制爆震,预燃室内部火花塞的点火位置对于点火成功率以及燃烧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CFD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被动式射流点火发动机预燃室内部火花塞点火位置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适当的将预燃室内火花塞点火位置靠近预燃室喷孔可借助高湍动能气体实现火焰的加速传播;在气流作用下,火焰首先向预燃室末端传播,可减少高温燃气喷射前预燃室向主燃室回流的未燃混合气,提高预燃室内混合气的累计放热量,预燃室内可燃混合气累计放热率最高可提升14.9%。  相似文献   

7.
预混压燃作为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燃机的有害排放物。系统地介绍了喷油策略、废气再循环率和燃料特性这三个方面对预混压燃的影响。合理的控制喷油策略、优化其与燃烧室的匹配,是降低预混压燃排放物的关键,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预混压燃的负荷范围。在不同负荷下,优化废气再循环率,是降低氮氧化物与碳烟折中排放的关键。低馏出温度和低十六烷值的燃料更适合于预混压燃。采用新型燃料实现预混压燃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空燃比的精确控制是现代车用汽油机控制最为关键的技术,部分负荷工况是电控汽油发动机运行最多的工况,研究部分负荷工况下的电控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对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进行了目标空燃比控制分析后,首先建立了发动机数学模型,设计了部分负荷工况下的空燃比PID控制系统和模糊PID控制系统,并建立了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的仿真模型,然后与未采取控制策略的常规控制系统的空燃比控制效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模糊PID算法的控制效果最好,控制精度较高、控制性能最优,PID算法次之。  相似文献   

9.
详细论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控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方法,分析了模糊和神经网络的控制优缺点,并说明了空燃比控制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纯柴油模式与双燃料模式之间的切换极易造成发动机转速波动大、运行不稳定等情况,危害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此外,一些紧急情况(如天然气燃料不足、负荷突卸等)下,发动机需要快速平稳地完成不同模式的切换.针对这一需求,在控制系统硬件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双燃料发动机运行需求和机理,设计了基...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实现稀燃、层燃技术,可以使燃油降低12%,还使尾气排放中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都有所降低,从而使排放更加清洁。  相似文献   

12.
二甲醚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二甲醚的理化性质以及二甲醚在国际国内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应用的情况,并根据二甲醚的一些缺点,对二甲醚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由中国首家研发和生产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合资公司---潍柴动力西港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第一台大功率缸内高压直喷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简称"HPDI发动机")上市发布仪式2012年3月13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该  相似文献   

14.
15.
<正> 在航空发动机部件中,薄壁零件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零件所用的材料薄,合金的线膨胀系数大,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零件的变形不仅要影响外表美观和结构尺寸的准确,而且还影响航空发动机的使用性能。零件出现了变形,还需要花许多工时去矫正,有时因变形太大以致无法矫正,造成废品。为了减小零件的焊接变形,我们在B型稳定器、大稳定器和径向稳定器等零件的生产中采用了预变形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零件变形情况图1所示的是B型稳定器,B型稳定器是由20件联焰管与20件焊接小组合件联接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发动机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受制于石油资源和排放法规的影响,传统燃料发动机已逐渐被淘汰,新型燃料发动机发展前景良好。而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和排放性,并能大大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当下新型发动机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该发动机的发展趋势,为其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期促进今后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驾驶性能,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响应速度,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动控制策略。构建P2构型混合动力系统结构,以此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利用这一动力系统结构,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运行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运行模式以及联合驱动等运行模式下不同汽车参数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参数变化,构建发动机起动控制策略,通过PID模糊控制离合器油压以及动力源转矩协调控制,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动控制。经仿真实验验证:在该控制策略下,可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产生较小的冲击度,保障发动机起动稳定;且能够在起动时迅速实现发动机与电机之间的转速变化,为此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广醇燃料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醇燃料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研究较少,总结了现有的醇燃料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各种方法,并简要介绍太原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以达到抛砖之效.  相似文献   

19.
保护发动机的早燃控制策略是通过爆震传感器采集到相对一般爆震的振幅增大的信号,该信号的积分值超出早燃阈值,及该信号发生在判定早燃时间窗口区域内。本文论述了一种因发动机排气歧管垫片热胀冷缩后,产生异常振动,爆震传感器将该振动信号误判为早燃导致的振动信号。通过对排气歧管垫片进行优化设计,最终解决了异常振动的产,为其他汽油发电机早燃问题、排气歧管振动问题的排查解决通过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单一燃料天然气的压燃着火,针对天然气自燃温度高的特点,设计了具有低散热结构的分隔式燃烧宣,同时设置了进气管空气加热装置和分隔室内陶瓷电热塞加热装置。实验研究了分隔宣通道尺寸、进气管空气加热温度、燃烧室陶瓷隔热涂层对天然气压燃着火过程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