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纤铁矿沉淀法净化氯化锌浸出液中的铁和其他杂质离子,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Fe3+浓度和氯化锌溶液加料速度等因素对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pH值3.5,溶液Fe3+浓度5.0 g/L,纤铁矿晶种添加量0.1 g,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温度25 ℃,氯化锌溶液加料速度7.5 mL/min、溶液总体积300 mL时,铁(Ⅲ)、铬(Ⅲ)、砷(Ⅴ)、氟去除率分别可达99.96%、99.54%、99.80%和60.38%,锌损失率仅为0.86%。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反应后过滤液的pH值、溶液中Zn2+的残余浓度,采用一次一因素法分别研究了钢渣用量、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作用时间、振荡转速、反应温度对废水中锌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5 mm粒度的钢渣,试验条件为钢渣用量4 g/100 mL,振荡转速150 r/min,温度30℃,作用时间60 min时,对浓度500 mg/L以下、pH=4~14的含锌废水中的锌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99%。  相似文献   

3.
以ATP(凹凸棒土)-TiO_2复合材料为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处理对象,考察含MB废水的pH值、MB初始质量浓度及催化剂的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TP-TiO_2复合材料对MB有较好的催化降解作用,且溶液pH值越高,催化效果越好。用7 W紫外灯对600 mL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的MB废水进行光催化氧化试验,当ATP-TiO_2复合材料投加量为1.00 g,pH值为8.78时,光催化效果最佳,MB的去除率达95%以上,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  相似文献   

4.
酸法地浸铀矿山铀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水热反应法水解植酸制备了植酸水解液,根据酸法地浸铀矿山铀污染地下水的理化特性制备了模拟铀污染地下水,试验研究了植酸水解液添加量及其pH值对模拟铀污染地下水修复效果的影响,同时对修复过程中模拟铀污染地下水的pH值、铀浓度以及磷酸根离子、钙离子、总铁离子、锰离子、锌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进行了监测,并结合XRD、SEM、TEM和XPS表征分析,探讨了其修复模拟铀污染地下水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植酸水解液的添加量为2 mL,磷酸根浓度为24.562 g/L,初始pH值为6,模拟铀污染地下水的水量为100 mL,初始铀浓度为5 mg/L,初始pH值为3,反应12 h后,铀的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pH值升高到5.9,本项研究验证了采用植酸水解液修复酸法地浸铀矿山铀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植酸价廉易得,可作为一种经济的磷源代替价格昂贵的磷酸盐化合物,在铀污染地下水修复领域展现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铁是湿法炼锌过程中的有害杂质成分,必须在锌电积前深度去除。研究了在臭氧氧化条件下,pH值对ZnSO_4溶液中除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去除率和锌的损失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pH值为4.5时,铁去除率达到99.98%,渣中Zn和Fe含量分别为1.52%和34.61%,沉淀渣主要是由FeOOH和ZnSO4·xH_2O组成。随着pH值的增加,铁沉淀物颗粒趋于团聚,粒径显著增大,沉淀的可过滤性提高。锌通过包裹在沉淀物的晶格中或被沉淀物所吸附而损失在铁沉淀物中。臭氧氧化过程中,Fe~(3+)/Fe~(2+)值及臭氧消耗量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ZnSO_4溶液的电位值减小。  相似文献   

6.
张之浩  李威 《矿冶工程》2021,41(4):113-116
采用活性炭吸附、植物(李氏禾)修复、活性炭联合植物修复3种方式对溶液中铬进行去除,考察了溶液铬初始浓度、活性炭添加量、李氏禾添加量及反应时间对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联合植物修复技术可高效去除溶液中铬,除铬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活性炭吸附或植物修复; 溶液Cr初始浓度5 mg/L、活性炭添加量150 mg/L、李氏禾加入量10 g/L、反应时间120 h条件下,铬去除率达到95%。活性炭联合植物修复处理含铬废水,简单高效,具有较好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Fe-TiO2/膨润土对甲基橙染料废水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宁明膨润土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微波辐射下制备了掺铁TiO2负载型光催化剂——Fe-TiO2/膨润土复合材料,研究了废水的pH值、催化剂用量、Fe的掺杂浓度及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4.21、催化剂用量为2.5g/L、Fe的掺杂浓度为0.2%、废水初始浓度为20mg/L、光照时间为60min时,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6.3%;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该光催化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且Fe-TiO2/膨润土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稳定性,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将海绵铁介于活性污泥中以SBR法培养得到生物铁,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生物铁修复模拟Cr(Ⅵ)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铁修复Cr(Ⅵ)污染土壤受时间、pH值、生物铁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的影响;生物铁投加量越大,Cr(Ⅵ)初始浓度越低,Cr(Ⅵ)的修复效果越好,pH值对修复效果影响较小。Cr(Ⅵ)初始浓度为333.33mg/kg,投加1 440mg/kg生物铁,7d后土壤中Cr(Ⅵ)的浓度为42.87mg/kg,去除率为87.14%,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生物铁通过氧化还原、电化学、物理吸附、络合沉淀及生物作用修复土壤Cr(Ⅵ)。  相似文献   

9.
以从某铀矿矿石中分离出的一株铁氧化细菌(05B)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和初始总铁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其在铀矿浸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40~45℃,最适接种pH值为1.5~1.7,初始接种量为10%~20%,初始接种总铁量以不超过5 g/L为宜.该菌用于低品位铀矿石浸出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铁是湿法炼锌过程中的有害杂质成分,必须在锌电积前深度去除。本文研究了在臭氧氧化条件下pH对ZnSO4溶液中除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去除率和锌的损失率随pH的升高而增大,在pH=4.5时,铁去除率达到99.98%,渣中Zn和Fe含量分别为1.52%和34.61%,沉淀渣主要是由FeOOH和ZnSO4?XH2O组成。随着pH值的增加,铁沉淀物颗粒趋于团聚,粒径显著增大,沉淀的可过滤性提高。锌通过包裹在沉淀物的晶格中或被沉淀物所吸附而损失在铁沉淀物中。臭氧氧化过程中Fe3+/Fe2+比值及臭氧消耗量随pH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ZnSO4溶液的电位值减小。  相似文献   

11.
TiO_2/ATP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凹凸棒土为栽体.TiCl4.为钛源,采用低温溶解-再沉淀法制备TiO2/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的用量为1.0g/L,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0.01g/L、pH=3时,反应4h后甲基橙的降解串可达93.75%;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2.
电镀法制备多孔光催化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孔泡沫镍为载体,采用电镀法制备多孔光催化材料,并研究其对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多孔光催化材料对水中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严格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电镀液中硫酸镍浓度180g/L;镀液中P25型纳米TiO2粉体投加量2g/L;电镀温度45℃;搅拌速度4档.Bi2O3和ZnO复合改性使产品的光催化性能提高,复合粉体中的Bi2O3和ZnO起电子-空穴分离的桥梁作用.纳米Bi2O3复合量达7%或ZnO复合量为2%时,产品的光催化性能最优.Ag修饰使经Bi2O3或ZnO复合的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经Bi2O3复合的光催化材料的最佳Ag修饰量为1%,经ZnO复合的光催化材料的最佳Ag修饰量为4%.  相似文献   

13.
朱鹏飞  刘梅  李黎明  宋诚 《非金属矿》2012,35(1):55-57,60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Fe双金属掺杂TiO2/膨润土负载型复合光催化剂,以直接天蓝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光照条件、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反应时间、催化剂再生等条件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对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直接天蓝溶液,在催化剂用量为3g/L、溶液pH值为3、光照时间为1.5h的反应条件下,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脱色率分别高达98.6%和97.3%,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提纯及再利用对于提高该含铁产品的附加值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中锰的脱除及铁的再利用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了双氧水氧化Fe^(2+)为Fe^(3+)及高锰酸钾氧化Mn^(2+)为MnO_(2)的可行性,通过试验考察了氧化剂用量、体系pH值、反应时间对锰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MnO_(4)用量为理论值的1.0倍、pH=1.20、氧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锰的脱除率可达到99.9%,净化后溶液中锰含量降低至0.28 mg/L。以净化所得硫酸铁溶液作铁源,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磷酸铁,可获得纳米级高纯度的无定型态二水磷酸铁前驱体,且该前驱体经煅烧可转变为α-石英型正磷酸铁。  相似文献   

15.
梅光军  李佩悦  雷绍民 《金属矿山》2010,39(7):157-160,187
在轻质多孔基体表面复合纳米钛晶体膜,制备成一种可漂浮于液相中并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光催化材料。以含羟肟酸类浮选捕收剂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焙烧温度、负载次数、废水初始浓度以及pH等因素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5次,在700℃下焙烧2 h,可得到光催化性能优异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对浓度为30 mg/L的水杨羟肟酸捕收剂光降解3 h,降解率可达83.47%。循环使用10次后,仍可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银和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为原料合成了Ag3PO4催化剂,并在可见光下研究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纳米激光粒度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的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罗丹明B初始浓度,以及丙二酸、乙二胺四乙酸、过氧化氢的加入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3PO4催化剂用量为30 mg,罗丹明B浓度为10 mg/L,过氧化氢用量为1 mL时光催化效果最好,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达98.6%;加入过氧化氢后,Ag3PO4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速率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降解完全所需时间缩短了约三分之一;加入丙二酸和乙二胺四乙酸后,Ag3PO4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显著降低,表明羟基自由基·OH和空穴H+可能是Ag3PO4可见光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锌浸出渣处理工艺存在着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工艺技术指标差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开展了锌中性浸出渣的SO_2还原浸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热酸浸出相比,采用SO_2还原浸出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原料中锌、铟的浸出率。用SO_2作还原剂,研究了温度,初始酸浓度,SO_2压力对中浸渣中锌、铟的浸出率的影响。在硫酸浓度为100g/L,反应温度110℃,液固比10∶1,时间120min,SO_2分压0.3MPa的浸出条件下,锌、铟的浸出率最高,分别为93.8%、92.3%。  相似文献   

18.
以氧化石墨烯和工业钛液为原料,直接水解制备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材料基团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光吸收特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氧化石墨烯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带隙逐渐减小,有利于可见光的吸收。在一定添加范围内,氧化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梅健  陶秀祥  刘金艳 《金属矿山》2007,37(11):106-110
介绍了pH值、培养时间和接种量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影响。测定该菌对煤炭脱硫效果的结果表明,在9K培养基初始pH=2、接种量15%的情况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5 d后浓度达108个/mL,10 d后黄铁矿脱除率达到52.29%,全硫脱除率达到37.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