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丫堵新寨滑坡威胁坡底数十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该坡体进行地质结构调查和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基于现场地质钻探,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斜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滑坡H在工况一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工况二条件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工况三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降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系数出现显著降低,存在滑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以牛犊山西侧滑坡为研究对象,对滑坡区域及周边进行地质勘测,调查滑坡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原理为极限平衡法的slide软件对滑坡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稳定性计算,采用简布法和毕肖普法进行稳定性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在自重工况下,牛犊山正中假日酒店西侧边坡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自重和暴雨工况下,坡体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边坡岩土体蠕滑变形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坡体有可能进一步发生滑动破坏,需要对滑坡采取进一步的支护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重庆—贵州高速公路向家坡滑坡为一路堑边坡,由于开挖、降雨及地下水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经治理后边坡仍然在缓慢变形之中,目前仍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随时有继续滑动破坏的可能,一旦失稳,直接危及公路及立交桥正常营运,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形态分布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及稳定状况,并提出建议防治措施。此成果为该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公路边坡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露天采矿对区域生态环境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是保障生产型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必然途径。本研究以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采矿境界面为对象,应用松散堆渣边坡土壤改良、岩质边坡原位固化阻隔、立体近自然植被群落恢复3种生态修复技术,使得修复区浅表土壤pH值自2.78~5.05上升至8.21~8.6,由酸性转为弱碱性,有效抑制了土壤酸化,同时磷(P)、钾(K)、钙(Ca)、镁(Mg)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紫金矿业采用矿山环境治理和景观资源融合的生态修复模式,打造了一个集矿业开发、森林景观、科普研学为一体的近郊型国家矿山公园。研究成果为有色金属矿山采矿境界面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赵琳  李勇 《江西建材》2024,(2):160-162
文中以易门县铜厂中学3处边坡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钻探等勘测方法,基本查明了滑坡边坡的基本特征、地质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变形方式和破坏机理,对其边坡群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针对性作出评价,最后得出,其在天然工况下为稳定到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为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为欠稳定到不稳定状态,这对后期治理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尤溪县城关水南公山滑坡为背景,基于现场工程地质资料,对该边坡的滑坡体形态特征、滑坡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比了不同支护措施的支护效果,并确定了最佳支护措施。分析得出,该边坡滑坡属于中型中层岩质滑坡,运动形式上看,起初为推移式滑坡,随着坡脚应力集中,滑体未得到及时卸载,致使坡体后缘及侧边受牵引,产生多级拉张裂缝;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暴雨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于存在软弱结构面,其延伸较复杂,危险性、危害性均较大;通过对不同支护措施的数值模拟对比,表明锚索抗滑桩联合支护方案可以显著减小边坡的变形和边坡潜在滑动面。  相似文献   

7.
矿产尤其是石材矿产的开发必然会对原矿区的环境造成破坏,容易形成矿山高陡岩边坡,即白茬山。白茬山由于坡度高、坡面长以及坡面温差大等原因,易形成恶劣的生存环境,很难实现有效的植被附着,长期复绿效果充满挑战。对此类生态环境中的常见复绿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及使用机制。进一步根据白茬山的地质、地形和地表等特征,进行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展望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助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236-239
对某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分析表明该滑坡为一大型土质牵引式滑坡,滑坡前缘失稳,在坡体形成多级陡坎及拉裂缝。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滑坡整体一次性失稳可能性不大,后缘失稳的可能性较大,从而会引发后部坡体逐步失稳。滑坡区的集中降雨及余震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在这两种工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抗滑桩+截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同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2):236-238
对某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分析表明该滑坡为一大型土质牵引式滑坡,滑坡前缘失稳,在坡体形成多级陡坎及拉裂缝。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滑坡整体一次性失稳可能性不大,后缘失稳的可能性较大,从而会引发后部坡体逐步失稳。滑坡区的集中降雨及余震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在这两种工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抗滑桩+截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同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对复杂地质结构的高陡岩地质边坡的破坏面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蒙特卡洛法,对三维多尺度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模拟;利用模拟方法,通过一个假想的破坏路径,对岩桥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测定;对于岩桥片,通过定义失稳模式,确定最小剪力的方向。分段建立极限平衡方程,获取边坡稳定的因素。实例表明,模拟方法得出的结果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闫新亮  王新建  王继峰 《矿产勘查》2019,(11):2865-2869
我国有大量的高陡岩质边坡需要进行绿化修复,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在高陡岩质边坡的情况下,边坡绿化技术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并结合本地区草木的生长情况以及边坡的坡度、坡面的岩石性质等情况确定边坡绿化的施工工艺。在高陡岩质边坡的坡体上,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基本不存在,植物根系难以扎根,生长非常困难,不具备乔木生存的环境。岩质边坡主要宜采用藤本和草本植物进行绿化。文章以某砂石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为例,阐述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高陡岩质边坡的绿色生态防护一直是边坡工程的难点,作者在成雅高速公路K51路段边坡防护工程中,在准确分析边坡工程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该高陡岩质边坡的绿色生态防护体系。该体系通过绿色植被与轻型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该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被四川省交通厅评为边坡防护的样板工程,经过近3年的营运,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成为绿色生态边坡的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袁家湾滑坡在切坡开挖过程中的演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家湾滑坡是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开挖高陡边坡诱发的顺层岩质滑坡。受边坡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活动边坡改造的多样性的控制和影响,从初始开挖到公路运营期间,滑坡多次滑动而久治不愈,滑动特征具有重复性、继承性、相似性和增大性,破坏形式因人类改造形式的变化具有独立性和多样性。根据其地质条件、工程特征以及滑动特征和滑动历史,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工程地质分析的定性分析方法,结合FLAC3D数值模拟的定量分析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该滑坡产生的原因、失稳过程和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钟鑫  肖超  吴大伟 《矿产勘查》2020,11(12):2765-2770
以宁武县某露天矿山为例,针对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选取其中一处岩质边坡和一处土质边坡,采用赤平投影分析法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理正软件运用圆弧滑动法对土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岩质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土质边坡在天然条件下稳定,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为基本稳定状态。本文对不同类型的高陡边坡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所得结论对后期施工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同时为类似工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坪河水电站厂房后边坡陡岩防护工程需要对整个陡岩面进行支护。选用预应力锚索和系统锚杆作为支护结构。考虑到直立边坡高达140m,锚固施工难度极大,陡岩底部土质边坡正在开挖,常规脚手架无法生根等不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栈道配合吊篮,将支护范围分区施工。介绍了栈道配合吊篮进行高空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岩溶发育区岩质高陡边坡研究中特殊地质情况无法可视化表达,以及在复杂地质情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数值模拟模型与实际情况不匹配、分析结果不够精确等问题,提出了利用BIM技术对岩溶发育区岩质高陡边坡进行建模并通过多种有限元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及分析的解决方案。以桂林市兴安至阳朔公路延长线工程K5+420~K5+740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地质勘察、钻孔电视、赤平投影和取样试验得到岩土体强度参数等数据,采用钻孔建模与剖面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创建该段边坡BIM三维数字地质模型,将精细化的BIM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剖切最不利剖面,无损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摩根斯坦-普拉斯法对该段边坡工程从自然工况到支护加固工况的稳定性及失稳过程进行分析,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分析了边坡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位移及应变云图,查明了边坡在自然工况下易失稳破坏的原因,并进行了支护后再验算。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质情况下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其安全系数达到稳定标准; 该研究提高了边坡工程效率,并为边坡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植物选择初探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大量裸露岩石边坡的产生,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岩石边坡的植被护坡一直是工程界难以解决的课题之一.通过对岩石边坡特殊立地条件、植被护坡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的原则和以研究野生岩生植物为突破点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顺层岩质斜坡是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之一,对该类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形成机制研究已较深入,一般认为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以滑移–拉裂、滑移–弯曲(或溃曲)模式为特征。通过系统的文献收集及大量现场调查发现,陡倾顺层岩质斜坡还存在一种典型的变形破坏形式,即倾倒变形。结合具体的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的实例,详细分析、总结该类斜坡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斜坡分析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是在河谷演化、成坡过程中,岩层在平行坡面的最大主应力作用下由坡脚开始从下至上作悬臂梁弯曲,最终导致岩层根部折断,形成倾倒体;当坡体内折断带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坡体将发生滑动形成滑坡。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缺土边坡表面提供稳定的植被生长条件,是恢复地表生态环境的关键.本文分别针对采石坑和岩质陡坡,探讨了如何通过综合使用多种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来低成本修复岩质边坡的表层土壤和植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