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一条特长公路隧道为例,按照分区控制的思路,研究了其信号设置的方法,防灾控制时的信号逻辑,控制手段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互通立交变速车道建设成本的同时,评价增加变速车道长度对提高互通立交变速车道安全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效益-成本比( B/C)分析模型,提出了综合考虑行车安全和建设成本的互通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设计选用的建议值。研究表明:随着变速车道长度的增加,起初B/C值呈明显增长趋势,达到峰值后,随着长度取值的增加,B/C值开始缓慢下降,将对应的变速车道长,作为变速车道长度设计选用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3.
杨铁军 《商品与质量》2022,(15):118-120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尤其是公路和铁路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具体的工程实际中,隧道的建设尤其是特长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公路和铁路的工程施工中.为了切实提高特长隧道工程的建设水平,就需要对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施工势必对原已饱和的城市核心区交通造成重大影响,这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期无法避免的问题和难题。本文针对轨道交通的工程状况和施工特点,在分析轨道交通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实施的交通组织方案和相应措施,并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的铁路建设需要修建大量隧道,并向深埋、长大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地质问题也会更为复杂化,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则提出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地震波法做长距离预报,局部异常段采用水平声波反射法(HSP)进行中长距离复核探测,以地质雷达法和红外探水法进行短距离精确预报的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特长隧道安全耐久性路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特长隧道内路面结构设计、施工等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路面使用情况,结合特长隧道内基层承载能力强、温度梯度小等因素,提出了在隧道内铺筑耐久性好、结构整体性强、行车舒适的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小型挖掘机辅助分幅施工、分层浇筑混凝土、钢筋焊接网搭接施工,解决了隧道内施工空间相对较小、下层混凝土振捣受钢筋网影响、钢筋现场绑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表明钢筋焊接网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可以作为特长隧道的一种主要路面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特长公路隧道纵向-全横向混合通风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公路隧道的通风方式而言,目前纵向通风形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纵向通风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如分段不能太长、防火救灾功能差、深埋隧道中问的通风竖井太长、施工困难等。因而对于特长公路隧道,研究除纵向通风形式之外的各种混合通风方式显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了一种纵向-全横向混合通风方式,井详细地推导了纵向-全横向通风计算方程,边界条件通过配点法满足。数值算例证明了纵向-半横向混合通风方式在特长公路隧道通风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近距离连续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的定义.通过介绍适用于近距离连续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法,以天津市西湖道—红旗路和雅安道—红旗路近距离连续交叉口为例,对其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根据交通改进措施设计相应的信号控制方案,最后选取相关指标并利用交通仿真分析,对优化设计方案做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学领域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之一,而隧道的监视与控制管理正在成为当今公路隧道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怎样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天津交通组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交通组织理论的分析,得出一些交通组织优化的方法,并以天津市的交通为实例,进行交通组织优化的研究.分别从宏观交通、区域交通和微观交通三个方面对天津市的交通进行组织优化设计,以期对天津及其它城市的交通规划与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交叉口衔接段的驾驶行为与安全特性,结合实测换道车辆轨迹数据,分析匝道衔接段车辆轨迹特性和换道位置特性. 利用交通冲突技术,以后侵入时间(PET)为指标对车辆换道风险展开分析,建立有序概率模型识别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用Lorentz分布模型拟合车辆换道位置效果较好,换道类型与跨越车道数对车辆换道位置有显著影响,在强制换道与跨越多车道时换道位置更靠近衔接段始端;相较于普通衔接段,匝道衔接段行车风险更高,主要冲突类型为交叉冲突;衔接段饱和度、换道位置、交叉冲突、强制换道以及违章换道与冲突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匝道衔接段释放车辆的车头时距稳定性差,交织区排队车辆的释放受换道干扰严重.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微观交通仿真中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各种跟驰模型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换道模型的可接受间隙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借对向出口车道左转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案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提高借对向出口车道左转交叉口信号配时的科学性以及交通流运行效率,提出借对向车道左转的适用条件,将左转机动车的到达-驶离图式分为8种情况,分别建立每种情况下左转机动车的延误计算方法.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周期时长、主信号与预信号各相位绿灯时间、借对向车道左转车道的长度为优化变量,建立了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算例的形式对所建立的优化方法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可以提高左转机动车通行能力,减少其所需绿灯时间,进而缩短交叉口周期时长;左转相位绿灯时间的缩短减小了直行相位的红灯时间,进而缩短了交叉口的车均延误,在高峰期交叉口车均延误下降比例达到23.8%.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Y型交叉口的交通流特点,分析了Y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交通渠化的一般性原则和常用的渠化措施及其实施步骤,用某交叉口的改造实例验证了Y型交叉口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基本路段上的行程时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车道、含渠化区、信号控制影响下的行程时间.通过对驾驶员基本移动规则、换道特性、信号控制反应的描述,基于NaSch模型建立了基本路段上的元胞自动机模型CAUB,并利用CAUB对行程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本路段上的行程时间与流量和信号设置有关,也同转向流量比例有关,且呈现突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Y型交叉口的交通渠化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Y型交叉口的交通流特点,分析了Y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交通渠化的一般性原则和常用的渠化措施及其实施步骤,用某交叉口的改造实例验证了Y型交叉口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纵向影响保护方案,利用ABAQUS动态模拟基坑开挖对临近隧道纵向变形及隧道断面弯矩的影响,对比分析坑内三轴搅拌桩土体加固强度与加固深度作为保护方案的敏感性。分析得出:随着加固强度的增加,隧道纵向位移有显著减少,达到一定值后,约束作用明显减弱;加固强度的增加对隧道纵向截面弯矩影响较弱;加固深度对隧道的变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并非加固深度越深越好;地下连续墙、被动土体加固对临近基坑开挖引起的位移具有阻断作用;针对本案例,提出最优加固强度200 MPa及加固深度6 m,这既能对隧道变形起到很好抑制作用,又能实现最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交通管理中,人、车、路是构成交通的三个基本要素,力求通过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分析,剖析昆明市交通现状及影响交通的内外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信号交叉口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采用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展宽车道的平面交叉口进行现场观测,选取交通量、车头时距、车道使用率和事故类型4项指标作为特征参数,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获得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研究表明:展宽车道在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同时,其车头时距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同时具有车道使用率低、刮擦事故多的特征.展宽车道设置时,需配合交通标志标线布设措施,做好渐变段、视距及下游长度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