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少川  蒋晓  邓力源 《包装工程》2019,40(14):242-246
目的 探索在哮喘移动医疗应用设计中情境感知理论的介入点,以期改善目前哮喘移动医疗服务的质量低、同质化等问题,从而提升哮喘移动医疗应用的实际诊疗效果和用户体验。方法 通过对情境感知理论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哮喘管理情境因素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会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移动设备背景下的哮喘移动医疗服务特性,凝练出包含用户、任务、社群、设备这4种情境因素的哮喘移动医疗服务情境模型,并从优化应用功能、提升服务深度、加强用户体验的角度入手,提出基于上述情境因素的设计策略。结论 情境感知理论的运用,加强了应用对于情境信息的感知能力,有助于理解患者特征和行为,深度挖掘患者需求,向患者提供更具个性化、情感化的哮喘移动医疗服务,提升哮喘自我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左自磊  蒋晓 《包装工程》2017,38(24):156-159
目的探索情境感知在移动购物APP设计中的应用,以期设计出更好的移动购物体验。方法以情境感知理论为基础,分析移动购物中的用户情境、环境情境、资源情境因素,对关键情境进行提取分析,阐述关键情境下的需求获取方法,提出设计方法和基于情感化的设计策略。结论情境感知理论的运用帮助移动购物应用成为用户的私人购物助手,有助于在移动购物场景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更优的移动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3.
郭昕鸣  谭征宇 《包装工程》2020,41(16):210-217
目的探索情境感知理论在O2O小程序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基于情境感知理论与KANO-AHP模型的O2O小程序设计流程,旨在定性、定量地分析用户需求,为O2O小程序的设计提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指导建议。方法以情境感知理论为基础,从用户情境、产品情境、环境情境三方面分析用户对O2O小程序功能和设计上的需求,并结合专家用户访谈对需求进行修正,得出用户需求集合;随后运用KANO模型对各项需求进行筛选与分类,构建O2O小程序的用户需求层次结构;再通过AHP法确定各项用户需求权重及重要性排序,进而提出设计策略。结论通过运用情境感知理论和KANO-AHP模型,全面、准确地分析了二十二项O2O小程序用户需求,并对综合权重位列前十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分别从产品架构、内容展示、便捷服务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和建议,为O2O小程序的设计提供重点,提高O2O小程序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情境感知在智慧农机管控系统交互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改善传统农机管控系统中信息感知效率低、缺乏智能服务等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并为智慧农业类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梳理情境感知理论,总结归纳农机管控系统中的用户情境、作业情境、设备情境、环境情境这四类情境信息,分析其与农机管控系统各层次任务的对应关系,据此提出智慧农机管控系统交互设计策略,并结合用户体验五层次进行设计实施。结论 情境感知理论的运用不仅加强了系统对情境信息的感知能力,还便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针对不同的情境服务采取合适的交互形式,既优化了农机作业的管控,又为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提高了系统智能程度和体验性。  相似文献   

5.
岳耀华  蒋晓  吴智艳 《包装工程》2021,42(24):121-128
目的 探索情境感知相关理论在户外运动类APP中的应用,以期改善目前市场上户外运动类应用中安全保障性不强、同质化严重、个性化与专属性不强等问题,从而全方位优化用户体验及提升用户户外运动的安全感,并为今后户外运动类应用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首先对户外运动及其应用的实践和理论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在梳理情境感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户外运动类应用中的用户、环境、社交和设备4类情境信息及情境感知介入户外运动类应用的技术支撑。通过桌面调研、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3种方法洞察出用户需求,最后总结出基于上述4类情境信息的针对性设计策略。结论 情境感知理论的运用有助于在设计应用时深度理解和挖掘用户需求,在更大程度上保障用户安全的同时向用户提供更具智能化、个性化、情感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朱硕  蒋晓  唐艺涛 《包装工程》2022,43(18):136-143
目的 探究情境感知在机构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满足老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提升养老机构的资源分配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机构养老服务的持续性创新发展。方法 首先,梳理情境感知理论的发展以及情境感知服务流程,同时分析归纳出机构养老服务的现状特征和问题;其次,结合情境感知介入机构养老服务的优势及特性,将机构养老的服务情境因素划分为用户、环境、任务、资源四类,同时采用桌面调研、用户访谈等方法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基于上述四种情境因素提出设计策略,构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结论 情境感知理论应用于机构养老服务之中,强化了系统情境信息的感知能力,从多维度视角挖掘动态情境下用户的需求,主动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简化用户操作路径,提升养老服务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7.
王思娴  肖东娟  邓嵘 《包装工程》2022,43(16):189-197
目的 探寻老年人居家卫浴情境中的关键因素,以及情境因素对产品产生的影响,引导人机交互向更加包容、主动、人性的方向演进,优化老年人卫浴产品的使用体验,提升养老品质。方法 基于情境感知,通过相关理论的梳理提出用户情境、环境情境、任务情境3种适老化居家卫浴情境类型。通过入户调研、行为观察法及访谈,对3种情境的特征进行分析与需求提取。结论 提出整装卫浴研发、以产品互联构建连续体验、赋予适老产品成长性、关注卫浴产品包容性设计的适老化智能居家卫浴产品设计策略。通过情境研究来分析要点、归纳策略,以此反映老年用户的使用习惯及卫浴空间特征,并得出潜在的用户需求,从而引导符合使用逻辑的适老化卫浴产品设计方向,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8.
研究针对旅游用户移动设备使用情境设计的社交网络手机应用软件方法,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电话采访和用户访谈等实际调研的方法,挖掘用户习惯和需求。使用剧情分析的方法来模拟再现用户旅行过程,提取情境。运用情境感知理论设计的手机旅游社交APP及其用户界面,最终设计出的旅游社交网络APP原型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并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产品服务系统使用过程是多种复杂交互行为构成的集合,复杂情境下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导致设计概念模型与用户心智模型不能有效映射,关于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用户情境数据形成多维空间,大量数据之间存在规律与关联,需要更加直观的方法帮助设计师了解用户需求,辅助设计师迅速作出设计决策。方法运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通过信息可视化系统模型构建,对用户情境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视觉呈现,探索设计概念模型与用户心智模型的映射机制,实现产品服务系统中用户域—功能域—方案域之间的转换,支持产品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重点研究有情境分类、情境感知多维数据挖掘、情境感知多维数据可视化、情境感知多维数据可视化的产品服务系统创新设计。结论研究成果将提高设计师设计决策的效率,解决产品服务创新设计过程中的模糊、迟缓、无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国强  梁亚坤 《包装工程》2017,38(12):94-98
目的研究基于情境体验的移动室内地图交互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方法通过阐述情境体验定义及要素关系,分析其对室内地图交互设计的影响,根据室内地图的功能特点,归纳出产品的3种典型使用情境,具体分析了各典型情境中的情境影响因素。结论总结出了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关注点和需求,并提出了基于情境体验的移动室内地图产品交互设计策略,最终结合设计实践对理论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曾栋  刘鹏  于信涛  罗伟  王康  杨杰 《包装工程》2019,40(16):140-144
目的 通过构建用户心理模型,发现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体验问题,指导产品设计开发。方法 以灭火器设计为例,通过访谈整理和归纳专家用户的知识结构;基于模拟实验获取新手用户的视触觉感知与外在行为数据;构建匹配灭火器使用情境的用户心理模型,提出灭火器优化设计的切入点,并以此进行设计实践。结论 以“信息输入—逻辑判断—动作输出”为基础框架,以习惯、产品特性、知识结构、检查行为、用户状态信息、火点信息、环境信息为模型组件,构建了灭火器用户心理模型,总结了影响灭火器使用体验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设计方案。通过构建用户心理模型,能够指导获得符合目标用户使用心理预期的产品设计方案,为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用户研究的儿童包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小琴  赵璧 《包装工程》2017,38(4):248-251
目的将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及研究方法扩展到儿童产品领域,关注幼儿群体顺应语境变化的潜在需求,以设计实践案例验证用户研究理论。方法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优化流程,采用用户访谈、实地观察、角色构建、情境演绎等用户研究的典型流程与方法,获取用户行为特性、认知心理、知觉特征等。结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儿童包产品的特征,提炼出儿童包产品研发的相关原则及需求点,输出设计原型,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如今"互联网+"兴起的环境下,对智能健身应用的使用流程和情境进行研究。方法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认识用户体验和情境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中期结合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归纳智能健身应用用户的角色模型,并且探讨用户体验和情境的相互关系,构筑用户情境,并且解决对应情境下的问题;后期利用简单的可用性测试,使用纸面模型的方法,同时记录用户使用时的反应并进行分析,用来评估移动健身应用,以便后期的不断优化和迭代。结论通过对于用户健身情境的研究,将用户的情境与用户体验设计相结合,提出基于情境的移动健身应用交互流程,提出三个新的用户情境,并且提出移动健身应用新的健身与交互流程,以有效满足用户的健身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4.
杜鹤民 《包装工程》2018,39(4):104-107
目的研究产品设计中直观外在体现的产品形态设计,使产品满足用户的物质功能需求和审美文化需求,避免设计中的伪设计和过设计问题。方法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产品形态设计中本能、行为和反思3个维度的要求,通过探讨用户需求理论、用户需求与产品形态设计的相互影响因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和比较优秀与劣质的产品形态设计的内在原因,形成综合使用需求、加工工艺、结构限定、绿色、环保等多角度综合考量的产品形态设计思路。结论产品设计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设计,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是产品形态设计多因素约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的深刻内涵,才能实现满足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优秀设计。  相似文献   

15.
李晓英  黄楚  周大涛  孙淑娴 《包装工程》2019,40(10):150-155
目的在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基于用户体验全阶段、全过程视角来分析用户与产品、环境之间的复杂交互体验过程,减少项目开发人员之间对用户需求确认点认知的不一致性,保证概念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用户体验地图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将复杂的交互体验过程进行可视化显示,分析用户行为路径,梳理用户接触点、目标和期望,量化用户体验满意度水平,定位和描述产品痛点,发掘产品创新设计机会点;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获得的产品创新设计机会点进行结构化的具体分析,量化用户需求权重,确定优选排序结果,以此对产品创新设计方案进行指导。结论以电动外卖送餐车的创新设计开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产品的创新设计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康  许芳婷  艾险峰 《包装工程》2018,39(12):155-158
目的深入理解用户行为,挖掘用户需求,探究加强消防头盔安全性与高效性的设计方法。方法以消防头盔为设计研究对象,从使用者、产品及使用环境三者所构成的情境动态关系出发。首先通过信息获取,得出情境系统中有关问题情境的相关情境要素信息,接着在求解情境的对象操作层面,结合问题情境相关情境要素信息归纳使用者行为的关键性问题需求,最后在结果情境的目标状态层面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域、物理域及交互域的相关设计需求描述,并构建产品情境模型。结论将该模型运用于消防头盔方案设计中,并通过与以往方案的功能对比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杨梅  薛明明 《包装工程》2020,41(8):111-117
目的家具产品作为设计求解过程的成果,不仅需要具有功能性、满足使用所需,而且要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带给人身心愉悦的使用体验。分析用户对于家具产品使用体验过程的感官需求,提出基于用户多维感官需求的家具产品意象评价方法,重塑家具产品感官吸引力。方法以用户的感官体验需求为切入点,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心觉五个维度进行聚类分析,剖析家具产品在五觉维度上的感知特性及规律,明确用户需求与设计者间的意象匹配关系,发掘用户需求下的家具意象模型描述——建立流程,构建基于用户多维感官需求的意象描述与评价模型。结论多维感官需求在家具产品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家具产品中全方位融入多维感官设计符号,能够让用户在与家具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全新的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18.
何宸  蒋晓 《包装工程》2021,42(2):313-318
目的将Hooked理论导入移动短视频应用设计,以期改善目前短视频应用中存在的创作率低、互动性弱、参与度下滑等问题,激发用户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产品的互动体验。方法基于碎片化、个性化、社群化的移动短视频时代特性,分析Hooked理论导入移动短视频应用的意义,结合用户调研结果,以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以及用户投入四个步骤为主线,提出移动短视频应用设计策略,包括利用用户的压力、孤独感来触发用户使用,优化创作路径、推理用户行为,多变的成就达成机制以及价值存储与虚荣指标外显。结论通过Hooked理论的运用,加强了产品与用户行为的结合,有助于把握短视频产品的时代特征,减小用户创作阻力,满足多样化互动需求,打造出更富吸引力的移动短视频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9.
邢祥龙 《包装工程》2022,43(16):284-291
目的 探究情感化理论在儿童医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达到减轻患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方法 首先,用文献分析法对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现状、儿童医疗产品的目标用户特征,以及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梳理;其次,结合案例分析,系统提炼和总结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设计实践,佐证上述设计方法。结论 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需要对诺曼的3个层次进行系统把握,本能层设计上,从医疗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和尺寸要素,整体构建愉悦感官体验;行为层设计上,用简约的功能和流程、人性化和趣味化的交互、及时的提示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使用体验;反思层设计上,通过产品形象象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故事扮演的方法,系统塑造深层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