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魏先红  何宝娟  陈泳洲 《应用化工》2005,34(2):117-118,130
以苯甲腈、叠氮钠等为原料,经偶合,成盐合成了硼酸复合5 苯基四氮唑。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苯甲腈)∶n(叠氮钠)=1∶1.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25%,120℃反应20h可得到收率90%的5 苯基四氮唑。在n(5 苯基四氮唑)∶n(硼酸)=1∶1,120℃反应30min的条件下,可得到约90%的标题化合物。原料经二步反应后的总收率为81%。  相似文献   

2.
1-溴-5-苯基-四氮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腈、叠氮钠、溴等为原料,经偶合,溴化合成了1-溴-5-苯基四氮唑。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与反应物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苯甲腈)∶n(叠氮钠)=1∶1.1,1 mol NH4Cl催化,120℃下反应20 h可得到收率90%的5-苯基四氮唑。在n(5-苯基四氮唑)∶n(溴)∶n(氢氧化钠)=1∶0.97∶0.96,反应4 h,水作溶剂的条件下,可得到56.4%的1-溴-5-苯基四氮唑,两步反应后的总收率为49.1%。  相似文献   

3.
以廉价易得的苯腈(3)与取代苯胺(2a~2h)为原料,在氢化钠的碱性作用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N-芳基取代苯脒化合物(1a~1h),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苯腈(3)与苯胺(2a)的亲核加成反应为模型,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如下:物料比n(3)∶n(2a)为1.2∶1、氢化钠用量n(NaH)∶n(2a)为1.2∶1、反应溶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反应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产物N-苯基苯脒(1a)的收率达到77%。在碘催化作用下,N-苯基苯脒(1a)可发生分子内关环反应得到2-苯基-1H-苯并[d]咪唑(4)。该工艺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底物适用性广,是合成N-芳基取代苯脒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永伟  聂新永  田金如  刘玉真 《化学世界》2007,48(8):478-479,510
以水为溶剂,少量乙醇作增溶剂合成5-乙硫基-1H-四氮唑。对影响反应收率的溶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总收率达83.5%,反应物料的用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苯肼及2,4-二氯甲苯为起始原料,苯肼经乙酰化,然后与水合氯醛、盐酸羟胺及硫酸钠反应生成N-乙酰氨基肟基乙酰苯胺,再经Beckmann重排,缩环,水解生成1H-吲唑-3-羧酸;2,4-二氯甲苯与NBS,在AIBN的催化下生成2,4-二氯溴苄,然后与1H-吲唑-3-羧酸反应生成氯尼达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N-乙酰氨基肟基乙酰苯胺的合成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物料配比n(N-乙酰苯肼)∶n(水合氯醛)∶n(硫酸钠)=1∶1.3∶8.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3 min,在该条件下,产物收率达86.9%,氯尼达明的总收率为31.2%。产物结构经红外、核磁和质谱进行了表征确定。  相似文献   

6.
以7-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于绿色溶媒碳酸二甲酯反应溶剂中,以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为催化剂,与5-甲基四氮唑反应合成了中间体7-氨基-3-[2-(5-甲基-2H-四氮唑基)甲基]头孢烷酸,然后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硫代苯并噻唑酯反应合成了头孢特仑酸。优化条件下头孢特仑酸纯度98.8%,总收率63.8%。该合成工艺具有反应周期短、收率和纯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1-(2-甲基丙基)-4-氯-1H-咪唑并[4,5-c]喹啉(Ⅰ)为原料与哌啶反应合成了1-(2-甲基丙基)-4-[哌啶-1-基]-1H-咪唑并[4,5-c]喹啉(Ⅱ),当用甲苯为溶剂,n(Ⅰ)∶n(哌啶)∶n(K2CO3)=1∶2∶0.3时,Ⅱ的收率为88.5%;Ⅰ与三倍过量的吗啉反应合成1-(2-甲基丙基)-4-[吗啉-4-基]-1H-咪唑并[4,5-c]喹啉(Ⅲ),收率86.5%;Ⅰ与三倍过量的哌嗪在体积分数50%的1,4-二氧六环水溶液中反应合成1-(2-甲基丙基)-4-[哌嗪-1-基]-1H-咪唑并[4,5-c]喹啉(Ⅳ),收率59%。Ⅱ、Ⅲ、Ⅳ的合成工艺均较简单。  相似文献   

8.
龙江  李惠萍 《精细化工》2013,30(2):217-220
以特戊酸氯甲酯为原料,经过叠氮取代、环加成和威廉森合成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可传导质子的单体4-{[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氧基]甲基}-1H-1,2,3-三氮唑(Ⅲ)。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合成特戊酸叠氮甲酯(Ⅰ)的最佳工艺条件:n(叠氮钠)∶n(特戊酸氯甲酯)=1.5∶1,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78℃;合成[4-(羟甲基)-1H-1,2,3-三唑-1-基]-特戊酸甲酯(Ⅱ)的最佳工艺条件:n(丙炔醇)∶n(Ⅰ)=1.3∶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4 h,n(CuSO4.5H2O)∶n(抗坏血酸)∶n(Ⅰ)=0.02∶0.1∶1,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63.9%。用FTIR、1HNMR和13C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7-氨基-(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7-DAMC)为原料经缩合和甲氧基化等一系列反应制备得到甲氧头孢关键中间体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7-MAC)。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体7-对甲苯硫亚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3-头孢烯-4-羧基酸二苯甲酯(7-DTMC)的较佳条件为:n(7-DAMC)∶n(TSC)∶n(环氧丙烷)=1∶3.5∶40,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30℃;产品7-MAC的较佳合成条件为:n(甲醇)∶n(无水AlCl3)∶n(PPh3)∶n(7-DTMC)=230∶1.5∶2∶1,反应温度25℃,PPh3插入反应时间15h,甲氧基化反应时间5h,收率54.17%,HPLC纯度99.15%。产品结构均经1H-NMR和IR表征认证。  相似文献   

10.
5-(4-氯丁基)-1-环己基-1H-四氮唑为合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西洛他唑的重要中间体。以δ-环戊内酯和环己胺为原料,生成N-环己基-5-羟基戊酰胺,之后与PCl5反应,以吡啶为相转移催化剂,中间体不分离,直接与叠氮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总收率76.7%。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高兆昶  朱驯 《化学试剂》2012,34(7):657-658,661
以水和乙醇为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作用下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对影响收率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物料比为1∶1.2∶1.2,95℃下回流16 h,收率达到85.2%。合成工艺操作方便,收率高,污染小,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苯乙酮(AP),三氯化磷(PT)和冰醋酸(AA)为原料,合成了1-苯乙烯基膦酸。考察了原料配比、第一步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AP)∶n(PT)∶n(AA)=1∶1.5∶3.5,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 h,加冰醋酸搅拌过夜,直接加入浓盐酸后回流5 h,冷却,二次重结晶,所得1-苯乙烯基膦酸产物经1HNMR,31PNMR,FTIR和熔点测定进行确认。与文献方法相比,该文报道的工艺缩短了反应步骤,收率从83%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13.
在五水四氯化锡存在下,由氯乙酸和正丁醇合成氯乙酸正丁酯。研究了反应中的影响因素。当氯乙酸、正丁醇和四氯化锡物质的量的比为1∶1.5∶0.029,回流分水90 min时,氯乙酸正丁酯收率为91.3%。  相似文献   

14.
巯基乙酸异辛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氯乙酸、异辛醇为原料,固体超强酸做催化剂,在减压条件下合成了氯乙酸异辛酯;氯乙酸异辛酯与硫代硫酸钠在PTC(相转移催化剂,下同)作用下形成Bunte盐,再经酸解、还原,生成巯基乙酸异辛酯。考察了各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酯化过程中异辛醇与氯乙酸的量比1 0,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A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 6%,反应时间为2 5~3h;巯基化过程中氯乙酸异辛酯与硫代硫酸钠的量比1 0∶1 0,硫酸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还原时间为60min,锌粉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 0%。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总产率达95%以上,精制后产品纯度w(巯基乙酸异辛酯)>99%。  相似文献   

15.
刘春玲  魏雪梅  李微  邵玉兵 《广州化工》2012,40(15):66-67,78
2,4-二氯苯甲醛肟与氯乙酸在乙腈中反应生成2,4-二氯苯甲醛肟氧基乙酸。探讨了反应溶剂、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2,4-二氯苯甲醛肟、氯乙酸、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的比为1∶2∶3.1,反应时间为4 h时,产品的产率达到62.8%。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当n(芳樟醇)∶n(乙酸酐)=1∶2,反应温度15℃,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0 2%,反应时间150min时,乙酸芳樟酯的收率可达73 6%。与现有工艺相比,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不使用夹带剂和乙酸芳樟酯的收率比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王树清  高崇  朱石生 《化学世界》2008,49(3):161-163
在醋酸溶液中,醋酸钴为催化剂,以间氯甲苯、氧气为原料合成间氯苯甲酸,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的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间氯苯甲酸的最适宜的操作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2 h、n(间氯甲苯)∶n(醋酸)=1∶3、催化剂的用量为0.03 mol(相对于0.2 mol间氯甲苯)。间氯苯甲酸的收率可达到95.17%以上,间氯苯甲酸产品纯度99.5%。  相似文献   

18.
胡海渴  姜萍  杜青林 《陕西化工》2014,(4):598-599,606
以没食子酸与乙酸酐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三乙酰没食子酸,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是:n(没食子酸)∶n(乙酸酐)∶n(对甲基苯磺酸)=1∶2∶0.5,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60℃,此时三乙酰没食子酸的收率为77.58%。  相似文献   

19.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采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酰水杨酸。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酰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n(水杨酸)∶n(乙酸酐)∶ n(氨基磺酸)=1∶ 1.5 ∶0.006 1,反应时间25 min,反应温度(81~85) ℃,产率可达93.34%。  相似文献   

20.
应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催化β-萘酚与氯乙酸反应,合成了β-萘氧乙酸。研究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β-萘酚与氯乙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在典型反应条件(β-萘酚与氯乙酸的摩尔比=1∶3,回流1.5 h)下,所得β-萘氧乙酸的产率为48.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