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涂布模块是涂布试验机的核心单元,三辊逆向涂布模块是涂布试验机的一种典型涂布模块。本文以三辊逆向涂布模块的涂布辊为例,建立了一套对高性能涂布试验机的辊子的设计与分析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三辊逆向涂布头的涂布辊工作原理,采用SolidWorks建立了涂布辊模型,并结合理论分析和工程经验对涂布辊各个参数做了详细讨论,最后,对涂布辊进行了基于COSMOSWorks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2.
涂布热风干燥箱干网在传送高涂布率再造烟叶过程会粘有大量涂布液,结合干燥箱自身实际特点,设计了涂布热风干燥箱干网在线清洗系统,清洗掉干网粘着的涂布液,并吹扫和烘干干网上清洗后附着的水分,保证了涂布热风干燥箱的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涂布生产线多辊同步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分析涂布生产线结构特点,提出基于环形耦合控制策略的多电机控制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涂布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实际生产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线同步控制精度,稳态误差小,涂布质量显著提升,能够满足精密涂布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
作为锂电池涂布机"心脏"的涂布模头,一直被进口厂家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阻碍了国产涂布机的发展和成本优化。现以锂电池极片涂布机中的双腔式挤压涂布模头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针对模头流道进行流体分析,尝试改变模头的入口速度、条缝厚度、斜口角度等因素,查看是否对涂布质量产生影响,确定影响因子,寻找优化路线。  相似文献   

5.
涂布是锂电池生产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而涂布机的稳定运行以及极片最终的工艺要求都直接和涂布机的电气控制系统有关。锂电池生产线涂布控制系统对速度和位置等参数的控制要求很高,故选用变频器对放卷、牵引和收卷电机在整个前进过程的速度进行控制,选择伺服驱动器来完成背辊、涂辊的推动和调刀电机的定位控制和速度控制,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经试验,系统能满足锂电池涂布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锂电池极片间歇式涂布生产中存在的涂层厚度不均匀、反面涂布需要定位、背辊避让时影响基材运行速度及张力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间歇式涂布器,通过对计量辊与涂布辊间的间隙进行自动调整、涂布辊与背辊速度差自动调整、背辊避让和复位的速度及速度曲线设定等方式的设计实验,实现对各涂段涂层厚度的控制;通过摆臂式导辊,实现基材走带的稳定运行,通过传感器补偿设置实现正反面极膜准确对位,解决了前述问题。经实际应用证明,该间歇式涂布器,可自动实现各涂段涂层厚度均匀控制、保证基材稳定运行、保证正反面极膜准确对位。所设计涂布机自动化程度高、参数设定简单、运行稳定、具有一定先进性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锂电池极片涂布工艺参数与浆料涂层湿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Volume of Fluid(VOF)方法建立了狭缝挤压式涂布外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锂电池浆料微观流动过程及涂布缺陷形成原因,运用Minitab软件设计了三因子两水平的全因子仿真试验,讨论了基材运动速度、涂布间隙和入口流速对浆料涂层湿厚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可获得稳定均匀的涂层,否则会产生涂布缺陷,其中基材运动速度和入口流速为涂层湿厚度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数学模型在仿真试验条件下可预测湿涂层的厚度,为锂电池极片涂布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狭缝式涂布在大面积涂布领域的应用需求,设计了用于平板显示光阻涂布的精密工作台。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工作台的龙门滑台组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同时对工作台的运动部件进行了动力学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工作台具备足够极高的静态刚度和动态响应能力,能够满足大面积狭缝式涂布要求。  相似文献   

9.
计量圆光栅超微粒乳剂的涂布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计量圆光栅超微粒乳剂涂布的工艺问题。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计量圆光栅超微粒乳剂涂布方法:“动态旋转定量涂布法”,并取得了理想的实用效果。为获得大直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计量圆光栅的母板,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各种圆形光学元件的涂布。  相似文献   

10.
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索式提取法提取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及片基的水溶性成分,分别计算成品和片基的提取率,通过公式S提取=E样品-E片基计算得产品的涂布率。通过分析提取溶剂的选择、不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循环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水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0,循环次数为10次较为适合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率的测定。运用提取法测定的涂布率与在线生产模拟法计算的样品实际涂布率比较,相对误差在5%以内,说明本方法是一种适合于测定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涂布率的快速、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涂布标准筒装密封胶粘剂用的“QT—01枪式气动涂布机(又称气动堵缝枪)。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广州机床研究所研制成功,一九九○年三月通过部级鉴定,现已批量生产供应市场需要。本涂布机性能良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可提高涂布效率质量,减少胶料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从薄胶涂布和厚胶涂布两种情况出发,分别详细列举和分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并涂出了较均匀的胶层.  相似文献   

13.
电池极板的涂布效果检测是电池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利用步进电机、限位开关、同步带轮和自行开发的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研制出一种用于在线检测极板涂布效果的新型检测仪,实现了对极板涂布效果的往复检测和信息反馈,具有操作简单和易于维护等优点,为前期的生产工艺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电池的生产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涂布工艺中涂层干厚度误差,提高动力锂电池极片生产质量,提升生产效率,研制出一种新型宽幅动力锂电池挤压式涂布机。挤压式涂布机结构主要有大理石平台和漂流烘干箱构成,这种设计有效提高设备耐用性和物理精度,并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伤。控制系统采用三菱张力控制器LE-40MTB-E和张力传感器LX-015TD构成闭环控制系统,进行恒张力控制;采用卷径计算单元LE-40MD和变频器构成料带恒速控制,以应对在生产过程中的卷径不断变化。经过严格测试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种技术参数符合性能指标,其中单面涂布干厚度误差比传统设备降低了30%左右,有效解决了传统涂布工艺中涂层精度不高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阶段动力锂电池极片挤压式涂布没有成熟系统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一款稳定可靠的动力锂电池极片挤压式涂布系统。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新型的挤压模头型腔设计方法,并设计出衣架型挤压模头型腔。结合转移式涂布系统,完成了供料装置、机头涂布装置、收放卷装置、烘干装置等结构的设计,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然后搭建出整个系统,最后使用该系统进行实验,对实验样品进行取样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是可行的。这一研究为动力锂电池极片挤压涂布技术的自主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大容量动力蓄电池逐渐成为动力电源的主体,但锂电池生产装备仍是制约国内当前锂电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基于上述问题,针对高速、高精智能化锂电池涂布机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包括挤压涂布、快速烘干、张力纠偏和实时膜厚监测反馈闭环控制。通过有限元仿真优化挤压涂布模头参数,采用悬浮式烘干技术和空气动力学设计技术实现快速烘干,张力纠偏采用全闭环张力控制和全自动EPC实时纠偏。综合采用运动控制、伺服驱动、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属集成创新,实现了放卷、纠偏、张力控制、浆料输送、涂布、烘干、收卷等多功能复合一体化结构,涂布速度为15~30m/min,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飘浮风嘴是涂布机漂浮干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组件,本文着重介绍飘浮风嘴结构及功效和在干燥系统中的优化设计,以期提高干燥系统的干燥效率和提升涂布机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个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有机光导鼓自动涂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主控制模块、汽缸运动控制与传感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操控性好的特点,可以实现涂布系统较复杂的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润滑理论,利用雷诺方程推导出涂布机工作时逗号刮刀在流场中受力的计算公式,给出逗号刮刀的压力分布图和合力变化图。研究了刮刀半径和最小间隙对刮涂流场的影响:刮刀在工作中所受的力随刮刀半径的增大和刮刀与涂布辊间隙的减小而增大,所受合力的方向随当量半径的增大而不断接近连心线方向。进一步计算出在流场作用下逗号刮刀的形变量,为在涂布设备工作过程中对逗号刮刀刃口直线度进行调节和刮刀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机械工程学报》2013,(5):9+83+89+129+146+153
全新式精密图案涂布技术之开发与研究——「太极涂布法」博士:林怡君毕业学校:台湾大学指导教师:王安邦精密图案产生技术之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除了过去广为应用在书籍印刷等知识传播领域外,近年来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被大量运用于半导体、平面显示器及生物医学产业。而因应全球绿色环保节能之大趋势,各式图案涂布技术(patterncoating)正如雨后春笋般的被开发并应用,此类技术利用流体控制及机械动作,直接将图案定义于涂布基材上,以免去传统批式(batch)制程中高耗时、耗能、高废料、且高污染之微影蚀刻制程,并以卷对卷(roll-to-roll)方式快速且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