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电量计量不平衡问题,针对数字化跨间隔电能计量系统涉及环节较多、实验室测试存在盲区、现场检测手段匮乏等特点,提出一种用于变电站现场实施的跨间隔电能计量多维测试技术.分析数字化跨间隔计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提出基于无线传输的间隔化注入测试方法及其实现方案,对分布式终端同步、被动采样的精确触发及采样曲线拟合等关键技术进行描述.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测试方法在保持被测系统架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跨间隔电能误差定位及相关性能检测,有助于提升数字化计量专业的现场调试检修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发展,尤其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以及IEC61850系列标准的推出,变电站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2009年国网公司提出“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后,各地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竞相兴起。而作为智能变电站的计量环节,数字化电能表的应用对提升智能变电站的电能计量水平尤为重要。本文对数字化电能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基于ZigBee技术的住宅小区远程电能抄表系统进行了研究,实现了电能计量和无线传输相结合.提出住宅小区远程电能抄表系统的设计方案,对远程抄表系统中硬件电路进行了设备选型,对其软件进行了设计.本文所提方案为无线抄表系统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对电能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计量系统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计量二次回路、电能表计等诸多设备单元,每个单元的误差及信号衰减都会影响系统计量精度.本文就如何降低电能计量系统综合误差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遥视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遥视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思路与实现方案,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交互式、可视化全场景的仿真培训。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多功能防窃电基波谐波三相电能专用计量芯片ATT7022B和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449的电表实现方案,此方案采用专用电能计量芯片测量各种电能参数,具有高精度、超低功耗、多功能和防窃电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主要是由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和电能表的相对误差来决定的.运用误差理论,着重对采用S级电流互感器,合理配置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如何针对不同负荷性质合理地匹配电能计量装置,进而提出减小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提高计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电网信号数学描述及电能计量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非线性负载和冲击性负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给出符合电网信号实际情况的、适用范围更宽的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电网信号数学描述.并据此分析了现有电能计量方法产生巨大误差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给出仿真结果,对提高现有电能计量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5月21日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2011年开始进入了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时期。到“十二五”末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力争在2015年期间要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进入到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随着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铁路变电站作为电网系统的末端用户,必将也要融入智能电网,向着智能变电站方向发展,并且很迫切。本文在现有铁路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电网系统相对成熟的智能变电站方案,提出铁路智能变电站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同步对时的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化变电站的同步对时方案,为智能变电站中对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Smart metering has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a research focus due to its reliability and energy-efficient natur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electromechanical metering systems. Existing methods primarily focus on data management,rather than emphasizing efficiency. Accurate prediction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crucial for enabling intelligent grid operations,including resource planning and demandsupply balancing. Smart metering solutions offer users the benefits of effectively interpreting...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电力市场下用户电价管理的需要,并与传统的用电收费方式相区别,提出了一种基于IC卡的用户分时电价管理模式.该模式能适应多种电价制的要求,自动更新用户电表的时段和费率参数,并完成对用电量的分时计量和计价.侧重介绍了相关的IC卡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并给出软硬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电能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用户侧对设备能耗的监测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实时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设计了一种电能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硬件上采用RN8209G计量芯片+Telos B节点,在软件上使用TinyOS操作系统nesC编程语言+C#终端显示.将节点实物设计成插座形式,完成了对用户侧电能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电网快速推进与新技术领域的出现,以变电站为代表的能源互联网系统拓扑结构趋于复杂,传统运维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变电站规划设计、监测分析和运行优化的要求。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DT)技术的发展给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带来诸多便利。然而作为推动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相关研究与应用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将数字孪生技术工程应用于能源电力各业务环节依然存在诸多挑战,亟需开展系统性研究,以突破适应能源电力行业特殊性的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为此,本文以变电站作为应用场景,首先对变电站运维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阶段变电站巡检模式缺陷、模型精度不够、感知参量单一、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等问题。以此设计了一套涵盖空间信息与设备建模、变电主设备机理建模、智能反馈控制、设备感知网络、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体模型的仿真,以及三维可视化渲染与应用的数字孪生变电站模型框架。然后讨论了变电站数字孪生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高性能、低成本、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度与智能化的变电站专用传感器研制;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存储管理与计算资源优化分配;孪生模型精度亟待提升与可解释性缺乏论证;“数据安全”与“数据孤岛”给数据驱动的模型训练带来挑战;高精度实景三维重建与虚拟实体动态更新算法的研究。针对提出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新工艺、新材料的智能传感器技术;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分布式云存储技术与以安全私有云为核心的数据管理体系;云边协同计算技术;数据驱动与机理知识融合建模技术;满足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前提下的模型训练技术——可信联邦学习;实景三维重建、点云语义分割、点云动态可视化、虚拟现实等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结合数字孪生模型设计与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给出了一套面向工程应用的数字孪生变电站系统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包括变电站设备实时监测、设备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运维决策优化与智能反馈控制等典型的应用场景。数字孪生技术与变电业务各环节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智慧变电站运维管理发展与效能提升、开辟数字化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成熟必将推动整个能源电力行业打破数据、技术壁垒,实现电力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价值、技术协同,构建更大范围的数字孪生系统,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IEEE1588精密时钟协议能够实现亚微妙级的网络对时精度。本文介绍了IEEE1588对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基于SNTP对时和1588对时的时钟同步对时方案。通过试验证明了1588同步对时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对时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系统谐波电能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谐波污染导致电能质量严重恶化,尤其是使电能计量装置出现混乱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波对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和合理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谐波电能计量方法和流程图,最后基于Matlab平台,对谐波有功、无功计量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力系统谐波污染导致电能质量严重恶化,尤其是使电能计量装置出现混乱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波对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和合理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谐波电能计量方法和流程图,最后基于Matlab平台,对谐波有功、无功计量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国内外智能用电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面向家庭的新型智能用电体系框架,主要由智能电表、智能互动终端、智能插座、家庭局域网络等构成;可支持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系统或设备的灵活接入,具有计量、综合能耗监测、家用电器智能控制以及与用户的双向互动等功能.介绍了一款基于CS5460电能计量芯片的单相复费率智能双向电表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智能电表具备0.5%以上的计量精度,且可实时地与智能互动终端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9.
设计实现了基于IC卡的预付费售电系统。预付费售电系统由IC卡预付费电表系统和微机售电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利用单片机和IC卡技术实现了IC卡预付费电表系统,采用Delphi开发了微机售电管理系统。基于IC卡的预付费售电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电能计量付费的相关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