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神经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SPR技术在神经节苷酯特性测定,神经生长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研究及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我国电站锅炉点火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站锅炉等离子点火控制系统,阐述了该等离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控制器硬件配置和STRUC软件设计,本控制系统旨在利用恒定的直流电源把压缩空气电离,用经控制调试得到的稳定的高温等离子弧点燃炉膛内的煤粉,实现了电站锅炉的无燃油点火,节约了大量的燃料油.实验证明,该SIMADYN D控制系统可以达到锅炉燃煤等离子点火和稳燃的参数要求,不仅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功能,而且符合环保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我国电站锅炉点火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站锅炉等离子点火控制系统,阐述了该等离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控制器硬件配置和STRUC软件设计,本控制系统旨在利用恒定的直流电源把压缩空气电离,用经控制调试得到的稳定的高温等离子弧点燃炉膛内的煤粉,实现了电站锅炉的无燃油点火,节约了大量的燃料油。实验证明,该SIMADYND控制系统可以达到锅炉燃煤等离子点火和稳燃的参数要求,不仅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功能,而且符合环保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与常规油点火系统在控制逻辑方面的不同,分析其应用后的良好效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综述传感芯片的结构、生物传感芯片的固相化技术及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聚类模式的数据清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挖掘前都必须对所要挖掘的数据源进行清洗,以去掉不正确的数据。本文对数据清洗中整合多个数据源的问题做了相关的研究。针对现有检测复制记录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Canopy聚类技术进行聚类复制记录的数据清洗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是生物体和食品中普遍含有的一种重要物质,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和食品的质量,因此检测葡萄糖的浓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构造了葡萄糖测量实验系统,并通过葡萄糖溶液浓度的测量实验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系统对葡萄糖溶液的分辨率达到了6.25 mg/L,其精度高于其他采用折射率测量方法能够获得的葡萄糖溶液浓度的测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微型化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测量装置在工业和医疗上的检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的原理之后,比较详细地介绍近年来其应用情况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嵌入式技术在船舶内燃机不解体清洗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和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船舶内燃机不解体清洗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SPRI)的原理,应用自行搭建的SPRI系统采集指纹图像,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物残留。在实验中,测量了粘有TiO2颗粒的指纹和正常状态下的指纹的SPR吸收光谱,并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指纹图像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通过对指纹图像进行SPR分析,获得其SPR图谱,能显著观察到其共振波长的变化,从而能实现对残留化学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刘哲 《网络与信息》2011,25(8):40-41
描述网络教学的数据仓库中包含了从各种数据源导入的大量数据,数据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教学评价的效果。针对学生重复信息的处理,文中提出了基于数据类型进行分词的策略,结合编辑距离算法可有效检测出重复的学生基本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及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以西门子S7-200PLC和TP170B触摸屏为主要控制元件,实现自动等离子体清洗系统的综合控制和管理。本文详细的阐述了此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3.
《微型机与应用》2020,(1):19-23
计算机程序基因技术是在恶意程序不断演化与检测识别技术的对抗博弈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恶意程序检测技术已难以应对恶意程序的快速动态增长趋势,计算机程序基因技术开启了恶意程序检测分析的一个新的思路,从汇编指令层中萃取出计算机程序的真实行为意图,从而对程序进行分析和识别。根据给出的计算机程序基因的定义以及提取方法,可以找出计算机程序最本原的特征,有效提高新型的或变种的恶意程序的分析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电力线是目前分布最广的有线网络,利用电力线网络进行通信实现自动抄表是电力企业追切需求,但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态脉冲位移相位调制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调制解调方式,利用RS编解码技术,通过信号检测算法的研究,实现了在相对恶劣环境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并将软硬件开发设计完成的DEMO(实验样品)板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环境下的测试,由测试结果可知,此方案基本能满足电力载波抄表的要求,对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数字化工厂技术在生产线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分析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效果为目的,讨论虚拟环境中的生产线规划,介绍数字化工厂软件eM-Power,并举例说明在其生产线仿真优化工具eM-Plant环境下进行生产线建模仿真、分析瓶颈设备的过程,证明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有效的检测方法在开发入侵检测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进行深入研究,选取四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如决策树、贝叶斯、K最近邻法和神经网络来分别构建入侵检测系统,旨在找到最有效的分类算法。仿真实验在Weka环境下使用KDD CUP99数据集进行测试。实验表明,采用C4.5决策树构建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Context

Software product lines (SPL) are used in industry to achieve more effici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testing side of SPL is underdeveloped.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at surveying existing research on SPL testing in order to identify useful approaches and needs for future research.

Method

A systematic mapping study is launched to find as much literature as possible, and the 64 papers found are classified with respect to focus, research type and contribution type.

Results

A majority of the papers are of proposal research types (64%). System testing is the largest group with respect to research focus (40%), followed by management (23%). Method contributions are in majority.

Conclusions

More validation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is needed to provide a better foundation for SPL testing.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ethnographic field study of 'Out Of This World' (OOTW, Benford et al. 1999) an experiment in 'inhabited television' combining broadcast technologies with a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 in a live show.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work of producing OOTW and how personnel managed the manifold contingencies of working with complex technology. The use of a specially developed virtual camera control application is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methods the director used for live editing views from cameras into a 'broadcast from virtual reality'.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multiple professions involved (TV personnel, research scientists, actors) are documented and the viability of inhabited TV as a 'new medium' is assessed. Future technological refinements are briefly discussed along with some general implications for CSCW and 'media studies' of the work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