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脂溶性叶黄素制成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考察其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方法 以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188混合物(4∶5,w/w)为载体,以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和减压熔融法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鉴别叶黄素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研究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推测叶黄素在载体中以低共融混合物形式存在.最终选择以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测得其溶解度为4.6%,45 min时溶出量为99.47%.结论 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可有效地增加叶黄素的体外溶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特性。方法以PVP K-3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体外溶出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结果固体分散体能明显促进药物的溶出,药物在15 min内溶出90%,较原料药有显著提高。DSC和XRD证实白藜芦醇以非结晶形式被包埋于PVP K-30中,形成固体分散体。结论将白藜芦醇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药物体外溶出度,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3.
研究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以PEG6000与表面活性剂为混合载体,采用喷雾冷凝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进行溶出度的研究,与药物和载体的物理混合相比,其溶出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增强绿原酸的体外溶出速率,将绿原酸固体分别与PVPK30和PEG4000按照料辅比(质量比)12,14,16,18进行混合,比较4种料辅比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成品的体外溶解度、累积溶出度和稳定性,对最佳配料比采用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以PVPK30为载体,料辅质量比14,制备绿原酸固体分散体,其溶解度、溶出度、稳定性都有所提高;扫描电镜(SEM)下显示固体分散体中绿原酸以非晶体形式存在于PVPK30中,表面许多小孔有利于药物的溶出与吸收。绿原酸-PVPK30固体分散体明显提高了绿原酸的体外溶解度和溶出度,明显优于原料药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不同载体制备黑果枸杞总黄酮固体分散体,并进行物相表征。方法:以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为考察指标,以载体的种类、载体与原料比例、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黑果枸杞总黄酮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参数,并以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D)技术进行形态表征。结果:当载体为(PEG6000)、原料药与载体的比例为1:3、搅拌时间为75 min时黑枸杞总黄酮固体分散体的累积释放百分率可达到90.3%,物相表征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总黄酮与PVP-K30形成无定形状态固体分散体累积释放百分率在30 min之内达到89.3%。结论:将黑果枸杞总黄酮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药物体外溶出度,该工艺稳定,可以用于黑果枸杞总黄酮固体分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木犀草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木犀草素固体分散体,分别以PVP K30、聚乙二醇(PEG 6000、PEG 8000、PEG 10000)选择最优载体,以原料用量、载体与原料比例、制备时间、制备温度、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以累积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PVP K30为载体、原料用量39.5 mg、载体与原料比例7:1、乙醇体积分数为80%、制备时间31 min、制备温度80 ℃,此条件下,验证实验的累计溶出度为84.72%。结论:该制备方法可靠,且为今后对木犀草素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姣  刘鑫  郑敏  周军  李湘洲 《食品科学》2021,42(21):80-86
本实验以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为芯材,紫胶树脂铵盐(shellac resin ammonium salt,SRAS)为基材,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白藜芦醇/紫胶树脂铵盐(Res/SRAS)固体分散体,通过物理性质的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体外释放实验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对Res/SRAS稳定性、结构、体外释放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SRAS、Res和无水乙醇的用量分别为2.0 g、0.222 g和10 mL的条件下,制备的Res/SRAS中Res包埋率达79.06%,负载率7.91%。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es/SRAS为表面较光滑的球体结构,平均粒径为(843.75±162.99)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SRAS对Res进行了有效的物理包埋,形成了稳定的Res/SRAS。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Res/SRAS热力学性质稳定。Res/SRAS在模拟胃液中可保持稳定释放,在模拟肠液中释放加快,上述两种模拟环境下10 h内Res/SRAS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1.10%、65.79%,表明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一定的肠溶特性。此外,Res/SRAS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包埋前的Res。综上,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Res/SRAS性能较好,对Res及其类似物在功能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干姜粉末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研究了干姜粉末的热性质,加热温度为室温至500℃,加热速率5℃·min-1和10℃·min-1,测定氛围为静态空气。实验发现:超过40℃时,干姜粉末中的挥发成分和湿存水有明显损失,超过250℃时热分解。建议干姜粉末应在40℃以下密闭保存,可用于汤料类调味和烧烤类调味。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分散石油树脂胶,并将其在漂白麦草浆中进行了施胶实验,用对纸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扫描电镜-X衍射能谱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初步探讨了阳离子分散石油树脂施胶剂的施胶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胶料粒子在浆料中能依靠其正电性与带负电的纤维结合,在适宜的温度下,胶料发生软化和铺展,其极性基团部分与纤维结合,疏水的非极性部分转向纤维的外侧,从而完成施胶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段乳化结合超声薄膜法制备氧化性更强、更稳定的叶黄素–花青素脂质体。结果表明:叶黄素的乳化最佳HLB值为10.9,选用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和辛奎酸甘油酯为42∶58。叶黄素与花青素在60℃,p H 9,膜材用量为7.9%的条件下,超声乳化47 min,包封率可达38%;体外抗氧化实验(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OH·清除实验)表明叶黄素和花青素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固体分散体被认为是在药物领域解决原料药物水溶性和溶解速率差的最成功的方式之一,由于在解决功能活性成分水溶性、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也逐渐运用于对保健食品的研发。本文从固体分散体的分类、制备技术、稳定性和其在保健食品上的应用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后疫情时代下的背景对固体分散体未来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做出展望,期望为固体分散体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醇溶蛋白为纳米载体,通过反溶剂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负载叶黄素纳米粒(Zein-Lutein),并对其结构表征进行解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醇溶蛋白负载叶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得到了玉米醇溶蛋白负载叶黄素纳米粒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醇溶蛋白与叶黄素质量比20:1,水合时间150 min,水合温度50℃,该条件下对叶黄素的包封率为81.00%。所制备的Zein-Lutein纳米粒经Nano分析仪测得平均粒径为398.3 nm;透射电镜(TEM)显示叶黄素被玉米醇溶蛋白包埋后,Zein-Lutein纳米体系形态和分布发生了改变;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玉米醇溶蛋白能够负载叶黄素形成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制备青花椒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小鼠离体皮肤中的透皮吸收特征。微乳法制备SLNs,通过单因素考察,以挥发油为油相,硬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gelucire 50/13)为脂质载体,吐温80为乳化剂,丙三醇为助乳化剂,使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Franz扩散池法比较青花椒挥发油与其SLNs的体外透皮吸收特征。结果表明,青花椒挥发油纳米粒最佳处方为丙三醇质量浓度3.67 g/L、药脂比6︰1、吐温80质量浓度4.67 g/L;测得SLNs平均粒径28.76±1.56 nm,多分散指数0.108±0.023,包封率92.24%±3.48%,纳米粒积累渗透量25.02μg/cm2,是原料的3.16倍。SLNs粒径小,分布均匀,包封率高,可促进药物的体外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几种常见菜籽中钙的含量及溶出度。方法:采用仿生提取-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E-AAS 法)测定菜籽中钙的含量并计算其溶出度。结果:萝卜籽的含钙量较高;黑南瓜籽和葫芦籽粉的溶出度是黄瓜籽粉和苦瓜籽粉的两倍。钙在3~21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3.58%,RSD 为1.27%。结论:BE-AAS 法可准确测定菜籽中钙的含量及溶出度,菜籽粉可作为钙源。  相似文献   

15.
万寿菊干花中叶黄素的实验室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正己烷萃取万寿菊干花粉末多遍至萃取液无色,合并过滤萃取液。负压旋转蒸发浓缩萃取液至其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5%(W/V)。向浓缩液中加入等体积的10%(W/V)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充氮,搅拌,皂化12h。用乙醚和2%(W/V)的氯化钠水溶液液-液萃取皂化反应产物。用氯化钠溶液多次洗涤乙醚相至氯化钠洗液的pH为7。收集乙醚相,负压旋转蒸发除去其中的乙醚,并进一步负压加热干燥除去水分至恒重。测定产物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组成。收集色谱图上叶黄素组分的质谱图作为对其定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孟丽  赵文军 《食品科学》2009,30(18):71-74
研究万寿菊油树脂中叶黄素酯的分离纯化过程。结果表明,较优的分离纯化条件为:丙酮溶解万寿菊油树脂的条件为:料液比1:3(m/V)、温度50℃、冷却时间3h;正丁醇处理丙酮浓缩物的条件为:料液比1:3.5(m/m)、温度50℃、冷却时间4h,正丁醇处理物再经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纯度可达85% 以上的叶黄素酯。  相似文献   

17.
焦岩  李大婧  刘春泉  肖亚冬 《食品科学》2017,38(18):259-265
以叶黄素晶体为原料,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得到了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叶黄素用量0.51 mg/m L、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4∶1)用量5.0%、pH 7.4、温度62.9℃。此条件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1.20±0.56)%,平均粒径为(226.8±10.62)nm;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所制备的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呈球形纳米结构,叶黄素在纳米脂质体内部均匀分布;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及其纳米脂质体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可有效提高叶黄素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