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论述了监督检验的法律地位和公益属性,并就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各工序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使用压力容器过程中常见的腐蚀失效,对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报告中应考虑的腐蚀失效的影响因素及监测(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从源头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对设计、制造、监检和设备监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避免和减少压力容器失效事故的发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压力容器进行监测和定期检验。简单介绍了几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特点,这些技术包括超声检测技术,红外热检测技术,声发射检测技术以及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对这些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指出我国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仍为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油田压力容器长期处于腐蚀环境中,采用内涂层技术是压力容器内防腐的主要方法之一。阐述了内涂层防腐机理及失效原因,根据某油田处理站段塞流捕集器内涂层现场使用情况,在内涂层施工中采用新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选用渗透性、抗油污性能良好的低表面处理St2等级的环氧防腐涂料作为底漆,采用新型湿法喷砂技术进行容器表面预处理,采用能显著缩短固化周期的紫外线光灯照射涂层的新工艺。采用宏观检查、漆膜厚度检测、电火花漏点检测及附着力检测等方法对内涂层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测,检测结果证明内涂层质量合格,可以保障压力容器长期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某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计资料、运行维护保养记录、历年检测检验报告、装置实际运行工况以及介质化验分析报告等资料,以装置中介质腐蚀流为主线,运用DNV ORBIT Onshore软件对该装置的主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各设备项的风险大小及风险等级,分析了可能发生的损伤模式,提出了基于风险的检验计划。现场实际检验情况显示,腐蚀较严重的部位与前期评估结果较为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菲  李晓红  吕维平 《焊管》2011,34(5):33-36
压力容器的安全评价是杜绝事故发生的关键过程,如何选择合适的失效准则至关重要.对现行压力容器的几种主要失效准则进行了论述;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不同壁厚的管道进行了基于弹性失效准则和塑性失效准则的失效压力计算,其中考虑了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对失效压力的影响;并利用FouPel经验公式进行基于爆破准则的失效压力计算.最后...  相似文献   

6.
基于失效模式的在役压力容器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压力容器失效过程中材料发生变化的物理、化学机理和过程特征,基于压力容器变形、断裂、腐蚀、磨损、失稳、泄漏及材料劣化等失效模式,判断可能产生的缺陷,提出尽可能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从而正确制定在役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真空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根据近年来的实际检验经验,结合TSG 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等相关规程、标准,马氏体组织引发的封头直边端开裂、夹层与气、液相接管连接的角焊缝泄漏、夹层真空失效是引发真空绝热压力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其次结合失效原因,分析了定期检验过程中真空度测量及检验结果的判定进行了分析,然后就精确测量真空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真空绝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项目及检验结果的综合评定要求,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对真空绝热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案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需要广泛应用到压力容器装置。压力容器装置最常见的故障就是装置失效,因此,对压力容器失效的分析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压力容器失效分析及其安全评定技术方式进行阐释,并对这些方法提出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无损检测是石油化工设备进行定期和异常检测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检测,可及时发现缺陷,对提高石油化工设备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通常是指在容器应力分析和材料性能评价的前提下,确定焊缝中是否存在缺陷、缺陷当量、缺陷性质和危害程度,以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一种手段。在石油化工设备中,有些在役压力容器因种种原因,按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是属于“信不过”的设备。作为目前越来越成熟的声发射检测技术,因具有简捷、经济、灵敏度高,又能检测“动态”缺陷等特点,已发展成为金属压力容器检测和安…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压下工作的压力容器,其高温蠕变及蠕变断裂是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其进行蠕变分析,可以准确得出压力容器任何部位及任意时刻的应力和应变,克服了传统解析设计方法中存在近似、不准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7.
18.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