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水压裂技术及其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砂裂缝的有效性是压裂施工增产效果的决定因素,清水压裂作为一种成本低、改造效果好的经济有效增产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简要介绍了清水压裂的增产机理、特点、工艺技术及现场应用情况,对油气藏改造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缝网压裂技术及其现场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的缝网压裂技术,完善了缝网压裂的概念,指出缝网压裂是在达到预期目标支撑缝长的主裂缝基础上,形成多缝直至形成“缝网”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储层,根据弹性力学假设,采用不同的平面模型,分析了形成缝网的力学条件。当施工时裂缝内净压力超过水平主应力差值与岩石抗张强度之和后,可在原始裂缝的基础上形成新裂缝,实现缝网。研究了各种缝网压裂施工方式,提出了目前可应用的缝网压裂施工方法,并指出缝网压裂的发展方向。采用缝网压裂设计理论对F1-15井进行了缝网压裂设计,施工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压裂后效果显著,分析显示有多缝形成。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加砂压裂工艺裂缝内压降高、支撑剂分布连续、砂堵风险大的问题,结合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低孔、低渗、低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压裂工艺——高速通道加砂压裂技术。通过对岩石力学、支撑剂导流能力、支撑剂在压裂液段塞中的稳定性及开放性通道进行评价,并对纤维加量、铺砂浓度剖面和加砂规模优化,以及对纤维降解和纤维加注配套技术优化,最后优选出纤维加入浓度约为4‰,压裂液用量降低39%,支撑剂用量降低44%,施工水马力降低了33%,脉冲时间间隔为1.5-2.5 min。××水平井采用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压后初期裂缝导流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喜获无阻流量为6.53×10~4m~3/d的高产气流,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该技术的现场应用将对致密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地震资料现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铁亮 《石油仪器》2000,14(3):48-50
现场地震资料处理在野处地震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地震小队均已经配备了现场处理系统,以便更快地处理生产资料和及时修正不合适的施工因素,如井深,药量及偏移距等。文章在简要介绍现场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及软件流程之徨,较详细的介绍了地震常规现场处理的各项技术,以及如何更好地选择各种处理参数等。并列举了实际施工中地震参数选择和资料处理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5.
变排量压裂技术及其现场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变排量压裂技术,对其机理和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排量的瞬间跃变,可在控制压裂裂缝缝口高度向下延伸的同时将支撑剂输送至裂缝更深处,增大支撑缝长;同时快速提高砂比会在缝口形成楔形砂堤,降低近井油流阻力。对13口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原油平均增产83.31%,含水平均升高9.56个百分点,有效地实现了增油控水。该项技术现场操作简单,增产效益显著,是生产层与上下隔层间地应力差值小的薄油层、底水油帽油藏的有效增产措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元复合驱注入压力高、携砂能力强,聚合物驱树脂砂固砂体系由于三元液中碱的存在,酚醛树脂胶结强度被破坏,导致压裂裂缝内支撑剂移动、井筒附近裂缝闭合压裂失效。通过对耐碱树脂砂在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驱替前后的胶结状态及微观形貌的分析,探讨了其耐碱机理,优选了适用于三元复合驱的固砂体系。结果表明:耐碱树脂砂样品2~#固砂体系在三元复合驱驱替条件下,支撑剂表面只出现少量的气孔和连接处的裂缝,破坏程度较小,驱替20 d后依然固结成型。现场试验7口井均取得较好的固砂效果,平均单井累计增油1 665.4 t,固砂有效期284 d且仍有效,固砂增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离心式压缩机及其三元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元流技术设计的离心式压缩机,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大的稳定工况范围,在乙烯装置压缩机设计中采用三元流技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田喜军 《钻采工艺》2013,(1):56-58,72,11
随着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上产,三元复合驱已是今后增储上产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深度调剖技术作为三元复合驱技术的重要补充,将在三元复合驱工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某区块开展的三元复合驱深度调剖技术研究,通过对三元复合驱在各个不同开发阶段实施深度调剖井区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不同阶段深度调剖技术对改善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水平有所不同。文章为三元复合驱各个阶段开展深度调剖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各种复合驱开展深度调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高速通道裂缝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对其在实际工程现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解决致密气藏、致密油藏压后存在的返排困难及裂缝伤害等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油生物脱硫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了原油及其产品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生物脱硫机理。预计生物脱硫技术将在21世纪初实现工业化,并首先与原有的加氢脱硫组成联合工艺,以实现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生产出各种低硫产品特别是低硫汽、柴油,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还可获得磷酸盐副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及其复配体系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杏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化学组成分析表明,矿场试验中、后期采出液内含有较高浓度的聚合物和其它一些注入化学成分,这为采出液的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人造物理模型上对采出液及其复配体系不同注入方式组合驱油效果的实验研究表明,单独使用采出液驱可以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6.0%,用其复配三元体系可以提高23.6%,用其作为复配体系的保护段塞可以提高31.5%,该数值与清水配制三元体系基本相当。上述实  相似文献   

12.
三元流技术及其在循环水泵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射流-尾迹三元流动理论的原理与应用技术特点,运用该技术对海城首站1号循环水泵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使泵流量增高22.7%,电机驱动功率反而减少了25.86%。该项节能技术改造效果显著,完全达到技改目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现场总线的特点、发展、设计和组态方法及其在硝铵装置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现场总线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射孔段封堵、套管漏失修复、井筒腐蚀穿孔封堵为代表的老井井筒修复工作日益增多,传统膨胀管补贴技术所存在的作业效率低、补贴后有效通径小,以及补贴后常规完井工具难以下入、难以在补贴段以下进行二次补贴等一系列弊端日益凸显。为此,研发了一种薄壁大通径不锈钢膨胀管技术,并对该类膨胀管技术的相关装置结构、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配套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场应用表明:(1)该类薄壁大通径不锈钢膨胀管补贴技术具有施工压力低、补贴效率高、工具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有效解决了常规膨胀管不耐腐蚀、易生锈的缺点。(2)原内径为?124.26 mm的套管经传统方式补贴后通径为?108 mm左右,经薄壁大通径不锈钢膨胀管补贴后通径可达?116 mm、抗内压能力与经传统方式补贴后持平,有效满足了常规井下工具的后续下入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套管大通径补贴修复。该项技术补充完善了膨胀管补贴工艺技术体系,为老井二次开发提供了新的大通径井筒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文留油田具有油层埋藏深、油气比高等特点。现有的大部分抽油机井受地层中原油溶解气的影响 ,泵效低 ,采油效果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 ,采用先疏后导的抽汲举升方法 :在油管柱上安装气举凡尔 ,使高压环空气体进入油管与上升的流体气液混合 ,这样不但有效地利用了地层能量 ,且大大提高了机抽井的泵效。该技术在文留油田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高油气比井提高机采效率寻找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崔志昆  王业飞  马卫东  王健 《油田化学》2005,22(1):35-37,41
采用分别以重铬酸盐十还原剂和有机铬酸盐为交联剂的两种聚合物铬冻胶为堵水剂,依据在温度75℃、矿化度19227mg/L条件下测绘的成胶时间等值图和突破真空度(强度)等值图选择冻胶堵水剂配方,要求冻胶强度达到Sydansk相对强度代码H级。将不同成胶时间的冻胶设置在高渗透条带不同住置,实施油井选择性堵水。1966年投入注水开发的胜二区22N169井,地层温度70~75℃,地层水矿化度16~17g/L,含Ca^2 Mg^2 385mg/L.到2003年3月已被水淹,但数值模拟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表明该井仍有生产潜力。采用上述堵水技术从油套环空注入堵水剂585m^3,其中近井地带(半径3~6m)64m^3,过渡地带(半径6~9m)107m^3,远井地带(9~16m)414m^3。使原油产量由1.3t/d增至9.6洲,含水由96.9%降至36.0%,到2003年10月该井仍处于增产有效期。图6表1参6。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通过分析含蜡原油和常规稠油的不同族组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防蜡作用的细菌F18 菌组和具降黏作用的F16菌组,并通过其与原油作用实验探索细菌防蜡和降黏的机理。研究表明,F18 菌组对长链脂肪烃的降解能力强,产表面活性剂能力强,经F18菌组作用后,原油中对结蜡贡献较大的烷烃组分减少,使原油含蜡量和凝固点下降;F16 菌组能降低原油黏度,对黏度50~3000 mPa·s(50℃)的原油的降黏率在30%~85%,经F16 菌组作用后,原油的非烃组分减少,同时代谢产物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改善常规稠油的流动性。已在696 口油井上实施了微生物单井处理,取得了显著的增油和油井维护效果。已累计增油72 843.5t,平均单井增油104.66t。其油井维护作用(特别是对含蜡油井)主要表现为延长热洗周期甚至代替热洗和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图7表1参11  相似文献   

18.
孤岛油田西区已地入特高含水期(平均含水93.95),采出程度23.97%,目前开发效果较差,为进一步提高其采收率。在数值模拟和室内驱替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采取了层系调整,减少上层系对试验区的影响,保持合理地层能量和及时放大生产压差等措施,结果表明,出单一聚合物驱更好的增油效果,同时见聚率较低,高渗层得到有效封堵,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开发效果明显变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据美国《化学工程》报道,丙二醇是生产洗涤剂、防冻液、防冰剂、油墨、聚酯、润肤剂、个人护理用品、药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原料。长期以来,丙二醇一直用石油化学品生产。采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开发和Archer Daniels Midland公司(ADM)放大的生物基生产工艺,可降低丙二醇的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据称,这种生物基丙二醇生产工艺是工业生产丙二醇采用的第一种生物基工艺,其产品与石油基丙二醇一样,完全符合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于高浊水,生物絮凝剂与FeCl3的投量分别为10mL/L和0.5mL/L时,处理结果的稳定性和效果最优;对于低浊水,生物絮凝剂与FeCl3的最佳投量分别为5mL/L和0.25mL/L时,处理结果的稳定性和效果最优。无论处理高浊水或低浊水,生物絮凝剂与FeCl3的最佳复配比例均为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