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YWGC18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V(甲醇)∶V(水)=40∶60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3,4-二甲氧基-4'-氯-二苯酮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检验。本方法标准偏差≤0.41,变异系数<0.48%,平均回收率为99.03%。  相似文献   

2.
翟明翚  苏立强  王颖  王伟华 《化学试剂》2012,34(8):740-742,749
建立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标题化合物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修饰剂、pH、三乙胺的含量和流速等因素对拆分的影响。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V(甲醇)∶V(乙腈)∶V(水)=15∶70∶15),CM-β-CD浓度为0.6 g/L,三乙胺含量为0.14%(V/V),pH为3.92,流速为0.2mL/min,检测波长214 nm,药物对映体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3.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水中26种有机磷农药(OP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V(丙酮)∶V(二氯甲烷)=8∶2为淋洗液、V(0.1%甲酸甲醇)∶V(0.1%甲酸乙酸铵)=5∶5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回收率为80.5%~119.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5.9%~11.5%。各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1~2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6种OPPs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4.
离子抑制色谱法检测环境水中萘磺酸盐同分异构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环境水中萘磺酸染料中间体α-萘磺酸钠、β-萘磺酸钠同分异构体的离子抑制色谱(ISC)分析方法.以Eclipse XDB-C18为色谱分析柱,优化出的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为V(水,pH=4)∶V(甲醇)=90∶10;流速0.7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75 nm.α-萘磺酸钠、β-萘磺酸钠的加样萃取回收率...  相似文献   

5.
以(S)-(+)-樟脑磺酰氯作柱前手性衍生化试剂,与外消旋1,1′-联-2-萘酚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体联二萘酚樟脑磺酸酯,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采用Zorbax XDB-C8和HypersilODS(C18)柱,流动相V(甲醇)∶V(水)分别为75∶25和85∶15,流速均为1mL/min时,分离度分别为1.86和1.74,有效地分离了两个非对映异构体。进一步水解得到光学纯(R)-1,1′-联-2-萘酚和(S)-1,1′-联-2-萘酚,ee值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同时定量测定苯胺法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的萃取液中苯并噻唑、甲苯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C18柱分离,以V(乙腈)∶V(0.1mol/L磷酸二氢钠)=60∶40为流动相,在波长254nm处进行测定,分离效果较好,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考察,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05%,加标回收率为99.8%~100.3%。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2-联苯基二苯基酯(BDP)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流速0.8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0nm.实验证明,此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稳定性好,可用于BDP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赵艳芳  赵鹏  常超  孔繁蕾 《化学试剂》2019,41(10):1058-1060
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是生产含氟二苯醚类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的新方法。使用Hypersil ODS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V(乙腈)∶V(0. 2%磷酸水溶液)=70∶30为流动相,在214 nm波长下对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进行了外标法定量分析。在1. 0~20. 0 mg/L范围内,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 999 4,加标回收率在98. 0%~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 2%。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的定量分析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自制键合型纤维素-(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分别在正相、反相及极性有机相色谱模式等多种模式下对农药禾草灵进行了手性拆分,考察了流动相中极性改性剂(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腈)对禾草灵手性拆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键合型纤维素-(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对禾草灵具有良好的手性选择性,可在多种模式下使用,样品均可获得手性分离.其最佳手性分离在V(正己烷)∶V(异丙醇)∶V(四氢呋喃)=90∶5∶5时获得,分离度(Rs)达2.39.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测定染发剂中2,4,5,6-四氨基嘧啶硫酸盐(TAO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以体积分数为0.3%的甲酸溶液为提取剂进行超声提取,用Waters BEH-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V(体积分数0.3%的甲酸溶液)∶V(乙腈)=95∶5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AOS在0.020~5.0 mg/L的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S/N=3)为0.17 mg/kg;定量限(S/N=10)为0.56 mg/kg;回收率为87.5%~96.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5.7%~8.7%。  相似文献   

11.
逆流萃取法提取甘肃棘豆中的苦马豆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棘豆为原料,采用φ(CH3CH2OH)=75%的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调节pH至3~4。离心,取上清液用氯仿以40 mL/m in流速逆流萃取,除去小极性杂质。再用浓度为2 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至9~10,用正丁醇以40 mL/m in流速逆流萃取。萃取液回收正丁醇后上硅胶柱分离,氯仿-甲醇-氨水洗脱,并用甲醇-氯仿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经MS和NMR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提取率为23 mg/kg。  相似文献   

12.
杜仲籽粕中桃叶珊瑚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法进行杜仲籽粕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通过溶剂萃取结合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桃叶珊瑚甙纯品。确定适宜的微波提取条件为:φ(乙醇)=30%的水溶液为提取剂,微波功率560 W,按m(提取剂)/m(原料)=28提取1次,10 s,桃叶珊瑚甙的提取率达到95.55%;而超声波提取需90 min,提取率为90.69%;索氏回流法则需6 h,提取率仅为88.03%。粗提物用V(乙酸乙酯)∶V(提取液)=3∶1萃取2次,V(正丁醇)∶V(水相)=2∶1萃取3次后浓缩得浸膏;然后以V(甲醇)∶V(水)∶V(冰乙酸)=24.5∶75∶0.5为流动相,进行反相制备色谱分离,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92.32%的桃叶珊瑚甙产品,用核磁共振及质谱进行了确认。该研究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教育部中南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2006年3月16日出具的第200643Z1100004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对鬼臼中鬼臼毒素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实验经优化获得的分离条件为:先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2∶3.5∶2∶3.5,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洗脱48分钟后,换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4∶5∶4∶5,V/V)下相进行洗脱;转速为1200r/min;流速为50mL/min;进样体积50mL;进样浓度20mg/mL;共收集到六种高纯度化合物,经鉴定为鬼臼毒素、山荷叶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异苦鬼臼毒酮、4’-去甲基去氢鬼臼毒素和去氢鬼臼毒素。  相似文献   

14.
柳娜  陈晓青 《精细化工》2006,23(3):261-263
建立了杜仲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甙酸(GPA)和京尼平甙(GPS)的快速制备色谱制备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RP-HPLC/NMR)鉴定方法。杜仲皮醇提物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后,进行快速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根据制备色谱图收集流出液,采用HPLC-PDA和核磁共振(NMR)法定性定量分析。制备色谱条件为:流动相,V(甲醇)∶V(水)∶V(乙酸)=40∶60∶0.5;流速,2.5 mL/m 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体积,2.5 mL;进样量,100 mg;柱温,室温。结果表明,RP-HPLC分析制得产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GPA)=94.69%和w(GPS)=93.27%,核磁共振法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确定实验所得两种单体为京尼平甙酸和京尼平甙。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小麦粉及面粉处理剂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对比了不同提取试剂及提取方式对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回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在样品提取液中的稳定性。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在浓度0.05~2.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1.000 0,方法检出限为0.4 mg/kg,定量限为1.0 mg/kg。小麦粉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加标回收率为80.4%~84.8%,RSD为1.4%~3.1%;面粉处理剂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加标回收率为87.9%~91.5%,RSD为2.2%~3.2%。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苯氧异丙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声辅助提取法对不同基质类型的化妆品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苯氧异丙醇,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V(水)∶V(乙腈)∶V(甲醇)∶V(四氢呋喃)=60∶25∶10∶5的混合溶液,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0℃。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苯氧异丙醇在1.0~200.0μg/mL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线性回归方程为A=74 280ρ-23 780,回收率为95.6%~102.4%,RSD为0.66%~1.05%。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种食品基质(葡萄酒、汽水、黄酒、植物蛋白饮料、乳饮料、花生酱、芝麻酱和糕点)建立了同时测定赤藓红、亮蓝、诱惑红、日落黄、靛蓝、柠檬黄、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酸性红1、酸性红4、酸性红8、酸性红14、酸性红88和酸性红97这16种合成着色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根据样品种类和所含成分的差别,建立了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并且通过对提取溶剂的讨论,采用混合溶剂V(甲醇)∶V(乙腈)=2∶3作为提取试剂,比单一溶剂的提取效率更高.萃取液经Kromasil 100-5型色谱柱(150 mm×2.1 mm×5.0 μm)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6种合成着色剂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8 9~0.9998),方法的检测限为0.10或0.010 mg/kg,进行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添加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86.5% ~97.3%,相对标准偏差<4.9%(n=6).该方法重现性好,适合于多种食品中上述16种合成着色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王苏宁  李冠华  李有志  王平  陈银 《农药》2012,51(4):278-280,286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SPE-HPLC-UV)检测上海青中鱼藤酮的分析方法,对上海青中鱼藤酮的含量进行动态分析.[方法]样品先经乙腈提取,随后在乙腈提取液中加入氯化钠,盐析后过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再用正己烷-乙醚(体积比3∶7)洗脱,最后以乙腈-水(体积比6∶4)为流动相,在290 nm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上海青中鱼藤酮的含量.[结果]该方法稳定可靠,检测物在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0.5~5 m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9%~86.3%,检出限为0.05 mg/kg.田间推荐剂量和2倍推荐剂量分别施药,鱼藤酮在上海青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6.26、18.34 mg/kg.[结论]该化合物在田间降解速率快,在上海青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2、11.1h.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糙米中春雷霉素残留量的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水(体积比为9∶1)提取,经HLB和S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HWaters HPLC BEH HILIC色谱柱H(50mm×2.1 mm,1.7 m)分离,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春雷霉素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 mg/kg,在0.005,0.050,0.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4.9%~82.7%,相对标准偏差为4.9%~6.9%。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physical–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watermelon seed oil extracted by a mechanical process using an expeller and by a chemical process using hexane as the solvent. The watermelon seed oil had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e two primary sterols were stigmasterol and β-sitosterol, which corresponded to approximately 47 and 30% of the total phytosterols. The oil had a low tocopherol content (65.19 mg/kg for S and 73.19 mg/kg for E). Comparing the two extraction methods, extraction by expeller produced an oil of superior quality with respect to oxidative stability, carotenoids and Lovibond colo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extraction methods with respect to the minor components of the oil considered as functional, such as phytoster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