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海北部中生界具有地震反射频率低、反射能量弱的特点,其主要频率在8~35 Hz. 目前常规地震采集方法较难获得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重新设计了6 400 in3新型低频震源,以提高震源低频端能量,同时将电缆沉放深度加大到18 m,以降低接收电缆的环境噪声。采用新型低频震源与大深度电缆的采集方法获得的中生界反射具有更高的信噪比。介绍了试验的各种主要参数,并从最终偏移剖面、速度谱和振幅谱等方面展示了这一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东海南部油气勘探已有三十多年。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东海南部分布广泛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以往研究是以浅部新生界为主要目的层,地震采集参数存在电缆短、震源能量小、沉放深度浅等问题,获得的地震数据深部品质低。此文通过对该地区以往采集参数分析,地震剖面对比及主要参数的研究,制定了试验方案,并通过外业试验对比分析,确定了最终的采集参数,取得了良好的地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电缆拖带长度长(理论上最好9000 m),气枪容量大,电缆和震源的沉放深度深更有利于获得深部中生界的有效反射。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海底浅部地层,具有埋深浅、横向变化快等特点,另外在海底浅部地层中还存在大量游离气。为了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分布范围、厚度情况,在南海首次采用三源十二缆地震采集技术获取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为了突出水合物反射特征,在三维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中,采用五维插值技术消除采集脚印,采用深度域速度模型层析成像多轮迭代技术、Q层析建模技术取得高精度速度模型和Q模型等技术。最终的Q-PSDM成果剖面提高了水合物矿体及下部地层的成像精度,消除了气云区导致的成像假象,为水合物矿体解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期的研究表明,西江主洼的勘探重点和优势在中深层。由于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在中深层信噪比和分辨率都较低,严重制约了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了摆脱地震资料品质对勘探工作的束缚,努力提高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在西江主洼通过对采集参数的研究,采用大容量震源、适当加深震源和电缆的沉放深度、增加电缆长度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海底浅部地层,具有埋深浅、横向变化快等特点,另外在海底浅部地层中还存在大量游离气。为了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分布范围、厚度情况,在南海首次采用三源十二缆地震采集技术获取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为了突出水合物反射特征,在三维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中,采用五维插值技术消除采集脚印,采用深度域速度模型层析成像多轮迭代技术、Q层析建模技术取得高精度速度模型和Q模型等技术。最终的Q-PSDM成果剖面提高了水合物矿体及下部地层的成像精度,消除了气云区导致的成像假象,为水合物矿体解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上常规拖缆采集通常将震源和电缆沉放至一定的深度,由于海面的存在造成鬼波的干涉作用,使得地震资料中存在明显的陷频等现象,制约了海上宽频地震勘探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τ-p域自适应参数估计的平缆鬼波压制方法,可以在τ-p域自适应求取震源沉放深度、电缆沉放深度及海面反射系数,完全数据驱动,无需先验信息。理论模型测算及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理论正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有效压制平缆的电缆鬼波与震源鬼波,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范围,补偿由于鬼波引起的陷波,且该方法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鬼波的类型对其进行压制。  相似文献   

7.
海上地震虚反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较为详细地分析和探讨了海上地震虚反射产生的物理过程,根据海上地震虚反射的模,计算了不同震源深度或电缆深度的Z-f特性曲线,并从实际的东海深海地震频谱资料上测得了虚反射。这对研究海上地震虚反射,探讨震源沉放深度和电缆沉放深度对地震信号频率特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常晓辉 《海洋石油》2013,33(3):40-45
常规海上三维地震勘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震源激发不同步,地震记录噪声大,电缆横向间距难以控制等问题。WestemGeco公司的Q-Marine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问题。采用震源标定技术,提高震源的一致性;采用单一检波器记录提高记录数据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拖缆上采用综合全声学定位网络提高定位精度;采用Q-Fin技术实现电缆深度和水平调整。通过对Q-Marine技术的简单介绍,并以勘探实例为例,对Q-Marine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惠州A工区目前已有常规采集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导致目的层段薄层砂体接触关系难以确定,岩性圈闭边界线难以落实,小断层成像不清楚,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在该工区进行了南海东部地区首次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与常规拖缆采集地震相比,高密度采集方案电缆间距缩小至50 m,源缆的沉放深度浅放至5 m,电缆长度增加至5 100 m,采集方向垂直于砂体沉积展布方向;从而缩小了采集面元,提高了覆盖次数,拓宽了地震频带。处理成果显示,高密度采集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成像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断层成像干脆,砂体展布轮廓清晰,井震标定吻合度更高。在高密度地震资料基础上进行了钻井,证实了构造和储层的预测精度更高,推动了该区的岩性圈闭勘探进程,为南海东部岩性圈闭勘探提供了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桂华 《海洋石油》2004,24(3):35-39
文章通过水层虚反射原理、多次波叠加特性理论、地震剖面和速度谱试验等方法研究 ,对空间频率与地震主频、气枪沉放深度、电缆沉放深度、电缆长度等主要采集参数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海上地震数据采集参数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此文分析了琼东南盆地Q深水区块的水深、海底温度和地温梯度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此区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GHSZ,gas hydrate stable zone),计算结果为:(1)在此区块的海底温度和地热梯度条件下,水深大于600 m的海域才能满足在海底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2)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的厚度与水深成正比,此区块范围内GHSZ最大厚度在350 m左右。另外,分析了琼东南盆地Q深水区块三维地震资料,并同韩国郁陵盆地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了对比,两者有类似的地震异常:都发现了大量的浅层气、碎屑流堆积体、气烟囱等。韩国已在郁陵盆地相应地震异常区域获得了不同类型的水合物实物样品。可以推测,在琼东南类似地震特征处也可能取到相应类型的水合物。通过天然气水合物温度和压力条件计算得出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底界埋藏深度,可以作为一个约束条件,指导地震剖面中浅层气与水合物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海上油气勘探中应用常规拖缆方式采集数据的方位角相对较窄,难以满足复杂构造的勘探需求;而采用海底电缆方式可通过调整缆数和缆间距实现宽方位角数据采集。本文从地层建模出发,对层位解释成果数据进行Delaunay剖分,求解剖分构建的三角面空间坐标和地质产状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勘探区构造走向、倾向和倾角等数据;据此设计地震勘探主采集方向,调整缆数和缆间距参数,拓展方位角信息,使其兼顾主构造方向和次级构造方向的数据采集,以进一步提高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宽线地震是一种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方法。本文从理论和数值实验两方面对宽线地震方法进行研究:先给出单频和宽带信号下宽线采集系统对来自地下不同方向地震信号的响应函数,计算得到不同采集参数对响应函数的影响;为模拟宽线地震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针对三维速度模型运用全波方法产生窄方位三维数据,经宽线方法叠加后做二维逆时偏移成像;在模型中设置水平反射面、倾斜反射面及浅部小尺度非均匀层,模拟对侧向反射信号和近地表散射干扰的压制作用;充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的高度灵活性,在很大范围内改变速度结构和宽线采集参数,得到不同采集组合对噪声压制及成像质量的影响;重点剖析了线距、线数、孔径、信号频率等参数增强有效信号、压制侧向干扰及浅部散射噪声的机理。理论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20~200m孔径、3~5线的宽线接收系统最有利于压制侧向干扰,这为更高效地利用宽线地震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惠州地区中新统珠江组地层岩性圈闭勘探面临的三维地震分辨率较低的问题,在该地区进行了中浅层高分辨率二维地震采集试验,采用了短电缆、小容量气枪,枪、缆小埋深以及提高采样率的采集技术,通过高保真的处理手段,在中浅层获得了较为可靠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辨出常规三维地震所不能分辨出来的薄层砂体,并且大大降低了采集成本,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探索高密度高分辨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海上的应用,在渤海PL地区地震资料采集中首次在国内应用了横向鸟技术,缩小了资料的面元尺寸,同时优化了震源、电缆等施工参数。同时,通过针对性的高分辨处理,成果资料在横向和纵向分辨率上都有很大提高,反映的地质信息更为丰富,有助于提高对断裂系统的认识能力,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利用单根光纤作为传感单元,可实时捕捉光纤沿线的声波信号,是一种新型的空间连续声波采集技术。首次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小道距海上光纤拖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拖缆中采用单根光纤依次缠绕在多个水听器骨架上进而形成水听器阵列,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分离器件,大大简化了采集系统的复杂度和制造工艺。最终实现的光纤拖缆道间距为1 m,系统的声压噪声本底优于-40 dB ref■。驻波管标定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的水听器具有较好的声压响应一致性,声压灵敏度约为-157.8 dB ref rad/uPa。湖上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采集系统的性能,可以清晰地采集到初至波以及由于多种界面连续反射产生的续至波。该光纤拖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为海上地震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小道距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海底矿体成像分辨率,促进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 VSP 测量时,为了减少电缆波、保证激发的重复性,我们采用电火花震源在井中潜水面以下5米处以不同的能量激发,井下检波器要保持和井壁紧密接触,深度间隔为20-50米之间,电缆要处于松弛状态。资料处理的关键在于根据地震测井资料建立的速度模型,求出校正量。然后利用 VSP 测量的各道时间减去其对应的校正量,得到一条类似于地面地震观测中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最后通过二维滤波处理,消除了低视速度的电缆波和套管波。应用 VSP 资料可以测定地震波频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进而求得吸收系数,它还可用于烃类检测,了解井孔附近的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渤海海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气层地震成像模糊的问题,进行了我国首次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分64个线束进行滚动施工,每个线束采集2条平行于电缆方向的二维测线和19条垂直于电缆方向的三维测线,在现场处理得到的二维测线上,模糊带内转换波的成像很好。室内资料处理时先处理纵波资料,再在此基础上处理转换波资料。由于转换波与纵波勘探的原理不同,转换波资料的处理有一些特点:共转换点的概念、水平分量的极化、Inline分量和Crossline分量的旋转、动静校正、转换波的三维DMO。分析了造成转换波三维叠加后频率下降的原因,并对转换波资料的解释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