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波  吴玮华  刘任  黄力 《高压电器》2018,(4):113-119
500 kV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于三相导线间距和塔头间隙紧凑型布置,导致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较常规线路难度较大。基于现有500 kV线路进入等电位技术,提出了几种可行的500 kV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电位方案,并对各方案等电位作业人员的组合间隙进行了计算,从而分析认为攀爬软梯法为最优方案。采用场域分解的方法将三维无界场域分解成有界子区域,利用Ansoft软件计算了进电位过程不同位置的人体表面场强,获取了等电位作业人员身体表面场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仿真计算结果及渔兴一二回线工程应用表明,攀爬软梯法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作业人员穿戴屏蔽效率为60 dB的带电作业屏蔽服可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于导线排列密集,通常只能采用直升机吊索法进行带电作业,这对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路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以两种典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双三角形和六角形导线排列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直升机和导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了可行的直升机吊索法进入等电位的路径区域。采用场域分解的方法将三维无界场域分解成有界子区域,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进电位过程不同位置的直升机机身场强,获得了直升机与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在明确等电位作业人员组合间隙后,结合人体表面场强的计算,提出了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最优路径。经500kV鼓峰甲、乙线直升机吊索法带电作业实操应用表明,直升机距离导线8 m,作业人员从距导线水平面斜上方0~15°区域进入等电位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戢光照  赵渊 《电工技术》2020,(24):117-119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电场,因此在带电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十分重要,对此开展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通过分析输电线路导线带电补修作业方式,针对500kV电压等级以下、750kV、1000kV输电线路特点,给出强电场安全防护、电流安全防护及感应电压安全防护等措施,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如今越来越普遍的开展带电作业,然而对于特殊工况(带避雷器)输电线路上的安全进入等电位路径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带避雷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的计算模型,以500 kV超高压带避雷器输电线路的常见ZB1型塔为例,对安全进入等电位路径进行分析,以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可能路径为研究对象,对作业人员在不同位置时的体表电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作业人员从不同路径进入等电位中体表场强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人体头顶、胸口、手部、膝盖、脚部场强的对比分析,提出作业人员在两类工况下,沿导线斜上方路径安全进入等电位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根据500 kV输电线路ZVJ型杆塔进入等电位作业的情况,针对紧凑型线路进入等电位作业难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现有的等电位作业方式进行改进,解决了500 kV线路ZVJ型杆塔进入等电位难题.  相似文献   

6.
刘凯  吴田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2013,(3):568-576
为了确保±800kV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对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为此,采用光纤脉冲电流测量系统对进入±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测量,进入直流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脉冲最大幅值为149.98A,脉冲宽度为几十μs,正极性和负极性脉冲都存在。根据进入交直流线路等电位的特点,采用电磁分析软件研究了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作业人员与极导线间的电位分布,计算了作业人员与极导线和杆塔等接地构件间的电容,根据这些参数建立了交直流线路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分析模型,对特高压交流(UHVAC)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计算。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远小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可以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紧凑型线路防舞能力,降低恶劣天气对紧凑型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减少线路的非计划停电次数,开展带电加装、更换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间隔棒技术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山西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实际作业工况,计算了上相和下相等电位作业应满足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满足可以接受的最大危险率水平时的间隙距离),并对实际工况下的实际间隙距离进行了校核,验证其是否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根据校核结果,提出了上相和下相等电位作业进入方式,并编制带电加装、更换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间隔棒的作业规程,指导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展。  相似文献   

8.
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线路塔头间隙紧凑且导线布置复杂,对进入等电位的方式和路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确定作业人员进入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等电位的体表最大电场的特性和路径,针对张北500 kV柔性直流输电线工程的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输电线路典型的直线塔,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构建模型,分析了同塔混压双回线路交流线路中相、边相和直流线路典型作业工况下,等电位人员进入等电位的所有可能路径上体表电场值的分布规律;基于体表最大电场的分布规律确定了进入等电位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在交直流同塔双回线路中交流回路塔窗内中相和边相导线处的体表电场最大值分别为1 875 kV/m和1 032 kV/m,在直流极导线处体表电场最大值为1 110 kV/m;人员垂直进入等电位时整个过程的平均体表电场最大。对于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进入路径的角度对人体体表电场具有重要影响,进入交流酒杯塔的中相和边相等电位时的最优角度分别为45°和50°,而进入直流极导线路径的角度则为30°最佳。  相似文献   

9.
一、±500kV等电位作业试验是在同级交流超高压等电位试验作业基础上开展起来的±500kV直流输电——葛洲坝水电站到上海输电线路正在动工兴建。超高压输电系统的特点是:距离长、输送容量大、影响面广。因此,超高压输电系统的带电作业便成为各运行维护单位日常而迫切的主要检修方法。交流500kV带电作业是随着我国500kV输电系统的兴建而开始研究的。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一些经验。而±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出现,给我们提出了研究直流带电作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高、感应电场强、运行维护难度大,为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其特点研制了带电作业屏蔽服,按照相关标准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模拟带电作业实际工况进行了屏蔽服内外场强测量、等电位时流经人体电流测量、进出等电位脉冲电流测量。结果表明登塔过程中和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场强值为0.4~10kV/m,面罩内部场强值为8.4~137kV/m,等电位作业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值为32μA。证明研制的屏蔽服能够满足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制订的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可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500kV紧凑型直线塔带电作业可行性及新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型塔型结构和导线布置紧凑,塔头间隙和相间距离较常规线路小,带电操作是否符合安全工作规程是一个问题。以500 kV博墨线为例,对带电作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海拔地区500 kV紧凑型直线塔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鉴于采用等电位电工从塔窗内进入强电场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建议了一个进入上相、下相导线的新方式。该方式安全可行、操作简单、所需工器具较少,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安全、有效地开展±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在不受电网运行方式影响下快速消除线路缺陷,探讨带电更换±800 k V直流线路直线塔导线悬垂线夹的方法。介绍了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安全进出±800 k V直流线路等电位的2种方法。通过对作业方法的安全性及承力工具受力进行分析,研究出±800k V直流线路导线悬垂线夹带电更换专用工具及省力作业方法。该专用工具及作业方法安全可靠、操作便捷,实现了±800 k V直流线路直线塔导线悬垂线夹的带电更换,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线路走廊比较紧张的东部地区,特高压电网考虑架设同塔混压多回输电线路,开展特高压同塔混压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统计法计同时考虑工作电压的影响,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中建立了1000kV/500kV同塔混压四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仿真模型。和常规线路对比,得出了特高压同塔混压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分析了500kV上层横担外侧导线和一侧导线绝缘水平及500kV相序排列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侧导线绝缘水平的增强,500kV线路的单、双回反击跳闸率降低;随着横担一侧导线绝缘水平的增强,500kV线路的双回反击跳闸率降低;当外侧导线为异名相导线时,500kV线路的单回反击跳闸率较高,双回反击跳闸率较低。为了改善500kV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可以增强外侧导线的绝缘水平,为了改善500kV线路的双回反击耐雷性能,可以增强横担一侧导线的绝缘水平,采用不平衡绝缘,外侧导线应采用异名相导线。  相似文献   

14.
简洪宇 《广东电力》2010,23(12):27-29,91
针对±800kV楚穗直流线路杆塔高和海拔高等特点,结合该线路塔型、导线布置以及作业人员在塔上的作业位置等实际情况,在模拟塔头间隙上开展带电作业间隙试验研究。提出±800kV楚穗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为线路塔头间隙尺寸设计和线路带电作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500kV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用保护间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线路走廊用地及增大输送容量,500kV紧凑型线路已在我国建设投运。由于塔头尺寸较小,使带电作业成为突出问题,需要研究新的带电作业方法对500kV紧凑型线路加装保护间隙的带电作业方式进行研究,采用真型塔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保护间隙的结构及尺寸、作业方式、保护作用、保护范围等。研究结果表明加装保护间隙应用于500kV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是可行和安全的,保护间隙可起到控制放电路径和限制过电压幅值的作用,使带电作业的危险率显著降低。另外,当带电作业间隙对塔头尺寸起控制作用时,采用加装保护间隙的作用方式,不仅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而且可减少塔头尺寸及造价,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因塔型大、导线数量多等问题造成的带电作业难题,通过进行塔位参数、设备特点分析和安全距离验算,提出一种直升机“吊索法”等电位带电作业方法,并首次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 100 kV特高压直流吉泉线3 383号带电消缺工作中。结果表明,直升机吊索法带电作业技术有效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运检成本,实现传统带电作业向智能、高效带电作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500 kV同塔4回路传输线的电磁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传统的等效电荷法及其缺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500 kV同塔4回路传输线电磁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准确分析500 kV同塔4回路传输线周围的电磁场强度。针对2种常见的同塔4回路塔型(垂直塔和水平塔),分别选取4种相序排列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00 kV同塔4回路全相序逆排列能明显降低其电磁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为传输线路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我国设计、建设的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都采用了倒等边三角形的布置方式,对于海拔1000m以下地区线间距离大都为6.7m,除早期的紧凑型线路采用6×240mm2导线外,多数采用6×300mm2导线。本文在原来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导线布置方式、相导线分裂方式、直线小转角塔的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超/特高压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脱冰跳跃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超/特高压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覆冰动态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其脱冰跳跃动态响应。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导/地线-绝缘子及铁塔-导/地线-绝缘子体系的脱冰跳跃精细化数值分析模型。以1 000 kV交流双回、500 kV交流双回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和±800 kV直流单回、500 kV交流双回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为例,考虑塔线耦合效应、脱冰位置、档距和高差等影响因素,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脱冰跳跃分析。结果表明:当铁塔较高时,塔线耦合作用对导线脱冰跳跃纵向不平衡张力的影响不大,对地线脱冰跳跃纵向不平衡张力的影响较大;边档脱冰产生的纵向不平衡张力明显大于中档脱冰。最后,对导/地线脱冰跳跃纵向不平衡张力百分比取值进行了如下建议:1 000 kV导线及±800 kV导线取10%;500 kV导线取20%;地线取100%。  相似文献   

20.
蒋正龙  龚政雄 《湖南电力》2012,32(2):16-19,23
文中计算500 kV复艾紧凑型输电线路操作过电压水平,获得带电作业时可能产生的沿线最大相—地操作过电压为1.68 p.u.,最大相间过电压为2.85 p.u.,对直线塔塔窗典型带电作业过程中的人体位置进行长距离空气间隙及组合间隙的操作波放电试验,获得典型位置操作冲击击穿电压U50%和带电作业相—地和相间最小安全距离计算公式,以及带电作业时最小安全距离下的危险率;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在直线塔上进行带电作业的危险率均远小于1.0×10-5,相—地和相间最小安全距离以及最小组合安全距离均满足带电作业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